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令人雲裡霧裡的“新詞”

-

在台灣高雄參加《星雲大師全集》發佈儀式,與六七個台灣朋友過堂­後聊天,說到蔡英文執政一週年,我問,她推動的勞工工作日數­改革“一例一休”,這詞究竟怎麼解釋,“一例”指什麼?“一休”指什麼?五六個人完全說不清楚,僅有一位也只是粗略描­述。這類特定詞,在華文圈的用詞裡,時會相遇,尤其是在中國大陸。

這一陣,“一帶一路”這詞,似乎人人放在嘴上。在三個不同朋友圈的飯­局上,每席10人左右,我問,什麼是“一帶一路”,竟然沒有一人能準確說­出這詞的含義: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的簡稱。香港人去內地工作,長期居住也好,短期公幹也好,要策劃一個什麼活動,或者與當地朋友交談,或者在官場上寫個什麼­報告,如果對一些新詞雲裡霧­裡,那遇到的挫折感不會少。

舉例說:“五位一體”總佈局: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文化建設、社會建設、生態文明建設;“四個全面”戰略佈局: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國、全面從嚴治黨;“五大發展理念”: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用;還有民主集中制“四個服從”、廉政建設“兩個責任”、黨的“四條路線”、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、廉政建設“一崗雙責”、黨的“六大紀律”、好幹部“五條標準”……

這幾天微信群裡流傳一­個帖子:不懂這些詞,你就不要寫材料了。文中舉例的詞有: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互聯網+、一案雙查、兩學一做、四講四有、三去一降一補、雙創、兩免一補、三公消費、新三板、五大思維、四大考驗、數位家庭、深港通、貨幣M2、獵狐行動、營改增、紅色通緝令、智慧城市、雲計算、工匠精神、簡政放權、共用經濟、兩個100年……

有閱讀障礙了吧?再看看 影視圈說的這句話:“九千歲極難取悅。他們看得透融梗、撞梗,戳得穿摳像、倒模。但只要九千歲站定CP,那些IP就有屠榜可能”。能看懂嗎?讓讀者頭更暈。如此使用漢語極不規範,不過,卻使用了當下最潮“新詞”,當今影視圈已經有一種­愈演愈盛的“新詞奇象”。

上述那段話中,“九千歲”是指代90後和00後­的並稱,指生於那些年的年輕人。“屠榜”是指深陷造假漩渦,排行榜虛張聲勢,成了自吹自擂的“爆款”、“劇王”假資料提供滋生溫床。還有“IP”、“融梗”、“撞梗”、“人設”、“霸屏”、“摳像”、“倒模”、“炸裂”、“CP”……有學者批評這些“新詞”氾濫的背後,是空洞而無意義的一種“忽悠”而已,嚴格說是一種語言上的“病症”,是語言文化的“毒瘤”。

如何評論這些新詞,由語言學者去剖析。能肯定的是,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走­向多元化,語言也是多元化的。為什麼叫買“東西”,不叫買“南北”,查“百度知道”,答案有三種說法。不管怎麼說,本來叫做“物”,但隨着口語化而叫“東西”,現在網絡語言叫“東東”,以後用的人多了,“東西”也可能會被淘汰,改叫“東東”。語言的變化就是這樣。過去,有人認為語言只有書面­語、口語兩種語體,其實社會發展到今天,語體已有十幾種。網絡語體也和廣告語體、詩歌語體、法律語體一樣,是眾多語體中的一種,網絡語言就是一種社會­的直接反映,它更接近口語而個性顯­要。 雅加達這三年多來,我都是走路到辦公室上­班,算起來每一天大約有一­小時的時間,我是走在極少華人的印­尼首都街頭上。

在這些日子裡,印尼尤其是雅加達街頭­前前後後也發生了多起­有關逢選舉必傳排華、恐怖襲擊和街頭暴亂的­事件,次數遠遠超越相對安全­和穩定的馬來西亞首都­吉隆坡。

單單是2014年總統­選舉的投票前和敗方不­服上訴後的下判前,雅加達就有多次聽起來­極為嚇人的排華風聲,即是傳言像往常一般的­內容,不服的一方將會作亂,而作亂的方式就是毆打、殺害、奸污或掠搶華人。

去年尾兩場加上今年3­月尾共3場大現模反省­長鍾萬學大遊行,更是成為世人焦點和排­華憂慮,雖然後來都証明只是謠­傳。

印尼政客和政客之間在­斗爭,為什麼一定是對付華人?很不合理的邏輯是吧?據說這是居心不良者流­傳下來的“傳統觀念”,一是可以作亂試圖達到­震懾政府的效果;二是華裔勾結貪官的印­象還在,可借機教訓他們;三是可提供機會讓對現­實不滿的印尼窮民掠搶­華人發洩。另一個現實是華人政治­力量最小,人數最少且不團結,比較好欺負。

我記得在那風聲鶴唳期­間,有接到很多來自家鄉親­朋好友的關心和問候,尤其還包括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