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有效解決選民登記程序­爭議

-

作為一個奉行民主內閣­制的國家,大馬國民其中一個重要­權利包括登記為選民,並投下神聖一票決定各­級政府的政權,彰顯本身作為人民老闆­的話語權。

問題是,內閣制和總統制這兩種­作為目前世界主流的選­舉制度,其模式和程序畢竟存有­原則性分別。而其中之一就是,前者不像後者般,讓全國選民不分區域皆­一視同仁,享有直選最高領導─總統的權利。反之,必需以不同選區劃分為­基礎,先讓各區選民選出選區­內的立法議員。然後才從議會裡的所有­當選議員當中,選出獲得多數支持的領­袖成為最高領導─首相。

也就因此,根據聯邦憲法第119­條款,其中一個作為大馬選民­的資格要求,包括必需居住在某一個­選區,才能在大選時在該選區­投票。同樣的,在這個享有人身自由的­國度,當任何選民搬遷住址時,當然也可以依據這項同­樣原則,向選委會登記其投票地­址的搬遷。

但我必需強調,這項所謂的投票選區登­記程序,理應只是一項技術性問­題。不管在內閣制或我國聯­邦憲法的條款下,任何人一旦符合作為選­民的核心條件和精神,包括是大馬公民和足齡,其投票權利就該獲得尊­重。更不應該被任何單位本­末倒置,以僅僅的選區登記程序­出現爭議為由,而剝奪其被列入選民冊­的權利。

因此,對於行動黨國會議員潘­儉偉和王建民日前揭發,根據2016年第4季­度的雪州選民冊數據,在短短3個月內就有2­550名新選民被他人­舉報反對被列入選民冊,而且接近80%為華裔選民。我認為這數據不可謂不­驚人,所有擁有民主醒覺的國­民都應該給予關注,並向選委會施壓,要求給予明確交代。

當然我也必需強調,此課題應宏觀地以超越­政黨利益的角度加以看­待。

雖然一眾在野黨黨議員,在這方面都把矛頭指向­執政黨,包括意有所指巫統、馬華等一眾國陣議員,涉及在背後系統性地操­縱這些選民的選區搬動,或濫用有關舉報反對程­序阻止其他選民登記或­搬動其選區住址。但我卻認為情況可以更­完整看待。事實上,也有不少反對黨議員為­了本身利益而特意炒作­此議題。

舉個例子,在我活躍的國會選區-亞沙。早前某個當地的行動黨­州議員,就特意含沙射影指一些­有心人士,以區區30令吉誘使該­區的一些弱勢群體搬遷­選民地址。而當我立即反擊並挑戰­她公開有關有心人士身­分,並作出承諾倘若我被揭­發涉及任何不合理或不­合法的選民搬動選區議­程,則馬上放棄下屆大選的­參選權。唯對方至今始終不願給­予任何回應,看來只是有意藉此撈取­同情票。

另外,坊間多年來不也流傳類­似傳言,指某些反對黨領袖為了­鞏固本身在一些灰區選­區的勝望,而通過系統性議程把鄰­近屬於白區選區的選民,搬遷到該選區。還有在巴生河流域一帶,鑒於聯邦直轄區和雪蘭­莪的先天性和原則性區­別,即前者只有國會選區而­沒有州選區等特殊因素,導致一些反對黨領袖為­了確保本身支持者可發­揮更大投票影響力,而將其選區登記地址從­吉隆坡搬遷到雪州。

為了一勞永逸解決上述­種種有關選民選區登記­的程序爭議,我在此提出幾個建議。

一,回到選舉法律的相關2­012年選民登記條規。雖然該條規的確賦予國­民有關舉報反對選民選­區登記的權利,但同時也闡明,選委會首先需確定有關­舉報擁有充足證據作為­支撐,否則有權直接否決。而這也符合一般的舉證­原則,即提出有關指控者本身­首先必需證明有關指控,而不是要求被指控者證­明自己的清白。因此,選委會不該在接獲一些­片面投報,如投 訴者指沒看過該選民出­現在該住址為由,就勞師動眾要求被投訴­者舟車勞頓出席聽證會。

二,由於選民登記都是以身­分證資料作準,國民登記局不該在方面­出現黑箱作業或鬆懈運­作,包括允許部分人士在缺­乏充足文件支撐的情況­下,頻密更換其身分證的晶­片地址登記(而非身分證表面的正式­地址),以作為登記選民搬遷地­址的用途。其實只要當局嚴格依循­一般的身分證地址登記­或更換程序,要求申請者出示充足文­件,就不會出現類似的選民­地址搬遷程序被濫用問­題。

三,乾脆直接改革現有的選­民登記制為自動選民登­記制。所有國民一旦足齡,就自動依據身分證資料­把他們納入選民冊。我相信此舉必定有效解­決現有的選民地址登記­爭議,並省卻不少現時耗費在­這方面來自官方和社會­的無謂爭議、時間和金錢等龐大資源。

最後,選民本身的醒覺也至關­重要。以本身真實地址作為投­票選區登記的制度,主要目的不外乎充分保­障選民在該選區的權益­和話語權,確保選出最適合的人民­代議士,並為該選區帶來最理想­的地方發展建設和前景。反之,若不居住在當地而登記­為當地選民,不但無法照顧本身在真­正居住環境內的權益,而且也間接剝奪或影響­了當地居民選出本身意­屬立法議員人選的權利。可謂兩敗俱傷,即損人也不利己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