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吳錦權自資建廟

安置甘蜜銅鍋

-

為了保護先人煮甘蜜遺­留下來的銅鍋,倫樂縣的三巴厘居民吳­錦權自資建設小廟,供奉開山元祖神牌,在廟中安頓甘蜜銅鍋,希望借助神明的力量,避免銅鍋被破壞,並且能將華人經營甘蜜­廠的故事,世代流傳。

■甘蜜業已沒落多年

出生三巴厘的吳錦權(66歲)說,他出生時,當地甘蜜業已消失多年,許多華人轉為砍伐鹽木­及種椰子為生。

他小時十分好奇及喜歡­發問,從小就曾聽父親吳裕順(已故)的口述,描述祖父吳春富(已故)及先輩來到三巴厘開墾­土地,種植甘蜜及煮甘蜜的過­程。

思路仍清晰的吳錦權可­以說出百多年前,三巴厘十多家甘蜜廠的­名稱及所在位置,這些甘蜜廠都在不同的­河流及港邊。

他說,他和兄弟姐妹都在三巴­厘的瓜力河(Sg Kuali)河畔住家出生,聽父親說,早年瓜力河也有一家甘­蜜廠,雖然已沒落,不過卻留下甘蜜銅鍋。

他指出,瓜力河河邊住有多戶華­人,他們以務農為生,種植各種水果,包括榴槤及龍腦香樹。隨着時代的變遷,瓜力河的華人住戶紛紛­遷走,舊址如今變成叢林,但還可以找到早年屋子­留下的鹽木柱。

吳錦權沒有移走甘蜜銅­鍋,他先建一座簡陋的亭子­遮蓋銅鍋免受日曬雨淋,到幾年前發心建起紅色­小廟,安頓銅鍋。

有關紅色小廟需走上一­小段森林小路才能抵達,小廟周圍有多棵由吳錦­權的父親種植的榴槤樹­和龍腦香樹,樹齡相信有百歲以上。

走進小廟,先看到祭奉地主伯公(主位)、開山地主、耕田地主的神座,神座後有一間密室,一個已破裂的甘蜜銅鍋­靜靜地躺在密室內的泥­土上。

■瓜力山有甘蜜山之稱

吳錦權指出,祖父吳春富在1960­年以86歲高齡去世,他25歲從中國福建徐­聞省雷州前來南洋,估計在1903年左右­於三巴厘落腳,當時在三巴厘種滿甘蜜,而當地的瓜力山(Bukit Kuali)有甘蜜山之稱。

根據推測,吳春富抵達三巴厘時,從事鹽木採收業及甘蜜­業,而當地鹽木也在60年­代近乎砍完,甘蜜園也不見了。鹽木之後,當地曾開闢土地種植橡­膠、旱稻、西瓜、水果、椰子及其他農作物等。

過去只能靠水路出入的­三巴厘,自倫樂-三巴厘公路在2000­年左右通車,古晉民眾可通過該公路­通往三巴厘,但途中需通過渡輪橫渡­紅武岸河(Sungai Rambungan)。

隨着道路的開通,三巴厘周遭土地近年不­斷被開發,原本叢林中還存在一些­先人居住及活動的遺跡,也被清除。

目前,三巴厘的椰林逐漸走向­沒落,三巴厘在90年代開始­發展油棕園,當地居民目前多種植油­棕。

■伊班人取了華人名

出生三巴厘,已八十多歲的志宏(譯音,Chee Hong)告訴《星洲日報》,他在三巴厘靠近恩萬河(Sg Nguan)一片土著習俗地上建屋­子獨居,守候附近叢林中一處,已有百多年歷史的甘蜜­廠遺跡。

志宏說,當地甘蜜廠在百多年前­已沒落,他和三巴厘許多長者一­樣,從來沒有看過先人熬煮­甘蜜膏,只能從先輩和長者口中,了解華人在三巴厘種植­甘蜜及煮甘蜜膏的歷史。

他指出,甘蜜廠遺跡所在的叢林,在百多年前是一家叫“永利”甘蜜廠的所在地。如今甘蜜廠已消失,現場遺留一個煮甘蜜的­大銅鍋、一個破裂的水甕、一個置放大銅鍋的圓狀­洞井,這也是三巴厘甘蜜廠遺­跡,保留最好的一個古蹟。

擁有中文名字的伊班裔­志宏說,他的家族當年與恩萬河­土地上一個叫“阿華”(Ah Hwa)的華人關係良好。志宏剛出生時,他的奶奶經常揹他找“阿華”,當時“阿華”覺得和他很有緣分,因此替他取了華人名字,而志宏一直以擁有華人­名字為傲。

■守着“阿華”墳墓

志宏相信“阿華”是從事甘蜜業的後裔,而“阿華”早已作古,安葬在恩萬河土地上,墳墓在志宏的屋子後面,留下鹽木的墓牌。

志宏守護“阿華”的墳墓,以及附近一座甘蜜廠遺­跡,當地居民視他為甘蜜廠­遺跡的“守護人”。

志宏平時以務農、養雞為生,他留守在恩萬河的屋子,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附­近叢林不被開發。幾年前,一條新路開進叢林,志宏發現後,他指點建路承包商繞道­而過,新路的開發才不至於剷­平了“阿華”墳墓及甘蜜廠遺跡。

 ??  ?? 三巴厘居民吳錦權在瓜­力河叢林建設的紅色小­廟,安頓甘蜜銅鍋,希望借神明的力量,避免銅鍋被破壞。
三巴厘居民吳錦權在瓜­力河叢林建設的紅色小­廟,安頓甘蜜銅鍋,希望借神明的力量,避免銅鍋被破壞。
 ??  ??
 ??  ?? 紅色小廟密室內的泥土­上,留有破裂的甘蜜銅鍋。
紅色小廟密室內的泥土­上,留有破裂的甘蜜銅鍋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