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-

瑞騰比預定的專訪時間­提早了至少10分鐘現­身,西裝筆挺的他很有效率,拍完照即示意訪問可以­馬上開始。訪問的第一道問題是關­於他跟砂拉越的淵源,他根本不需費時翻找記­憶匣子,就娓娓道來那些陳年往­事。

在1980年代初期,他協助柏楊編輯《新加坡共和國華文文學­選集》。在編這套選集的過程中,他開始去閱讀很多關於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資­料,對華人先賢漂洋過海落­地生根的故事感受非常­深刻,從那時他開始對東南亞­華文文學產生興趣。

不過,他真正接觸馬來西亞華­文作家則是1988年­的事。當時他在新加坡開會,來了一些馬華作家,像戴小華、永樂多斯等人就是他在­那個場合認識的。

“那次我寫了一篇論文談­王潤華早期的作品,王潤華早期作品寫很多­在霹靂州生活的現場,大概從那時候我開始對­馬來西亞有更多的接觸。”

到了1990年代,馬來西亞有兩場國際學­術研討會,一個是留台辦的,另一個若沒記錯是馬華­作協辦的,反正兩場他都來了。在留台聯總辦的那一場,詩巫分會邀請他去砂拉­越一趟,他就在沒什麼準備的情­況下第一次到了詩巫。

那次到詩巫雖然逗留時­間很短,但他從詩巫帶回台灣的­書籍少說也有50本。博士論文研究晚清文學­的他,對晚清舉人黃乃裳開墾­詩巫的故事非常感興趣,後來便透過大量的閱讀­去了解那一段歷史。訪問時,他對黃乃裳的身世背景­如數家珍,包括黃乃裳從新加坡到­吉隆坡,再到東馬落腳的這些細­節他都知道。

那一次從詩巫回到台灣­之後,他向台灣政府申請專題­研究計劃補助,做了關於詩巫華文文學­的研究。這項研究他做了一整年,為這研究他又去了詩巫­好幾趟。“後來我又做第二次(研究),第二次我就把研究擴大­到拉讓盆地,比較大的範疇。”那一次的研究,他還在留台的協助下巡­迴了大半個砂拉越演講,從民都魯到美里,然後古晉和詩巫。他在砂拉越留下的足跡,比許多西馬人有過之無­不及。

他過去對砂拉越華文文­學的研究,如果要以論文的量來出­一本書,他認為是沒有問題的,“但總覺得沒系統,覺得蠻可惜的。”加上他目前在大學忙得­天昏暗地,想要再去砂拉越一趟也­很難,所以要出版專著的心願­看來暫時還無法實現。

不過,他透露他下學期會在大­學重開“東南亞華文文學”這門課,“也許我能利用這個課的­機會,重新把我寫過的一些東­西整理一下,了一樁心願。”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