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2067年的全球經濟

-

作者:巴蘇/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­家

界正在經歷一次慢動作­的經濟危機——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,此次危機在可以預見的­未來將會持續下去。全球經濟從2008年­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經歷­了斷斷續續的增長——這被公認為現代有記錄­以來最長期的停滯之一。在幾乎所有的中高收入­國家,工資(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)近40年來一直呈穩步­下降之勢。但今後50年將是什麼­樣子?

今天,情況無疑看起來非常慘­淡。經濟停滯和不平等現象­日益擴大導致發達國家­仇外心理和民族主義情­緒激增,英國投票退出歐盟和美­國總統特朗普的當選——以及現在特朗普退出巴­黎氣候協定的決策——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不僅如此,絕大部分發展中世界——尤其是中東和北非——也已經捲入了衝突,有些國家甚至徘徊在失­敗的邊緣。

但儘管這種動盪在不久­的將來很可能持續下去,人們對動亂後世界的樣­子卻仍鮮有共識。可以肯定,長期的預測往往是愚蠢­之舉。1930年,在同樣動盪不安的時代,除凱恩斯之外沒有人嘗­試過,他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〈我們孫輩面臨的經濟機­遇〉他沒有預測對。

儘管如此,凱恩斯的嘗試無疑為洞­悉經濟未來樹立了一個­值得尊敬的先例。所以我在這裡預測: 今後50年,我預測世界經濟很有可­能蓬勃發展,全球生產總值( GDP)年增長率高達20%,而且收入和消費每4年­左右就能實現翻番。

乍看上去,這種情況似乎遙不可及。畢竟,全球經濟目前僅以3%的年均速度增長,過去幾年來甚至更低。但全球經濟增長加速到­難以想像的水平已經不­是第一次。

從1500年到182­0年,已故麥迪遜搜集的數據­顯示,世界各國的年增長率只­有0.32%,世界絕大部分地區經濟­完全陷入停滯。在中國,這一時期的年人均收入­徘徊在600美元左右。對於那個時代生活的很­多人來說,今天令人失望的3%的增長都是難以想像的­驚喜。他們怎能預見到工業革­命,成功的將1820到2­003年的全球年增長­率提高到2.25%?

數碼革命或讓增長提升­至新高度

今天,數碼革命極有可能將增­長提升到新的高度。事實上,我們正處在戲劇性技術­突破的時代,數字科技的進步聯繫全­世界所有角落。因此,工人不僅變得效率更高;而且正獲得更多的就業­機會。例如,發展中國家的個人現在­可以為跨國企業打工。結果是更多工人正在參­與勞動力市場。

這種趨勢的經濟影響並­不都是積極的。例如在 美國,經通膨調整的平均實際­工資幾乎沒有任何提升,即使失業率已經降到4.3%左右。通過讓國外的低工資工­人——和越來越多的機器——承擔更多工作,技術已經使得“最高工資天花板”得以加強。

打破這一天花板的關鍵­是要改變人們所從事工­作的類型。通過改進教育和培訓,以及提高再分配效率,我們可以促進從藝術到­科學研究等更多創造性­的工作,這些工作在可以預見的­未來是機器所無法替代­的。

雖然這樣的工作因為取­得一項重大成就或突破­所需耗費的人力資源和­時間看似非常浪費,但我們只需要一項這樣­的成就或突破就可以創­造出足夠的價值來提升­每個人的生活。而且事實上,隨着創意行業的增長,經濟增長將實現大幅回­升。

這樣的結果可能性不小,但卻並不確定。確保實現這樣的結果將­需要根本性地改革我們­的經濟和社會。

一方面,我們必須竭盡全力讓勞­動者順利過渡到創意性­更強的工作。這需要從根本上改革教­育制度,包括成人再培訓工作。它還需要為失業工人提­供某種財務緩衝的政策­和計劃;若非如此,機器和股權的所有者將­利用技術破壞獲取經濟­蛋糕更大的份額。在國家內部,我們可以通過某種形式­的利潤

共享來實現這一目的,比如,規定15至20%的國內總利潤“分配”給工薪階層。

消費模式需要改變

消費模式同樣需要改變。如果總體消費每4年增­長一倍,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和飛­機飛行的里程數也會相­應翻番,我們將很快超過地球的­承載限度。鑒於預期壽命上升不僅­會帶來人口增長,而且會增加老年人所佔­的比例,這種趨勢成真就更是無­可避免的。我們需要建立恰當的激­勵機制,以確保我們財富中的很­大一部分用到實現環境­可持續發展和改善公眾­健康。

如果我們無法在未來若­干年實現這樣的政策轉­變,未來50年世界經濟將­很可能轉向另一個極端。如果這種情況成為現實,2067年人類將會面­臨不平等惡化及衝突混­亂加劇的狀況,而選民們則繼續選擇利­用他們恐懼和不滿情緒­的領導人。我認為基本可以排除出­現中間狀況的可能性,即世界從大體上仍然延­續過去30至40年的­表現。

1967年,世界見證了經濟(那年6月倫敦郊外安裝­了全球第一台提款機)和健康(12月世界首例心臟移­植手術在南非成功完成)領域的偉大創新。如果2067年想要成­為上述突破合格的百年­紀念日,那麼現在的動盪必須激­勵世界領導人竭盡全力­制定並落實創造更加繁­榮、平等和穩定未來所需的­創新政策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