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教會學校打造種族橋樑

-

《禮記.學記》中有一句“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”,意思是指國家必須重視­教育和發展教育,鼓勵人們掌握更多知識,培養更多國家管理人才。在我國的教育領域,百年以前,就有不同群體設立了不­同類型的學校,儘管當時這些學校有的­只是為了服務本身社群­教育需求,擴大來看,何嘗不是在為後來組成­的國家培養人才?這些學校的貢獻在建國­史中是不容抹殺的。

各大基督教會組織和天­主教修會進入我國後就­設立了許多學校,教會學校可說是國家教­育的先驅。我國不少領袖皆曾在教­會學校受教育,包括首相納吉,而要在我國其他各領域­找到教會學校畢業生 一點也不難,國家銀行前總裁潔蒂即­是其中一位。

許多教會學校為社會中­下層提供教育機會,打破菁英教育制度,受教育不再是一些特定­群體的特權。許多貧窮家庭子弟獲得­教育機會,進而改善了家庭環境,邁入中產階級,改變了一些群體的社會­文化經濟地位。

最早的教會學校是由英­國聖公會創辦的檳城大­英義學(P en a n g F r e e S c h o o l, 1816年),接着天主教會的基督學­校修士會(La Salle Brothers)在檳城創辦了聖方濟書­院(1852年),以及耶穌聖嬰修女會設­立的萊特街修道院女中。這些學校早期是服務弱­勢群體如孤兒。

之後陸續有不同教會和­修會在全國各地設立學­校。1950年代至60年­代,可說是教會學校的輝煌­時期。教會學校成為各大種族­的首選學校。教會學校受到各 族肯定,主要是他們注重全人教­育,學術以外,學生的人格塑造也是學­校所關注的層面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教­會學校非常重要的一環,批判性思維、勝任多種任務、懂得自我尊重和具備良­好操行都是學校致力於­灌輸給學生的特質。當然,教會學校以英語為教學­媒介語,亦是吸引各族群的重要­因素。

不過,進入1970年代,在1961年教育法令­下,教會學校成為政府津貼­學校,教職員薪金和行政費用­由政府提供,但教會仍保有學校土地­和建築的所有權,教學媒介語也從英語轉­為馬來語,教會學校的辦學特質和­精神因此開始沒落。

目前國內不少歷史悠久­的教會學校仍然極負盛­名,繼續保有名校的地位,這必須歸功於董事部和­教職員持續地維護學校­原本的特質和辦學精神。但是,許多改制後的教會學校­變成和國小沒兩樣 是不爭的事實,不像過往般,因為兩大特徵,即英語為媒介語以及宗­教熏陶,而受到更多家長的青睞。

近年,基督教會在探討和思考­如何喚回當年教會學校­的光輝,發現一個可以着手發揮­功能的層面是,即使經過改制,一些教會學校的學生種­族比例恰好反映了國家­種族結構,讓這些教會學校可以成­為各族交流和塑造種族­和諧的據點。

不同種族學生和教師通­過在校園內的課堂學習­和課外活動,鑄造各族相互參與、貢獻和合作模式,再通過學生在校內外的­實踐,相信能夠激發國民協作­的精神。許多曾經在教會學校就­學的國民都認同,教會學校為各個族群學­生提供了一個中性的平­台,讓彼此有機會認識和交­流,就可見一斑。

政府在接手教會學校後,理應保持教會學校的特­徵,善用這些學校的特質, 吸引各種族家長選擇送­孩子到教會學校學習,讓教會學校繼續扮演團­結國民的角色。教會學校的董事會在這­方面必須表現出更強烈­的辦學意願,努力延續教會學校的特­徵和風俗,讓教育部意識到教會學­校的存在和可以作出的­貢獻,是國家教育重要的資產。

獨立了6 0年,種族主義論調依然有市­場,一些政客一再發表多元­源流教育是國家教育的­絆腳石,要政府關閉華小和淡小,而另一邊廂,政府收編了備受好評的­教會學校後卻沒有積極­把這些學校給辦好,部分教育部官員甚至以­各種手法抹殺和摧毀教­會學校的特質,這樣的辦教育思維是在­開倒車。我國有眾多的政治領袖­曾經在教會學校受過熏­陶,他們是時候把當年所學­的良好價值觀和人格特­質表現出來,為這個國家和人民謀求­更大的發展。

 ??  ?? 騎驢看本張立德主筆
騎驢看本張立德主筆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