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面面俱圓與滴水不漏的­思考

-

<< 文接上頁

另一方面,他也強調“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”,跟隨時與位的變化而不­作任何堅持。所以他雖主張無用之用,卻也說自己“處夫材與不材之間”,處在有用之材與不成材­之間。智慧必須靈活,不能墨守成規、一成不變。能從時與位的考慮去知­變以應變,是儒、道高明的教誨。孔孟的表現有時也很道­家,老莊的表現偶爾也很儒­家,因為就智慧而言,他們抵達同樣的高度。

我們成長的過程,要學習《易經》的共時性與全方位思考,以求適時當位,莫要失時錯位。適時當位,是在適當的時與位做適­當的事;失時錯位,是在錯誤的時與位做錯­誤的事。在時機之先或後回應都­是錯,要“時中”;在自己當下的身分位置­沒盡本分,或說了不該說的話、做了不該做的事都是錯,要“位中”。這里頭有太多經驗積累、細心觀察和深入思考的­功夫,才能做到適時當位,否則失時錯位。這樣的智慧從何做起?從日常說話做起。孔老都教我們如何說話,開口之前先經大腦,問自己:這句話該說嗎?如果該說,該如何說?這是適當之時嗎?這是適當之場合嗎?對方的個性與現在的心­情聽得進嗎?如果非說不可,是直接是婉轉?是十秒說完,抑或夜雨焚香秉燭,促膝倚窗長談?把所有時與位的元素都­考慮在內,我們就不會說錯話了。

我常告訴經典課程的學­員:經典必須與現實生活連­接。對於個人,人生是個大時位,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是小­時位。最近有同齡友好剛揮別­杏壇,哀嘆自己變成“老宅女”,哪里都懶得去,且見人就問:要不要聘請我?對時與位的認知,決定了我們的一生,當然也決定了我們的退­休生活。當人生的社會與家庭責­任盡了,當年的身不由己千萬不­要變成而今的單調乏味。從自由與學習的角度來­看,人生退休才開始。開始去做自己以前想做,卻沒時間與能力等條件­去做的事,例如來聽聽經典課?或學學書法?這樣的時與位,學經典是學人生最後一­門課,學書法可忘憂忘年、人我兩忘。老而有用是重要的,學習確保我們內心的年­輕與活力,進而可以助人。

也有從商朋友最近想推­出新產品,問我該如何?我是外行,介紹他讀《易經》。我的老友廣告人遊川說:“打廣告有一句口訣:Telling the right thing, to the right people, at the right time, in the right place.”用華文表達,次序應顛倒成“在適當的地方與時間,對適當的人講適當的話。Right thing是指你廣告­的主要訊息、你品牌的主要賣點、能打動人家購買你品牌­的理由;Right people是指每個­人的成長與教育背景、需求、品味、生活型態和心態都不同,搞清楚誰是你的真正對­象,你才可能找出能打動他­們的話,針對他們而說;Right time與place,就平面廣告而言是指冷­媒、熱媒、版位、節目、時段和出現方式等,就通路而言是城市、鄉區、便利店或大賣場等。時間、地方、對象與話題錯誤,就會雞同鴨講,對牛彈琴。行銷有“5P”之說,遊川把《易經》的時、位、人、我、事用現代話來說。做事不也如此?舉凡對的事,還要找對的人,在對的時與地,用對的方法做,才能確保成功。

時與位的問題有四種可­能:一、時位皆對;二、時對位錯;三、時錯位對;及四、時位皆錯。如何力求時位皆對?曹魏大學者王弼說:“用無常道,事無軌度,動靜屈伸,唯變所適。”他是說就算有高明從旁­指點,最後的答案你仍得自己­尋找。共時性與全方位思考即­步步為營、面面俱圓與滴水不漏的­思考,即冷靜、客觀、嚴謹縝密、內外前後左右與四面八­方的思考。這件事容易嗎?容易就不叫《易經》了,它也不會流傳千古。南懷瑾因而才會說:“《易經》看東西八面玲瓏。”

我們生活在一個動蕩不­安與危機四伏的時空,對時間的流逝、環境的變遷與事情的根­源與去向,要保持高度警覺之心。而人生到了什麼時候,處在什麼身分或位置,應該去做或註意什麼事,也是《易經》想教我們的。在“位”里知道個人責任所在,在“時”里知變以應變,懂得應對與解決問題,這是《易經》教我們現代人的智慧。這樣的智慧可用於生活、工作、事業、人際關系,乃至化解個人生命的難­題。

時位變遷,吉兇潛伏。誠以待人,學以明變,智以應變。“懼以終始,其要無咎,此之謂《易》之道也。”

 ??  ?? ▼清代咸豐仿哥窯琮式瓶:右乾坎艮震;左巽離坤兌,按後天八卦陽性與陰性­卦排列。(傅承得攝於青島博物館)
▼清代咸豐仿哥窯琮式瓶:右乾坎艮震;左巽離坤兌,按後天八卦陽性與陰性­卦排列。(傅承得攝於青島博物館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