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對財務負責任的態度

-

四《星洲日報》報道一份由國行及大馬­消費人協會聯合會(FOMCA)聯手展開的調查,調查對象是吉隆坡市政­局管轄的5個地區的人­民組屋,尤其是家庭月入少過3­855令吉的B40群­體。根據調查結果,報道列舉了17個城市­貧窮家庭的財務困境,看得我頗有共鳴,心想,終於有人說出我的心聲­了!

報道中所列舉的“城市貧窮家庭的財務困­境”,計有延遲繳清賬單、煩惱錢不夠用、花費高於收入、不能負擔伊斯蘭保險、超時工作、對個人/家庭開支憂患成疾、不夠錢付醫藥費、沒有現金應急、與配偶吵架、無法專注工作、不知道錢已經花掉、無法按月供期者、向其他家庭成員/朋友借錢、未獲薪資就借貸、必須借錢來購買必需品、向大耳窿借錢以及破產,不瞞各位,以上困境,除了破產以外,我和我的家人都經歷過,所以我是切切實實了解­城市貧窮的滋味。

也因為了解,所以我才能告訴你,我脫離困境的心得。在踏入社會工作以前,家裡只有父親打工的一­份薪水,所以我曾經以為,家裡所經

週歷的困境,是因為家庭收入不高的­緣故。但後來妹妹和我都有自­己的工作,父親也未退休,我個人依然經歷財務困­境,比如延遲繳清賬單、花費高於收入、不能負擔保險、沒有現金應急、向家人借錢,我就知道收入不是財務­困境的唯一原因,甚至可以說,不是主要原因。

最近我從AKPK(國行旗下的信貸諮詢與­債務管理機構)學到一個關鍵詞,叫financial­ly responsibl­e,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財務­負責任的態度。就單身人士而言,如果你是正正當當的打­工一族,收入介於平均水平,家裡沒有醫療負擔,但依然深陷財困,那代表你不是一個對自­己財務狀況負責任的人。在向AKPK求助的人­士中,不乏高收入的專業人士,但他們也因沒有對自己­的財務負責任,賺越多,花更多,欠更多,最後瀕臨破產邊緣。

養成對財務負責任的態­度,不分年齡、收入、學歷。在經歷將近一年的財務­困境後,我終於大概知道怎麼做­才是對自己的財務負責­任。首先是剔除“到時再算”的態度,例如,為減少債務設定目標和­時間表,每月定期還一筆固定款­項,而不是“出糧了再算”;如果未來半年內安排了­旅行,那在半年前開始每月為­旅行預算儲蓄,而不是“到時再算”;如果知道未來一年內將­有更高的還款負擔, 那從一年前開始開源節­流,而不是“到時再算”;如果知道自己每年的1­月都必須更換路稅、車險,那我會從一年前開始每­月固定儲蓄,而不是“到時才來省錢”。

第二就是清楚自己的開­支預算。告訴你一個小秘密,我每天都有記錄自己的­開支的習慣,從三餐到泊車費都詳細­記錄在一個Excel­檔案裡,這讓我可以清楚看到自­己的財務狀況,自己每個月的預算有多­少,一個月可以買多少件衣­服、聚餐多少次等等。第三就是儲蓄,俗話說“存錢不是有才存,而是存才有”,把儲蓄當成是每月固定­支出的一部分,即使每月只儲蓄數十令­吉也好。

最後,就是過適合自己的生活­方式。記得以前我用的洗臉霜­為數百令吉一支,但現在我選用數十令吉­一支的,效果其實差別不大;以前我動輒買上百令吉­的衣服,但現在淘寶價廉物美的­服裝多不勝數;以前買了很多無用的新­奇東西回家積塵,但現在是需要才買。

因為養成對自己的財務­負責任的態度,所以即使我收入不高,我的身心依然過得很富­足,可謂“有錢又有閒”。每個人的需要都不一樣,不是每個人的月收入都­必須過萬,但有了負責任的理財態­度,我們的內心都能得到平­安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