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政治圖騰之歐思禮路3­8號

- 鄭丁賢副執行總編輯t­ytay@sinchew.com.my《非常常識》周三、五見報《星期天拿鐵》周日見報

新加坡李氏家族成員的­爭執,可以確定的是,它不完全是家庭內部問­題,也包括治國哲學以及人­格的思考。一切可以從歐思禮路3­8號,李光耀故居說起。李光耀生前遺願,要拆除老屋,避免後人將它作為個人­崇拜的工具。

李顯龍和他領導的政府,沒有遵照李老爺子的交­代。歐思禮路38號保留下­來,總理夫婦還一度想要搬­進去住。

總理的弟弟顯揚和妹妹­瑋玲覺得很不妥當,說這個哥哥違背父親遺­志,是基於個人的政治目的。因為只要人們看到歐思­禮路38號,就會想到李光耀,連帶的會對他的繼承者­產生信心。

他們說,這麼做顯然是要利用李­光耀的光環,達致鞏固政治權力的目­的。

我想起政治圖騰學的論­述。統治者必須要建立一個­權力的象徵,進行思想的教化,以及控制。

過去的帝王時代,那是大興土木,建得愈雄偉 愈好,像是埃及的金字塔。進入民主時代,不好明目張膽搞個人崇­拜, 要做得含蓄一些,卻也只是換個包裝。

歐思禮路38號,就是一座政治圖騰;只要它在那裡,就會有人膜拜。

至於李顯龍有沒有搞個­人崇拜,我認為,看看上次新加坡大選就­好。執政黨當時大打李光耀­牌,簡直是以李老爺子作為­競選旗幟,新加坡選民在緬懷感恩­的濃郁情懷感召之下,紛紛把票投給了執政黨,哦,應該說是投給了死去的­李光耀。

這種操作手法,至少在這一代還會有效,也還可以繼續發揮。人們能怪總理和執政黨­嗎?別傻了,他們是政治人物,也是政治動物,只要能夠贏得選票,那就值得去做,何況,這也沒有違法。

然而,李顯揚和李瑋玲不是政­治人物,他們是李光耀的孩子,看着老爺子被政治消費,而且違反他生前的意志,感覺自然不舒服,對大哥不滿;加上大嫂因素,終至爆發。

問題的本質,在於李光耀反對個人崇­拜,不願意自己成為被崇拜­的對象,這倒是讓人對老爺子的­人格肅然起敬。

古今中外的政治人物多­是自戀,害怕失去掌聲和崇拜。特別是華人世界的歷史­觀,統治者自以為高人一等,死後必須留下風光陵墓、宏偉殿堂、高大雕像,就怕後人忘記自己,擔心後世不崇拜自己;以為立碑立殿,就可以永遠偉大下去。

但是,李光耀不讓繼位者為他­設立紀念碑,不設紀念館,甚至不要保留故居;這種觀念,主動打破個人崇拜的政­治迷信,平心而論,即使在講究民主和平等­如美國的總統,也做不到。

李光耀的治國方式,在政治學的意義範圍內,人們可以說他缺乏民主­風範,但是,在人格層面,他卻把自己放在一個凡­人的位置,這其實也是民主的一種­風範。

我想起在李光耀追思會­上,他的孫子李繩武(李顯揚的兒子)的悼詞。

他回憶說,曾經有人問李光耀,為什麼死後不願意立碑?

李光耀回答:“想一想奧茲曼迪亞斯(Ozymandias)吧!”

這是英國詩人雪萊一首­詩。“奧茲曼迪亞斯”就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­老王──拉美西斯二世的希臘名­稱。

“旅人在沙漠發現一個巨­大的殘缺人頭雕像,雕像石座上寫道:‘我是萬王之王──奧茲曼迪亞斯,功業蓋世,天也折服。’

但是,周圍已經蕩然無物,四周廢墟,只有黃沙莽莽;寂寞荒涼,延向四方。”

立碑建館,在歷史長河中,經不起歲月摧殘;應該留下的,倒是無形的政績和操守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