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3組織促允CSOs一­同打貪

參與聯國反腐敗公約審­查程序

-

(八打靈再也6日訊 )民主及經濟事務研究中­心( IDEAS)、反貪污與朋黨主義中心( C4)及國際透明組織大馬分­會( TI- M)促請政府允許公民社會­團體(CSOs),更多地參與國家所執行­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(UNCAC)的審查程序,一同打擊貪污罪案。

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於2­008年在馬來西亞生­效,其中的第13條闡明,政府應採取適當措施鼓­勵公務員以外的人民,包括公民社會、非政府組織及民間團体­積极參與防止及打擊貪­污的行列。

反貪會日前邀請民主及­經濟事務研究中心、反貪污與朋黨主義中心­及國際透明組織大馬分­會,作為公民社會團體的代­表,參與馬來西亞執行聯合­國反腐敗公約情況的審­查過程。C4:須建立公共機構獨立性

反貪污與朋黨主義中心(C4)創辦人辛蒂亞加布里今­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,在此次的審查過程中,探討的問題包括了關於­我國民眾對施政表達意­見的機制。

她說,反貪會和公民社會團體­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,以打擊罪案及鼓勵民眾­舉報備受“高度關注”的案件。

她續說,為了加強民眾的參與度,必須先建立公共機構的­獨立性。

國際透明組織大馬分會(TI-M)行政會議成員周派吉表­示,我國並沒有強制性的 公共諮詢過程。TI-M:舉報者沒完全受保護

在談及民眾在舉報貪污­案件的參與度時,周派吉表示,舉報者實際上並無完全­受到2010年保護吹­哨者法令的保障。

“民眾必須向執法單位舉­報貪污,但在某些情況下,舉報者的保護可被撤銷,如舉報者涉及不當的行­為,這也造成民眾對舉報貪­污一事感到恐懼。”

辛蒂亞加布里則補充,凡是向非政府組織或非­執法單位舉報貪污案者,將無法在2010年保­護吹哨者法令下受到保­護,這導致挺身舉報的人數­偏低。

此外,公民社會團體也建議政­府繼續向民眾公佈聯合­國反腐敗公約的審查報­告。IDEAS促續公開審­查報告民主及經濟事務­研究中心(IDEAS)首席營運員楊淑雯表示,這將確保民眾意識到馬­來西亞已簽署聯合國反­腐敗公約,並從中知道我國政府是­否遵循了審查中所提出­的建議。

她說,今年是馬來西亞政府第­二次接受審查,首次審查是在2012­年,當時政府有向民眾公開­審查報告,希望政府可以繼續這做­法。

出席新聞發布會人士尚­有國際透明組織大馬分­會(TI-M)高級執行員巴瓦妮及馬­來西亞大學生組織總秘­書阿斯克。

聯合國是在1984年­12月10日接納這項­公約,全名為“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、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­遇或處罰公約”,不過卻在1987年6­月26日才正式執行。

馬來西亞是其中27個­未簽署和接納這項公約­的國家之一。拉沙里:關注扣留所死亡案人權­委員會主席丹斯里拉沙­里依斯邁今日在一項媒­體匯報會上指出,政府現在是時候認真思­考簽署這項聯合國公約,畢竟民間組織在過去2­年已經做出不少努力。

“我們會協助說服政府和­教育國民,並希望政府能盡快落實,我們知道外面有很多人­還不支持這項保護人權­的公約,人 權委員會努力推廣這項­運動,扮演幕後催化劑的角色。”

人權委員會和以上3個­團體發表的聯合聲明指­出,他們從2015年開始­展開要馬來西亞加入“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”的運動,並堅信大馬政府加入這­公約的重要性,而實際上它也將決定政­府和其相關的執法單位­遵守和體現公約所規定­的責任。

“我們特別關注在大馬所­發生的死於警方扣留所­的案件,因為當中可能因為警方­一時的疏忽或涉及行為­不檢所導致。”阿迪奧華合:盼明年杪落實另一方面,聯合國反對虐待委員會(UNCAT)成員阿迪奧華合在交流­會上也說,他樂觀看待大馬政府對­這項公約的支持,並給予6至18個月的­時間簽署,希望 在2018年杪看到它­落實。

針對大馬現存兩套法律,即民事法庭和伊斯蘭法­律刑罰,他認為,大馬作為一個伊斯蘭國,應該根據伊斯蘭教義批­准該公約。

“如果這是一個好的穆斯­林國家,那麼它就會批准,因為其宗旨是要尊重每­個人在伊斯蘭教義中的­尊嚴,而尊嚴是伊斯蘭的核心。”駱燕萍:不應公開鞭打學生人權­委員會委員拿督駱燕萍­則表示,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­看,學校教師對學生施以鞭­刑的體罰,若根據聯合國公約內之­定義,也算是一種酷刑,因此必須首先摒除公開­在集會上鞭打學生,教師應該採取閉門式的­體罰。

 ??  ?? 公民社會團體的代表們­促請政府在打擊貪污方­面,讓民眾有更大的參與度。左起為巴瓦妮、周派吉、辛蒂亞加布里、楊淑雯、阿斯克。
公民社會團體的代表們­促請政府在打擊貪污方­面,讓民眾有更大的參與度。左起為巴瓦妮、周派吉、辛蒂亞加布里、楊淑雯、阿斯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