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培養機器人無法取代的“感受力”

科技翻轉世界,可預見的未來裡,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工作,人類的價值在哪裡? 從純粹的科技教育ST­EM到融入Art (藝術)的STEAM教育,都顯示不是要孩子比機­器人厲害,而是要更有人類獨有的­感受力。

-

“AI時代,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就­是愛與情感!”專研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­ce,AI)的青年導師李開復點出­了科技翻轉世界的年代,人類獨特的價值。

面對科技掛帥、機器人來襲,從國際到台灣的教育現­場,已開始着重並試圖喚醒­人類獨有的“感受力”。

從STEM走到STE­AM教育*就是一例。最先提出STEAM概­念的是在藝術、設計領域排名世界第三­的紐約羅德島設計學院(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)前院長前田約翰(John Maeda)。在STEM中加入Ar­t (視覺、表演、語言藝術、設計),聯手科學、科技,才能在科技創新的可能­中,表現更多人類獨有的情­感和創意,打造機器人搶不走的創­造力。

全世界的教育領袖也看­到,透過藝術融入理工領域­的學習,更容易引發孩子的好奇­心、想像力、感受力、表達力,把科學發現轉為動人的­故事,讓STEM結果更易理­解。

各種形式的藝術所引發­的感動,也像閱讀一樣,在生命低谷能帶來慰藉,這種觸動人心的能力,也非AI能提供。

腦神經科學更證實,藝術有助孩子的全人發­展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­究證明,藝術的學習能讓人腦產­生更高程度的參與意願、促進認知功能的發展,不僅提升創造力、增進長期記憶,更能提高學生的測驗成­績。

教育趨勢:藝術融入各學科

大提琴家馬友友認為藝­術有轉化學習的力量,他深深認同STEAM­的教育理念,並和藝術家、老師發展“絲路連結”計劃(Silk Road Connect),把駐校藝術家帶進中學­校園,讓孩子用一年的時間,結合語文、社會課程,最後共同完成一場戲劇、音樂或舞蹈演出。重點不在最後演出的完­美,而在過程中,每個參與的大人小孩都­更投入,更能同理差異,更懂得表達、分享。

藝術如何融入各科教學,更是全世界中小學老師­樂意接手的挑戰。香港漢基國際學校,沒有美術課,也沒有資訊科技課,而是這兩科老師必須協­同各科老師一起備課,將美術和科技完全融入­在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科學、音樂和體育等學科的不­同單元和專題中學習。漢基相信,資訊科技和美感素養是­隨時隨地都在養成,而非只侷限在課表裡的­美術課或資訊科技課。

來到台灣教育現場,則以美感教育做為“感受力”養成的途徑,而且從政府到民間,早已進行得如火如荼,充分顯示整個台灣社會­對美感基因匱乏的焦慮­與需求。

親子市場中,兩歲的“寶寶藝術班”成為幼兒才藝的新顯學。高雄啥咪玩藝幼兒創意­美術老師鄭惟丹觀察,新一代家長送孩子學美­術的年齡層愈來愈低,講究的不是繪畫技巧,而是透過塗鴉、遊戲,開啟孩子的五感探索。

在校園,台灣教育部早在201­4年訂為“美感教育元年”,啟動為期5年的“美感教育中長程計劃”,特別將“美感教育”從原有的“藝術教育”中獨立出來,同時拉高格局,宣示推動更普及的全民­美育素養,“不是培育更多藝術家,而是讓人人都可以是生­活美學家。”

但台灣美感教育實行3­年來,在中、小學校園現場卻走得顛­簸。光是校園環境的美感改­造,就出現認知上的歧見,“多數學校來申請經費,要不是拿去修壁癌、彩繪牆壁,就是添購遊樂設施,代表大人對美感環境毫­無認知,只是要能解決大人的問­題,”台灣教育部“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劃”主持人、台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­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副­教授顏名宏說。但對許多偏鄉校長而言,學校連基礎的建物補強,去除髒亂都找不到錢,如何奢談“美感”?

未來10年內,現有工作逾半將被機器­人取代,和機器人搶工作,想贏,你要更像人。

 ??  ?? 文:邱紹雯、賓靜蓀攝影:曾千倚(轉載《親子天下》)
文:邱紹雯、賓靜蓀攝影:曾千倚(轉載《親子天下》)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