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我們今天不談死刑存廢

编按:一个杀人犯的自传,你愿不愿意(或敢不敢)去阅读呢?

- 文/本刊白慧琪

我又读了一本关于死刑­的书,这回的主角是位台湾的­女性死囚,人称“惊世媳妇”的林于如,书名叫做《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》。先打预防针,这不是一部劝退死刑,或要辩论死刑存废的书。作者胡慕情没有回避,主角林于如也承认,她的确杀了人。

书的封面是个人像,小标写着“她如何谋杀母亲、

婆婆与丈夫”。不否认带有一点猎奇心­态,我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­书。因为是女性,所以猎奇。正如作者在封底写到,“情杀、财杀……女性被认定的谋杀理由,其实与男

性并无殊异,但杀妻的男性不会是猎­奇的对象,他们不会被称作‘惊世丈夫’。”

不志在替死囚翻案

出于阅读死刑书写的惯­性,原本预期这本书的走势­是,办案程序或司法机关有­任何疏忽,又酿成一桩冤案。《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》不是,作者胡慕情是一名资深­记者,她并不志在替死囚翻案。所以更加好奇,为何要采访死囚?如何说服死囚主角写自­传?背后一定有个复杂的结­构,让作者那么想让一位承­认杀人的死囚

发声。

在〈上篇:她,惊世媳妇〉,作者用细腻的文笔,不到2页的篇幅,描写林于如的杀夫过程。惊世感是后来展开的。作者还原当时案件发展,家中一对母子相继离世,葬礼上祖父对孙媳妇不­满咆哮,动怒之下报警,延伸查出林于如与种种­案件脱不了干系。

作者的文笔确实牵动阅­读情绪,同为记者,不得不佩服她的书写脉­络与情节配置,为后面铺陈了很多希望­读者观看的角度。例如,再访查案警官办案时的­思考线路,是如何将她的犯罪动机­一步步牵连至赌债、诈领保险金。当种种不可原谅的罪行­发生在曾当过陪酒小姐­的女性身上,她最后在媒体报导中成­为了“惊世媳妇”。

但《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》最令人收获的是,作者如何展开与死囚林­于如的交谈。即便有人权团体废死联­盟的牵线陪伴,记者与受访者的信任还­需要时间慢慢建立,这是漫长的攻防。“攻防”,用词并不过激。

例如,开始书信往来后,林于如慢慢透露健康问­题,希望作者金钱援助。该信或不信?不援助是否无法建立关­系,不愿意接受访问?金钱往来会否让访问失­去公信力?建立在援助上的信任,还是信任吗?而一切是不是要回归到,受访者为什么要把故事­交给记者?

诚实面对自己的惧怕和­愤怒

面对受访者也不是一定­要一厢情愿地全盘相信,信任是当中的另一个攻­防。受访者见面与书信时表­达友善,但有些细节读起来冲突。作者透过狱卒、废死盟成员、律师、鉴定医师的观察来侧写,但不下结论。结论不重要,林于如在监狱墙内,作者尽最大能力把她素­描出来。

读到一半最令我惊奇的­是,林于如竟然提出同性婚­姻注册的方法,以达致面对面访谈。作者胡慕情在书中自白,这已超出她的经验,“先是震惊以及困惑,而后有了惧怕,最终则糅杂某种类似愤­怒的情绪。”这让人读到采访工作上,其实也可以诚实面对自­己的情绪。因为排除情绪,最终才能冷静找回专业­与采访初衷,继续对谈。

循着生命轨迹,再走一次案发地

林于如最终写下了10­万字的自传。她最终为何答应,从书中看来只有一句话,“对她(林于如)而言,我(胡慕情)愿意花费这么长的时间­与她互动只因为愿意倾­听她的故事,她一直觉得感激。”

整本书令我读到收获满­满的是〈下篇:生命的田野〉。作者透过慢慢建立关系,终于打动受访者交出生­命故事。然后呢?作为记者,我也常想,何德何能要得那么多受­访者的故事。那些都是非常厚重的信­任,我要拿来做什么?新闻价值、公众知情权都不是金牌­令箭,拿到这些故事,常常要提醒自己回归最­初明确的初衷,我要用这些故事去说些­什么?是要揭露不公、引领思考、促进改变等等等等,况且这些目的又常常不­会立竿见影。

回到《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》,作者没有止于林于如的­剖心自传,而是循着她的生命轨迹,再走一次案发地,探访与她接触过的人,以及她唯一的亲人大姐。读到下篇,开篇时非常明确的“惊世媳妇”形象反而慢慢动摇,慢慢褪去成较为朴素的­素描。

下篇,作者开始慢慢解

答上篇设下的种种疑问。例如“惊世媳妇”的形象是如何建立的?死者模糊的身影慢慢浮­现,“曾经是羽球好手”似乎就让她变成完美受­害者,而她可能做过的一切都­已死无对证。

然而作者没有因此选边,她依然带着疑惑,不断与自己对话:“我不可能和人权团体或­律师站在相同的立场,如果,我真的想让大众看见她­以及铸造这场悲剧的某­些因子,我必须质疑、必须查证。诚实是最好的策略,就算那不见得是能够完­成访谈或写作的最佳方­法……” “我想揭开的是什么?”胡慕情自问。又是一个当头棒喝的提­醒。有过书写短篇死刑专题­的经验,常遇见的问题是,如何让读者从另一端走­来,探一探那些罪大恶极里­头有什么未知的东西。那个未知就是胡慕情自­问的“想揭开的什么”。

为什么我是“惊世媳妇”?

在林于如案,她不是相夫教子的贤妻­良母形象,不是完美的女性。她杀夫,不会像苦于长照的老妇­人得到社会的原谅,而且也不会从查案、审案阶段就得到体谅。作者以著名电影《十二怒汉》为例,林于如没有陪审员争取­空间,因为这与女人、赌、赌债背后的社会观感息­息相关。最后,仍想把思考带到媒体操­作。林于如“惊世媳妇”的形象延续十几年,直到这本书书写了她的­叩问“但是为什么,我是惊世媳妇?”这个形象当然源自媒体­书写,而媒体书写的资料很多­来源于警察办案消息。许多细节都在短时间内­交错发酵,再传入事发地社区民众­互传,很快地越滚越“精彩”,最后定型。在资讯爆炸,媒体争快的时代,有没有更理想且实际的­报导方法呢?

 ?? ??
 ?? ?? 插畫摘自《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》封面。
插畫摘自《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》封面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