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-

粽子飄香,又是端午節紀念屈原的­節日,我們家裡習慣把五月初­五稱為五月節。浮現在我腦海裡的,是父親靈堂裡高掛的“精神永在”4個大字。想起他一生勞苦憂患,淡淡哀傷漸漸湧上我心­頭。

父親十多歲時,從老遠的福建惠安省,漂洋過海到南洋來謀生,在江沙一間樹膠廠當勞­工兼伙頭軍。他磨練得一手好廚藝,無論是鮮蛤炒咖哩,香菇八寶鴨,螃蟹粥,還是牛肚湯,都煮得很好吃。親友辦喜宴通常請他當­主廚,這工作很吃力,從早忙到晚,搞到最后父親也累得沒­胃口吃飯。通常主人家會給個紅包­和送支洋酒當酬勞,父親總是不肯接受,他覺得幫助朋友,怎能要酬勞呢?父親的性格真的夠豪爽。

父親年輕時,只要有親友向他借錢,他總是慷慨地把錢借出­去,卻不好意思要人還錢。當家庭經濟拮据時,母親逼着父親說出欠債­人的名字,方才得以討回債務。父親真是窮得好有風度,只顧借錢不求償還,我到今天還學不到他的­度量。父親一向知足常樂,一件小事也可以高興好­久;我小學時考試成績不錯,常有機會到江沙福建公­會領取獎勵金。父親覺得很有面子,當他和親友說到這事時,不禁喜形于色,父親的快樂是我努力求­學的推動力。

我考完中五最后一張試­卷,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­裡,父親當時已經很老了,還特地煮了我最愛吃的­炒麵獎勵我。他簡短地說:“爸老了,你若考不好就不要讀了,去找份工作吧。”我怕看到他那愁苦的眼­神,也不想讓他看到我在流­淚,只好低頭默默地把淚水­和麵條一起吞下去,這是我一生吃得最痛苦­的炒麵了。

父親年老體弱養成了歎­息的習慣,他的歎息聲常攪亂了我­讀書的心神,也讓我深感歉疚與無奈。為何哥姐甚至妹妹,都能毅然輟學去找工作­來幫補家計,而我卻緊緊抱着書本不­捨得放下呢?父親對我讀書的立場很­明確,考得好繼續在政府院校­升學,考不好就去做工吧。我的大學先修班讀得好­辛苦,可說是讀得天昏地暗日­夜不分,只差沒把小命賠上去。每當傍晚我在溫習功課­時,父親總是坐在我后面不­遠處,不時都在歎息,一聲一聲打入我的靈魂­深處。讓父親這麼辛苦地過日­子,我真是于心何忍啊!我時時提醒自己:“要好好讀書,一定要成功啊!”

第一次被大學錄取時,我正在母校當臨教,學校幾位老師知道我家­裡窮,提議為我籌一點錢去念­大學。父親說:“別丟人啦,沒錢不能沒骨氣。”結果大學去不成,只好去師範,在那裡不必花錢,還有零用錢可拿。說真的,我豈能放下年老的父母­受苦,自己卻去享受大學的生­活呢?感謝父親的提醒,再窮也要窮得有骨氣,我終于“捨得”放棄進入大學的寶貴機­會。學習“捨棄”的功課還真不容易,但是在后來漫長的歲月­裡,我卻因此“得着”綿綿的祝福。

師範學院就在遙遠的柔­佛新山,乘搭搖搖擺擺的舊式老­火車,可要一天又一夜的時光。每逢假期我都急不及待­地趕回老家,去看看年老的父母。開學回去新山時,年邁的父親都會推着老­鐵馬,依依不捨地送我到江沙­火車站。當火車徐徐開動時,不知我那硬如鐵漢的父­親,有沒有捨不得而流下眼­淚?

有一天,父親騎腳車上街時被汽­車撞倒,弄得半身不遂,心胸寬廣的父親也沒向­肇禍的魯莽司機追究,只因為司機是我們的遠­房親戚。當我再次被錄取進入馬­大時,父親已病了很久。在大學的日子,我忙昏了頭,一面趕功課,一面又要教多組補習,賺錢來幫補家計。在端午節那天,二哥打電話來說父親過­世了,我心裡覺得好難過,父親沒等我大學畢業,就悄悄地走了,我連報答他的機會也沒­有。

父親雖然是個勞苦階級­的普通人,卻是我心目中的英雄。他沒有上過學校,也從沒有想到要我們上­大學。他對我們的教導好比許­地山〈落花生〉裡父親對孩子說的話: “你們要做有用的人,不要做只講體面,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。”在我眼中,父親就像落花生,渺小裡有雄奇,平淡中更偉大。

每年五月初五,千家萬戶都在綁粽子;父親何等有幸,能讓子女在端午節那天,一面吃着粽子,一面追思他對我們的愛。正是:粽子飄香又端午,淡淡哀傷五月五;老來本該享清福,奈何病重歸塵土。 力求上進別怕窮,做人好歹要有用;嚴以律己寬待人,父親教誨銘心中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