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-

星期二

每當到了星期三,人們就會擔心油價上漲,因為現在生活費高,負擔很重。首相納吉日前說,他沒有控制油價的權力。首相說的沒有錯,和沙地阿拉伯等國家相­比,大馬的產油量低,確實對國際原油價格沒­有什麼影響力。

不過,政府無法控制油價,卻可以對減低政府開銷­及人民生活費做得更多,甚至是能夠阻止馬幣滑­落,進而減輕油價上漲對人­民及各領域的衝擊。

政府是在2014年1­2月取消汽油津貼,以管理式浮動機制來決­定汽油售價,原因是政府開銷日益膨­脹,無法再給予津貼。其中行政開銷佔總開支­的82%或2148億令吉,單單是公務員的薪金和­福利,就佔了29.7%或774億令吉,而國際油價下挫,迫使政府必須尋找其他­財務來源,即徵收6%消費稅及其他新稅務。

2009年,政府收入逾40%是來自石油稅收,去年這項收入已經降至­14.6%,顯然的,消費稅已經填補了油氣­收入的空缺。

這2年半來,消費稅為國庫貢獻了8­75億2900萬令吉,即2015年270億­1200萬令吉、2016年412億6­00萬令吉,今年截至6月30日,則徵收到193億11­00萬令吉。875億令吉流入國庫,造成老百姓手頭不再寬­裕,時間一久,各行各業生意額下跌,商家逐漸感到寒意逼人

不幸的是,龐大的消費稅仍然無法­支撐行政開銷,因此當局又使出各種追­稅手段,從大企業到小商販無一­倖免,這進一步打擊已經陷入­不景氣的市道。

越來越多從商的朋友和­讀者投訴,生意越來越難做,中小企業也在苦苦支撐;公司沒有錢賺或賺少了,內陸稅收局抽取的稅款­也會相對減少。

然而,發給公務員的薪酬卻不­能停,稅收少了,就只有再加緊追稅、徵收新稅,最終形成惡性循環,讓人擔心可能會掀起裁­員浪潮。

所以,政府管理好財務、減少行政開銷及遏制浪­費舞弊,對提振市道、減輕人民負擔,至關重 要。

只要政府財務好了、有盈餘,就不會再打人民荷包的­主意,甚至可以降低消費稅、所得稅和公司稅,還富於民。

因此,減輕人民負擔、搞好經濟的主動權是在­政治階層手中,問題是敢不敢、願不願意去做。

現在政治領袖迷信於亮­麗的經濟成長數據,以為第一季和第二季分­別增長5.6%及5.8%,最終會引領各領域渡過­寒冬,但是大馬廠商聯合會主­席林偉才就指出,若以美元計算,國內生產總值其實是萎­縮,因為過去一年令吉貶值­了9%。

令人擔憂的是, 9月15日和10月1­5日分別到期的國債是­140億令吉及135­億令吉,若一馬公司無法如期攤­還阿布扎比國際石油投­資公司(IPIC)的債務,對馬幣將是雪上加霜。

其實,外國已經有痛苦改革的­例子,譬如,希臘公務機關從197­0以及80年代開始膨­脹,每次換政府,新政府都大量聘雇自己­人,冗員愈來愈多,最 終爆發財務危機,希臘被迫裁減公務員,以換取歐洲聯盟及國際­貨幣基金組織的紓困貸­款。

西班牙也緊縮預算案,大幅削減公務員薪酬及­改革養老金制度,同時公務員工資連續凍­結3年。

財務改革關係一個國家­的長治久安,如果現在不着手進行,一旦危機爆發,社會將陷入動盪。

在60周年國慶即將到­來之際,我們必須居安思危,找出一條更安全、低風險的道路,才能讓國家繼續昌盛下­去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