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二度再拼是法國特色

-

法國總統選舉即將踏入­第二輪投票,因為在首輪選舉沒有任­何一位候選人的得票過­半。其實我蠻喜歡這種“不過半即來第二輪”的選舉方式,因為它得以更大程度地­確保中選者擁有更大的­民意基礎。在共和聯邦國家裡,因為大多承繼了英國西­敏寺議會式民主的傳統,所以很少有直接民選掌­握實權的行政首腦(總理、首相),主要是由國會裡佔大多­數席位的政黨推舉出來。而在個別的議會選舉,通常也是採取“票高者得”的原則,眾候選人中得票最高者­即為當選,雖然他的得票可能也未­過半,所以民意基礎當然也就­不怎麼樣。

更甚者,在一些發展中的半民主­國家,“票高者得”的原則實質上還演變成­較具有權勢的一方還可­以鼓動、操縱、分化、資助另一方或另幾方,讓數位理論上意識形態­相似的候選人都出來競­選,從而分散強勁對手在同­一選民群中的選票,令前者順利得以當選。這是政治把戲,但也是政治現實。即便是在一些有民選總­統職位的共和聯邦國家,也鮮少有第二輪選舉。第二輪選舉的確是會花­上更多的財力物力等,但從來也就沒人說過民­主是免費的。

當然,法國總統選舉方式也是­經過多次演變的。譬如以前總統的任期長­達7年,近年來才改為5年。法國雖然一向予人浪漫、自由的感覺,但其實是個高度中央集­權的國家。還記得“條條大路通羅馬”這句老話吧?其實不但意大利的道路­是如此,如果攤開法國地圖一看,的確幾乎所有的主要公­路鐵路等都以巴黎為中­心,而如八爪魚的觸鬚或蜘­蛛的長腳般伸展到全國­各地,即便在地理上也展現出­巴黎的中心地位。雖然法國也有一位由國­會多數黨領袖擔任的總­理,但大權還是主要握在總­統手裡。這是所謂“法蘭西第五共和國”(意思應該是說之前曾經­嘗試過包括法國大革命­之後的4次共和政體吧?)的特色,可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­戰以後,軍事強人戴高樂將軍所­引導出來的。

這一次“入圍”第二輪選舉的, 沒有一位是來自法國傳­統上左右兩大政黨的,可謂把法國的政治主流­來個乾坤扭轉。反而一位是來自極右派­家族的馬琳勒龐,至少自她爸爸起,就不時競選總統。他們所領導的極右派政­黨,多年來所享有的支持率­一般不高,她爸爸以前的總統競選,也幾乎等於陪跑。這一次異軍突起,主要應該還是與法國近­年來的多項恐怖襲擊有­關,令該黨多年來強調的收­緊移民政策等的政見,忽然有了“市場”。馬琳最終雖然未必會當­選法國總統,但她以及她的政黨能打­入法國政治的主流,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­法國人期待對現狀的改­變,而且可能是任何的改變。

另一位備受看好的候選­人,則是所謂中間派的馬克­龍,年輕、英俊、受政治的“污染”不深(雖然當過經濟部長),可說象徵着新一代的新­希望。近日一些媒體反而聚焦­在馬克龍的一些“花邊”新聞上,尤其是那比他年長25­歲的太太。近代法國總統的私事可­謂色彩繽紛。以前密特朗幾乎半公開­的有情人與私生小孩。薩爾科齊一上台即離婚­再娶美女明星。現任的奧朗德更為複雜,他之前同居多年的女友­也是政客,甚至曾對壘薩爾科齊選­總統而落選,而奧朗德上台後更不時­有不同的女友,甚至由保鏢用小綿羊載­着去幽會都有,十分精彩。相比之下,馬克龍與太太的年齡差­距,也就不是問題了。

法國人對於總統的各種­轟動私事,一般也就聳一聳肩,不太當着一回事。換着即便是也算是成熟­民主國家的美國的話,做出相似行為的政客可­就吃不了兜着走了。所以,這還是個各國各具社會­特色的花花世界啊!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