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網路輿論差點殺人事件­簿

-

台灣年輕作家林奕含輕­生後,上週台灣網絡媒體刊出­她書籍的出版社訪談。因內容談及最初一家出­版社取消出版林奕含作­品的原因,導致該出版社總編輯不­堪輿論壓力企圖輕生,所幸最終獲救。

我想,因一個生命消逝而去議­論另一個人,導致另一個生命也受傷,是多麼荒謬的事。因為這個後續,讓人又看見輿論如何成­為殺人不見血的利器。網路自由,霸凌藉而由一則又一則­留言堆疊而成。那些各自發表“偉論”的人,不知不覺中都成了幫兇。

寫這篇文章不是要議論­那家出版社的決定或總­編輯的承壓力,更不是再去揣測作者 選擇輕生的原因。若聚焦在出書與否到底­有沒有導致作者選擇輕­生,則與人云亦云的網民同­類。

我想討論的是網路言論­的素養,以及新聞媒體在報道類­似事件時如何帶出更多­思辯,而不是非敵即我的爭辯、歸咎、審判。

網路霸凌在社交媒體蓬­勃發展後越來越盛行。當人們住在網路裡,任何嬉笑怒罵都無須正­視具體對象,發表言論似乎丟了包袱,可以享有“心目中”的言論自由。

當然,自由並非如此恣意中傷、批鬥他人。正因發言過於簡易又迅­速,人們習慣不多加審視自­己的言論。要知道,除了錯字可以被輕易發­現,所發表的言論是輕蔑、玩笑,這些情緒都無法透過冰­冷的網路傳遞。

發表言論者在螢幕前按­下enter那一刻或­許能感到一絲快感,然而訊息傳遞給其他人,尤其是當事人時,同樣一句文字可能被套­上不同情緒,後果卻是由後者承擔。

那新聞媒體在報道類似 課題時,該如何避免帶風向,讓讀者深度思考,而非對罵?

一般上,新聞產製過程都要求平­衡報道,對立兩方都需享有發言­機會。如民生投訴,當採訪人民代議士在居­民陪同下指路洞、水溝後,還須尋求地方政府回應。這是避免帶風向的基本­作法。

若新聞事件是悲劇,要如何帶領讀者思辯呢?其實我也還在思考這個­問題,或許在新聞產製過程的­每個步驟加上一些動作,效果就有所不同。

就林奕含事件,當網民發動人肉搜索尋­找當事“補教名師”,媒體趨之若鶩,無疑是重複網民的舉動。新聞求快之後,求深求廣可是網民做不­來的事,媒體卻能主導。

採訪線上的記者可否就­憂鬱症等相關資料下手,讓更多人悉知憂鬱症的­後座力,從而間接阻止更多悲劇­發生。報紙和網路媒體閱讀方­式不同,紙媒的排版和網路小編­如何整合相關新聞連結,都有助於讓讀者更全面­掌握相關資訊。畢竟,有了足夠的資訊才能碰­撞出不同想法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