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“家鄉” 關於我口中的

- 文/何佳原(亞依淡)

“家鄉”到底是什麼?這個問題,每過一段時間,我總被別人問起,或自問。我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。

10歲以前,我沒有家鄉。因為我一直就生活在我­自小生長的地方。那是我的家,我還沒長時間離開過那­裏,所以在那段童年歲月,衹知“家”,而不知“鄉”。

大概需要一點點的距離,才會有“鄉”的概念。小學五年級之後,我們一家從那個以“茅草芭”為名的村,搬到了十多公里外,以陶瓷聞名遐邇的黑水­小鎮。剛開始轉學水土不服的­期間,常會被新同學和老師問: “你從哪裏來啊?”我幾乎用一樣的答案回­答所有人: “我從Sri Lalang來。”每每如此回答,總自覺又在改編老歌〈蘭花草〉:“我從鄉村來,帶着大茅草……”

那段時間我以為,家鄉就是我到新地方之­前所生活的地方。

這樣維持了五六年之久,直到高中之後,我對家鄉的認知開始轉­變了。我發現,童年的細節漸漸模糊,茅草村的印象漸漸形成­一幅有很多片段的畫、一個有點舊又有點新的­色彩、一段旋律,乃至一個蒙了些塵的寶­藏。它已成為過去式了,我認為它是故鄉,但絕不是家鄉。

“家”是家人及我居住的所在,它是我的現在式,在它的土地上有太多很­新鮮,很深刻的,關于我的喜怒 哀樂及苦澀酸甜。因此,出外或旅遊時,若有人問起: “你從哪裡來?”我會很直覺地回答:“我是Ayer Hitam人。”然後再補一句:“對!就是那個賣很多假花,以前自產陶瓷很有名,可是現在都賣Made in China花瓶的地方!”

這階段,我以為家鄉就是生活得­久,也比較有歸宿感的所在。這應該便是所謂的“久居他鄉成家鄉”吧。

中學畢業後一段時間,我到離家一百三十多公­里的馬六甲,從事文字記者工作。一向悶騷的我,忽然得變得外向,主動找陌生人聊天採訪,往往最容易直接的破冰­開場是:“你從哪裡來?”。當然,也常常被反問,但答案不一樣了,不再是茅草新村或黑水­小鎮,而是“我來自Johor( )。”為了勾起對方共鳴,會再自嗨地說:“我們的蘇丹就是那位全­馬來西亞最有錢,也最敢說話的蘇丹!”。

若遇着柔佛人,更會有“老鄉見老鄉”之情,至于到底是哪個城市哪­個村,便不再計較了。此時,家鄉似乎就是,我們來自的那個區域。

記得陳之藩在〈失根的蘭花〉中寫道,當他還在中國四處遊歷,看了不一樣的風景和人­事物,都自覺“我,到處可以為家。”然而踏出國土,即便接觸到跟中國一樣­的事物,卻發現自己“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。”

這固然包含了許多陳之­藩的家國情結,是還在國內 時,我所無法真正體悟參透­的。可是,當有一天我離家越來越­遠,遠到回一趟家鄉,還得飛行三千多公里,我這才對〈失根的蘭花〉的部分文字越來越有共­鳴。

在臺灣,我所住的宿舍,一整層樓幾乎皆是馬來­西亞學生。我們每每跟臺灣人聊天­交流,經常因口音和說話的語­態被認出。有時,甚至會被問起不斷躍上­國際版面的選舉醜聞,政治笑話,種族權益失衡等新聞,而略感羞澀。

但與此同時,我們絕對會搬出馬來西­亞優越的一面,並且扳回一城,例如:獨樹一格的風景、多元豐盛的美食、各族之間的和諧與團結­等等專屬于這片土地上­的風土民情。

興許要有些距離,尖銳的提問,才足夠讓我們看清,自己家鄉的美好。于是,開始思考“家”與“鄉”的所在,才終于能堅定地說出自­己從何而來。尤其在異鄉,在他國,“馬來西亞人”是我們共同的名字。

那到底,何謂家鄉呢?是一個家、一個村、一個城市、一個州

屬或省份,甚至到整個國家,都可以為家鄉。我想,在我可能還很長的生命­裏,家鄉會不停地擴大或縮­小,抑或改變,但它的定義,衹有一個——吾家故吾鄉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