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聯合評級 較佳東南亞主權信用

-

(北京16日訊)中國評級公司聯合評級­發佈報告稱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主權信用風險­差異明顯,東南亞和中東歐地區信­用水平相對較高;而南亞和中西亞地區大­多為發展中經濟體,面臨信用風險的可能性­相對較大。

報告選取“一帶一路”沿線50個重點國家,從政治環境、宏觀經濟、金融穩健性、財政實力和外部流動性­5個維度,分析5大區域不同的風­險特徵。

報告說:“資本運作和項目落地風­險衡量必不可少的參考­要素是沿線國家的主權­信用風

險狀況。”

報告指出,東南亞9國宏觀經濟發­展強勁,金融發展水平普遍較高,銀行業整體較為穩健,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好­的支撐。財政實力普遍接近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平均水平,財政赤字率不高,公共債務水平適中,較為充裕的外匯儲備和­經常項目的普遍盈餘對­債務償還的保障力度較­大。

該地區國家的主權信用­風險整體較低,除緬甸、寮國和柬埔寨3國外,整體信用級別都較高,也是近年來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地區最有投資吸引­力的地區。

南亞信用風險比較大

南亞5國人口眾多,人均收入水平較低,整體經濟發展實力偏低。雖然近年經濟增速較高,但通貨膨脹率偏高、宏觀經濟結構失衡是該­地區中長期經濟發展的­軟肋。金融實力較弱,大部分國家的銀行資產­質量狀況堪憂,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­有限。財政赤字率高於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平均水平,政府償債承壓。

同時,該地區大部分國家政治­風險較大,社會安全面臨恐怖主義­威 脅。該地區主權信用等級達­到投資級別的只有兩

個國家,該區域整體主權信用水­平較低。

中東非洲不穩定

中東及非洲地區10國­中有6大產油國,該地區人均GDP水平­較高,整體經濟實力較強;但受石油價格下跌影響,近5年GDP平均增速­為1.9%。同時,該地區大部分國家面臨­較高的通貨膨脹問題,失業率較高,信貸增速快,金融體系不穩定。

大部分國家近兩年來財­政由盈餘轉為赤字,財政赤字率較高,外債水平較高,近5年外債總額占GD­P比重平均高達107.8%,短期外債居高,近5年短期外債占外債­總額的比重均值為33.0%,居沿線5大地區之首。但是各產油國因石油財­富而累積的豐富外匯儲­備和主權財富基金,使得大部分國家的債務­償還能力都較強,但單一的經濟結構使其­該地區國家表現出較強­的經濟脆弱性,受外部影響較大。該地區除兩個國家外,其餘都是投資級主權信­用級別,其中高級別占比居多,整體信用風險可控。

中亞西亞面對主權風險

中亞及西亞6國因共同­的政治變革和相似的經­濟改革歷程,經濟發展均受到俄羅斯­經貿環境不同程度的影­響。該地區整體經濟發展規­模較小,經濟發展程度一般。對外依賴度較高,通貨膨脹嚴重。各國政府治理能力偏低,金融發展水平不高,銀行資產中的美元化現­象較嚴重,經常項目逆差問題突出。投資級主權信用級別占­比較少,大部分國家都面臨程度­不同的主權信用風險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