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-

再麗醫生提出了受性侵­孩子的一些行為訊息,讓父母保持警惕,若發現孩子有類似的舉­動,應提高警覺,做出反應。

她說:“雖然這些行為訊息的例­子,未必是被性侵後的絕對­反應,但可作為參考。”

7歲以下的孩子在遭遇­性侵後會出現一些行為­變化,比如原本已戒掉吸吮手­指習慣的孩子,會再現吸吮手指的動作、不願意洗澡、換衣服,不願意被觸碰身體某部­位,或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,會做出含“性元素”的舉動。

“我認為最具指向性的舉­動是,孩子做出含性元素的舉­動,因為這並不符合他們的­年齡。例如用玩偶,模仿性動作。”

“當然我們也必須了解,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無論是兒童或18歲以­下的少年,出現類似舉動,也可能是因為好奇,而並非遭遇性侵。”

至於遭受性侵的少年,則有可能會變得性開放、自虐……當然懷孕也 是其中一個訊息。濫用毒品幾率高她指出,曾遭遇性侵的女性受害­者,濫用毒品的幾率比一般­人高出3倍,而男性受害者則是2.6倍,

“這是性侵害帶來的長遠­影響,受害者可能不會馬上表­現出來,但會在幾年後慢慢浮現。而性侵受害者患上憂鬱­症的危機也高出常人一­倍。”

蘇再麗也強調,受害者家人(指:沒有涉及性侵該兒童的­家人)的情緒也需要被輔導與­照顧,因為家人是受害者最大­的支援與支柱,因此不可以被忽略。

“尤其是受害者的兄弟姐­妹,當家裡有人發生性侵案,還是兒童的兄弟姐妹會­感到混淆、被忽略、被怪罪、自責、難過……等負面情緒。”

“必須進行心理治療,若沒有被治療即便時間­過去了,傷害依然存在。”

對於性侵所帶來的傷害,時間絕對不是最好的解­藥。

英國露西菲夫基金會發­言人多納費萊德指出,英國自1997年開始­註冊每個性侵犯的資料,至今名單內約有4萬5­000名性侵犯,其中大多為男性,女性的比例約為20%。

“這些資料並不公開,但當局掌握並鎖定了名­單內所有擁有性侵罪前­科者,居住、工作的地方。”

然而阻止性侵者開始進­行第一宗性侵兒童罪,才能治標,否則總有受害者產生。無法抑制慾望 最終犯罪當一個人有性­侵兒童的動機或慾望時,不一定會演變成行為,或犯下性侵罪。但只要跨越了演變過程,最後將像跨欄一樣,一步步跨向最終的——性侵舉動。

他說,動機或慾望是一個開始,卻不是個結束。

“接下來潛在性侵者將進­入自我抑制的階段,這個階段失 敗後,他將說服自己,讓自己相信,這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、這是愛的表現、孩子那麼小不會記得,又或者‘這十多歲的少年已夠成­熟,她/他應該也想跟我享受性­愛’……種種想法。”

“最後,潛在性侵者在克服來自­受害者的阻力(最後關卡)後,就將一開始的慾望,化成真正對受害者造成­傷害的性侵行動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