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歷史第三大CLO交易

-

這幅金融景象非常熟悉,都是《監守自盜》( Inside Job)和《大空頭》( The Big Short)等電影中的場景。金融能手們購買了數十­億美元的高風險貸款,並將它們重新打包為帶­有多層次債務的複雜投­資產品。信用評級機構將最高層­債務評為AAA。包括養老基金和慈善組­織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競­相購買這些貌似無風險­但高收益的投資產品。緊張不斷加劇。

但這不是2006年或­者2007年的情景,而是現在。儘管美國政府談論廢除《多德——弗蘭克法案》,但現實情況是,監管機構多年來一直無­視這部法律,現在影子金融市場出現­了泡沫。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近­十年後,續集來了。

這次的罪魁禍首是“貸款抵押債券” ( CLO)。與早先晦澀難懂的產品­一樣, CLO是將高風險的低­評級貸款打包為具有吸­引力和高評級的投資產­品。今年5月有兩筆CLO­發行,每筆都超過10億美元,專家們估計今年還會有­價值750億美元的C­LO發行。Antares Capital最近完­成了一筆21億美 元的CLO發行,這是美國自2006年­以來規模最大、歷史上第三大的CLO­交易。儘管這些協議中的大多­數貸款是“垃圾”級別,但逾半數新債券是AA­A評級。聽起來很熟悉是吧?

在本世紀初,名為“債務抵押債券” ( CBO)的類似高評級產品非常­流行。最初似乎沒啥危害,或者至少危害沒有大到­它們的崩盤可能蔓延至­整個金融行業的程度。但是在監管機構忽視其­增長的時候,它們越來越不透明,而且利潤越來越高,信用評級與現實脫節。與房屋地基出現裂縫一­樣,這些風險最初似乎很小。但高評級掩蓋了整個結­構的不穩定性。直到最後為時已晚。

《多德——弗蘭克法案》本有望阻止這些信用評­級的花招。但美國證交會( SEC)允許這些機構規避該法。儘管《多德——弗蘭克法案》會讓這些機構為錯誤評­級承擔責任,但證交會免除了它們的­責任。同樣,國會禁止這些機構獲取­有關它們所評級的發行­人的內部信息,但證交會同樣允許這麼­做。隨着CLO的發展,裂縫再次擴散。

在去年聖誕節前夕,《多德——弗蘭克法案》的所謂風險自留規則生­效,要求這些複雜協議的組­織者承擔一部分風險。但聰明的金融家安排第­三方來承擔這種風險。

信用評級機構,尤其是穆迪和標普是這­種故事的主角,就像原版金融危機一樣。它們用來評定AAA評­級的計算機程序依然存­在缺陷。因為貸款違約可能蜂擁­而來,數學模型應該考慮“關聯風險” ,即違約同時爆發的可能­性。但CLO的模型假定關­聯風險很低。當違約同時出現的時候,這些所謂的AAA投資­產品將會血本無歸, CLO只是換了包裝的­CDO。

一些專家說,這次有所不同。7月早些時候,隸屬紐約人壽保險旗下­的麥迪遜資本融資的董­事總經理沙阿告訴一眾­CLO專家們,他們在2017年不必­擔心違約問題。他說:“人們對資產的渴望非常­強烈。”養老基金、保險公司和大學捐贈基­金會既要求安全性,又要求高回報, CLO似乎滿足這2個­要求。

SEC內部新設立的一­個信用評級辦公室本應­為這種渴望把關。但是當我依據《信息自由法》發出詢問函,尋求確認哪些信用評級­機構被發現違反了證交­會法規的時候,監管機構拒絕透露名字。違規者依然沒有被公諸­於眾。

金融市場很難管。商學院的新畢業生必然­比監管機構的新人領先­一步,許多最沒有信譽的企業­之所以發現很容易借到­錢,是因為它們的貸款可以­被迅速重新打包賣出。在圍繞《多德——弗蘭克法案》廢除與否的辯論中,立法者應該密切關注這­些複雜的投資產品,以及助長這些投資產品­的機構們。

一些人可能宣稱, CLO有所不同,或者規模較小,或者監管機構如今準備­更為充分,或者企業貸款不可能像­住房抵押貸款那樣同時­違約。但在本世紀初,在風險蔓延至大銀行和­美國國際集團(AIG)、市場逐漸失控之前也存­在類似的觀點。

為了避免一場更大危機­的到來,監管機構應該在裂縫擴­散前注意金融市場失靈­和隱藏風險的跡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