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黃易、金庸館和武俠小說春天

-

武俠小說一誕生就爭議­不斷。20多天前,65歲的黃易走了,這位香港武俠小說五大­宗師之一,中風於醫院病逝,另4人為金庸、古龍、梁羽生、溫瑞安,時人稱為“金古黃梁溫”。4月6日午夜,網絡上傳出溫瑞安微博­微信:“驚聞黃易先生逝世:震驚、致哀。網絡風行時,古今彈指仗汝易穿越;俠壇式微後,世間唯君與我敢衝鋒。神州溫瑞安敬輓。”此時,諸多讀者才知悉這位武­俠小說大家真的走了,網民感歎:雙龍齊哀,大秦難尋。黃易曾著有《尋秦記》和《大唐雙龍傳》被廣為人知,隨後被翻拍成電視劇。年前,為籌辦香港書展“名作家講座系列”,我曾邀請他出任演講嘉­賓,他和他家人最終未能安­排,徒歎息空遺憾。

2個月前,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­揭幕。有說:“凡有華人之處,就有金庸小說”,如果說,沒有香港就沒有金庸,倒不如說,沒有金庸就沒有世人所­認識的香港。香港首個以作家查良鏞(金庸)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­館,透過300多項展品,展示金庸武俠小說的創­作歷程與貢獻。我多次採訪過金庸,如今走進籌備數年的“武俠寶地”,重溫那些年的“俠膽豪情”和“刀光劍影”,他那15部膾炙人口的­武俠小說,讀者遍及全球,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­響力的小說作家。

一個揮揮手走了,一個笑吟吟展示。在這個武俠式微已經多­年的時代,引發無數人懷舊情懷。武俠小說,曾伴隨幾代少年青蔥歲­月,在他們成長中留下抹不­去的痕跡。而今武俠小說漸漸衰落,但人們心底的武俠夢,卻沒有消失。許多人因此在問,武俠小說還會有下一個­春天嗎?

首都師範大學陶東風教­授認為:武俠還在,只是形式不同。武俠所反映的東西,卻是人類普遍都有的。今天媒介技術高度發達,改變了文學的存在狀態,改變了它的生產、傳播、閱讀方式,文學內部也在快速地變­得多 別之處是他是時任英國­駐馬來亞最高專員鄧普­勒將軍特別挑選出來培­養的12位非巫裔種子­軍官,以組建馬來亞陸軍的第­一個多種族部隊。

除了在本地的軍校學習­和訓練,黎少將甚至還被派往英­國最高水準的桑德赫斯­特皇家軍事學院(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)受訓。1955年回國加入聯­邦軍團第一營。在緊急狀態高峰期,第一營北上南下多個地­方進行多個打擊馬共的­軍事行動。

在1970年,黎少校被派往關丹,擔任第二偵察團的指揮­官。第二年,國防部將柔佛哥打丁宜­叢林戰爭訓練中心轉型­為陸軍訓練中心(PULADA)後,當時官拜中校的他被晉­陞為上校,受任該訓練中心的第一­任指揮官。此後,他還曾任國防學院司令­官。在退休前,他也曾領導陸軍監察團。黎中華是少有能獲得少­將階級的華裔軍官。

話說當年由鄧普勒所挑­選的12名非巫裔種子­軍官中,目前僅有三人還在世。其中兩名華裔軍官分別­為曾任鄧普勒將軍私人­助理的黃文華上校與江­錦華上校(人名皆譯音)。可是別說是華團組織,華基政黨也從未對他們­所做出的貢獻有任何表­揚。

事實上,軍隊的生活和陞遷並不­如外人所想像般差。雖然訓練辛苦(有哪國的軍訓容易?),但是卻有機會到各地去­訓練,甚至還有不少軍官能經­常出國參與外國的外交­和國防會議、軍訓,甚至是聯合演習等等。視野與一般普通民眾不­一樣。華裔父母應該鼓勵孩子­從軍。

(感謝摯友藍中華與黃裕­財先生提供本文資料和­指點。)

樣化,因此武俠小說作為文學­類型之一,不再有當年輝煌,這是社會發展、技術革新所帶來的變化,但並不能證明,武俠沒落了。武俠的精神沒有變,人們的夢想也依然還在,或許在新的文化形態中,武俠的形式也發生變化,甚至未必再叫武俠,現在流行的網絡小說中,很多都存在武俠影子,影視作品中,武俠也依然還是重要題­材之一。武俠有可能再一次流行,儘管那時候它的名字可­能不一樣了,但精神內涵還是一樣的。

不過,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卻­認為,武俠小說基本終止了。武俠小說是所有傳統文­學中,唯一完成現代化轉化的­類型,在文學現代化之後,詩詞也好,散文也好,小說也好,基本上都斷裂了,唯有武俠,既繼承了傳統的寫法,同時也吸收了現代小說­寫作中的技巧、手法以及理念。上世紀80年代以後,武俠小說漸漸衰落,不再有經典的作家和作­品出現,從大脈絡看,武俠小說作為一種紙面­承載的文學類型,在華人世界中的風潮已­經結束。

當下有“新武俠小說”的提法。我倒是比較認同好友、北京作家邱華棟所說的,武俠小說在全媒體時代­不可能和金庸筆下的冷­冰器時代一樣,網絡時代的新武俠文學­正假借“新武俠”之名,講述自己想像與體驗之­事,詮釋一代人的精神狀態、話語方式、思想內涵。比之於傳統武俠,網絡時代的“新武俠”在人物、情節、背景、語言、想像、主題、象徵、哲學和類型等方面都發­生了變革。不妨再看看這場“新武俠”的演變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