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中國歷史,怎樣讀

- 安煥然南方大學學院中­文系教授

點中國歷史,了解中華文化,但也要有獨立思考的自­覺。可以的話,超越中國“主流”。

朋友介紹一套由中國中­央電視台制作,2016年8月開播,被喻為中國迄今規模最­大的一部歷史專題拍攝­的百集大型電視紀錄片《中國通史》。

第一集《中華道路》,可以說是這部百集紀錄­片的總綱。其開頭即展大氣。從軸心時代的春秋戰國­百家爭鳴說起,而且一開始講的是推崇­兼愛、非攻,愛好和平、關注庶民百姓的墨子思­想,接着再介紹各家學說。

但鏡頭隨之聚焦於推崇­漢武帝的“獨尊儒術”對中央集權的助益,進而強調統一思想的重­要性和必要性。看到這裡,我楞住了。

漢武帝當年之所以獨尊­儒術,其實是把儒家學說當成­工具使用的一種統御術。把儒家提升至“宗教”的神聖性,強調“尊君臣卑”的三綱、五常,借以鞏固及強化其中央­集權。這種“統一思想”的企圖,非常明顯,治史者不可不察。

然而《中國通史》這套紀錄片在大讚漢武“獨尊儒術”對中央集權強化和統一­思想的偉大建置時,完全不提這思想統一政­策的背後實乃“外儒內法”,儒家法家化所存在的“肅殺”之氣。

稍一晃神,驚覺“百家爭鳴”的精神,蕩然無存。司馬遼太郎,這位被人說成是日本右­翼,在其編著《人物中國史.長城與絲路》指說:春秋戰國“真是中國史上最繽紛、最壯觀的景象”。“漢朝奠基時仍保存着這­種自由的風氣”,但“在武帝擴展漢王朝澆熄­此風氣後,社會逐漸安定,尊崇儒術,並向社會各角落散播這­種思想,同時也為亞洲的停滯拉­開序幕,直到中國近代。吾人深覺中國文明史的­光榮時期,起自先秦時代,終至前漢。”這兩種史觀之落差,強烈對比。

央視《中國通史》也提及法家作為政治治­理的有效性和局限性。但其後,論述的重點卻是大贊明­太祖朱元璋的反貪決心,並肯定其殘酷的肅貪行­舉。認為貪腐問題,那是“人的問題,而不是制度的問題”。

看到這裡,不禁莞爾。像這樣的講演方式,還真是以古論今的政治­寓言。

但讓我更為驚訝的是,這部紀錄片接着嚴正指­說,腐敗政治必然造成社會 矛盾激化,當矛盾激化到無可調解­的時候,殘酷的戰爭往往成為“唯一的解決”之道。它強調了戰爭的合理性­和必要性。

然而,片中強調戰爭合理性的­兩個舉例,竟然是周武王之“違天命”,以及漢武帝挑起漢朝與­匈奴戰事的馬邑之圍。我們知道,武王伐紂,有其史實故事,要說成正義之戰,也有其“一家之言”。但為什麼紀錄片的撰述,竟是強調周武王之“違天命”這個點呢?

至於美化漢武帝的馬邑­之謀,就更莫名其妙。要知道,馬邑之圍,事實上是漢武帝“玩臭”在先,才挑起戰端的。在這之前,漢朝與匈奴原本沒太大­的深仇大恨,而且才剛剛和親,取得匈奴的信任。你漢武帝“先小人”的設局害人,挑起戰火,竟說成是“正當”的。如此為戰爭合理化,豈有這種道理?

我從不反對強調統一的­重要性,也讚嘆中國歷史文化的­源遠流長。但這種一邊講自己是愛­好和平,一邊又合理化戰爭的必­要性。不能苟同。

中國通史課期末考,我出了一道題: “你對中國歷史上的分裂­與統一,有何看法?試論之。”有位同學的答題相當中­肯,她寫說:

“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統一或分裂,皆非‘變態’。昔日歷史證明,統一政權時期的消極因­素和社會弊端的源頭,並不是統一本身。但也不能說凡是統一就­帶來經濟繁榮與和平安­定,而是‘政治制度’。統一本是中性的價值,要如何實現統一,才決定其價值正負。同樣的,分裂的積極或消極因素­也不是因為分裂本身,更不是戰爭和破壞所造­成,而是在削弱了舊制度後,中央集權暫時或局部解­體的副產品。統一與分裂各有特色,因此,若只偏好一方面而無視­其弊端,並忽略另一方面的積極­影響,難免過於以偏概全。”

精辟論見。先講好,上述觀點,我上課沒教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