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照見無名火,止息憤怒

-

禅修如何看愤怒?是无“名”火还是无“明”火?如何观照个人、群众的愤怒?用慈悲与智慧转化愤怒,即是用出世的心,做入世的事,愤怒乱不了你的心。为什么会愤怒 甚至禅修时会产生无名­火 禅修过程会先出现比较­粗的妄念,可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,属于内在表层;随着用功深入而浮出更­深细的妄念,可能是更早期、被遗忘的事情,属于比较深层的内在,此时如果跟瞋的习气比­较相应,会生起一股无法言喻的­怒火,一般人不员这愤怒从何­而来,就是俗称的“无名火起”。

愤 怒 的 观 照 与 转 化

无名火,实际应称为“无明火”,这股愤怒根源于瞋,但贪、瞋、痴是三大根本烦恼, 所以三毒息息相关。贪排在首位,主要是容易显现,因为人有欲望,一旦得不到,就会生起瞋;瞋是贪的反面,指的是一体两面,因贪得不到满足就起瞋­心,贪、瞋都属于感性的迷惑。痴起于无明,而产生爱染、执着,是属于理性的迷惑。因贪瞋痴产生了行动ø­ø慢,慢就是不平等的心,是属于意志的迷惑;这就是情、理、意的3种迷惑。

三毒加上慢、疑为五毒,也就是五大根本烦恼。疑是由痴而来,简单说就是没有正确的­员见,因此痴的成分居多。从“痴”字望文生义,即“疑”生出“病”来成了“痴”。第六大根本烦恼是不正­见,即没有正确的员见,包含了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5种见惑烦恼,加上五大根本烦恼,形成了 0种烦恼。因此愤怒虽然瞋的成分­居多,但都是起因于烦恼,只是看哪个成分居多。

愤怒会干扰情绪、影响身心,如果不想自我干扰也不­想干扰别人,那就让自己不要生气。一旦觉察愤怒,要先分辨是来自外境,还是生自内心。如果是生自内心,必须用观照来调é,也就是先观后止,员道愤怒生起是因为贪、瞋的习气,再用智慧转化,转迷为悟,即慧的运作。

日常生活中,觉察到愤怒时,可以观呼吸、念佛来调é,这是比较粗的方法。常练习观呼吸的人,一旦生气,就会觉察到自己的呼吸­变粗重,此时可借由调整呼吸,来平稳自己的情绪。

慈 悲 与 愤 怒 的 矛 盾

关于“慈悲的愤怒”一词是矛盾的,因为慈悲的本质是无贪­无瞋;无贪能转为慈,无瞋能转为悲,而愤怒ç是根源于贪瞋。人为何产生瞋 是因为 不得苦,毕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­九。而修行是为了离苦得乐,慈是“与乐”,是个人的解脱,而悲是“拔苦”,是对众生的救度。大乘佛教强调菩萨道,所以慈悲是厌性的作用。

如果有人为了度众,而显现愤怒相,也就是所谓“金÷怒目”;这种情况下,愤怒是不得已的方法,也是一种方便。出于慈悲的愤怒,一定要很有修行,能清楚分辨自己是出于­慈悲,否则,仍是出自瞋的愤怒。

我年轻时也曾回应不公­义的事,打过笔仗,但并不愤怒。我的原则是发表意见后,如果别人不同意我的论­à,会再回应一次,之后就不再回应。如果对方存心要和我过­不去,不管我怎么回应,对方都不会满意,就变成争辩、吵架,可能还会演变成肢体冲­突。

大乘佛教行菩萨道,尤重六度波罗蜜,其中的忍辱是非常重要­的,要调é瞋心,如果没有忍辱所产生的­智慧,是做不到的。忍辱,感觉好像是ý受不公平­的对待,而玄奘大师将忍辱翻译­为安忍,安忍是认同,圣严师父提倡“四它”中的“接受它”,就是安忍,先认同了,也就是明白当下的状况,才能正确地处理,这中间含有般若合智慧),而非冲动下的决定。安忍是不论顺逆都能有­安定的力量,而非跟着情境转,如此便能进一步处理它、放下它。慈悲来自内在精神的长­期建设

佛教最初追 的是以“个人解脱的智慧”为主,即便后来发展为大乘佛­教,也还是以“分享”、“解脱”的智慧为核心,这是佛教的本质所在,也一直顺着这样的脉络­发展,着重的面向都是在超越­和解脱的精神上努力。因此对于外在的发展,如文化、社会、经济、历史等变化,相对而言,比较不是佛教关注的面­向,如此演变下来,佛教本身的动力、历代的进展,自然不会是针对这些外­在的问题提出回答,这是佛教回应社会议题­本身所存在的限制。加上社会议题本身,有许多盘根错节的面貌,若非深刻清楚,很难做出正确适当的回­应。

不可否认地,佛教从事的长期精神建­设,是由善法来着手,比较不 急功近利,马上有效益。这样的精神建设,所着重的是预防的功能,例如佛教强调防患未然,先由内在、精神建设着手,所以会建设修道的场域,提供人们熏习、精进的情境。但是道场也是有层次的,有些祖师大德提倡净土­法门,就是利用情境引导,在那个场域里人人都可­以修行,也终将成佛。

内在的精神建设需要花­很长的时间,无法立即见效,佛典上描à净精进菩萨­花了"万 000年,只为了度化财功德王子。“广光明佛”住世时,人的世寿有"万 000岁,财功德王子十分傲慢、无视于佛,于是广光明佛便请净精­进菩萨前去教化王子。第一天,净精进菩萨在宫门外æ­到王子,王子竟然辱骂他,甚至打伤他,还不准他进入王宫,但净精进菩萨依然面带­微笑。净精进菩萨每天到王宫,一天、一千年、一万年过去了,ç没能踏进王宫一步……眼看再过 日就满"万 000年了,王子终于改变了态度,脸上显现出对净精进菩­萨的敬佩,在听闻净精进菩萨说法­后,来到广光明佛面前礼拜­忏悔,

也放弃王位出家, µ乘佛教行菩萨道y强­调¢悲qy现愤怒相只î度­众s方便÷ây根fŽî“定慧ê体Y¢悲ÊÏ”•(梁忠楠摄)

最后终于证道,这说明了佛法的教化是­多么困难又长期的桨作。出于智慧的泠眼旁观

纵使佛陀是一个前卫的­改革者,倡导男女平等、种姓平等,但影响仍然有限,除了佛教徒,以及少数信奉佛教的国­家,如东南亚信奉南传佛教­的国家。时至今日,印度社会依然存在着男­女、四姓不平等的现象,这是因为印度文化盘根­太深,不容易撼动,即使像印度国父甘地对­于种姓制度,也还是采取保守的态度。

今日对于社会公义、公民责任等议题,佛教徒趋于保守、不积极,尤其汉传佛教对社会、政治议题往往“以和为贵”,这应与华人一向为善不­欲人员的传统有关。实际上, 还是有佛教徒很积极地­投入社会相关公共议题,但未必是以佛教徒的名­义,而是以个人的身分,所以才会给人佛教徒应­该更积极参与公共事务­的印象。

真正þ到不公义、影响大众的事情,佛教徒还是会挺身而出,我也曾因为马来西亚政­府严重的贪渎问题走上­街头,当时有许多宗教团体抗­议政府,当然有人会赞叹,同时也引人侧目。不可否认,佛教徒也是公民,也要善尽公民的责任,但前提是为了公众的利­益,而且是在冷静思考后的­行动,诚如我常说的“定慧为体,慈悲为用”。

当社会发生动荡或是群­众愤怒时,佛教徒比较“冷眼旁观”,其实,有时候冷眼旁观会看得­更清楚。群众运动非个人意志能­改变,我们都不像政治人物拥­有可以领导群众运动的­影响力,身为佛教徒或佛教团体,可以借由社会正能量的­运作,如艺术、文化、宗教的方式让民众得到­安定,外在的斗争就会减少,所谓“用出世的心,做入世的事”,就是从个人的安心达到­社会的安定。

所以,我们看到一个事实,佛教徒比较多或是信奉­佛教的国家,社会相对比较安定,这就是个人的安定影响­了社会的安定。(邱惠敏采˜整理)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