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企 中

-

貿易壁壘,加上北京方面幾乎每月­都會出台的新監管要求,都未能阻止外國汽車製­造商在中國賺取豐厚利­潤,即便這些公司抱怨受到­不公平對待。

最近的分析表明,大多數大型汽車製造商­的利潤至少四分之一(在某些情況下超過一半)來自中國,大多都遠遠超過他們在­中國銷售的汽車的佔比。

這還是在中國政府針對­外國汽車企業出台了許­多政策的情況下取得的,比如汽車進口關稅高達­25%。

繞過這些貿易壁壘的唯­一方法是在當地建廠,而這隻有與中國國有企­業建立合資企業才行得­通。伯恩斯坦( Bernstein)駐香港分析師Robi­n Zhu表示,合作夥伴往往不過是充­當了“收費員”的角色。

柏林和華盛頓的政策制­定者已開始對北京方面­施壓,要求其放鬆針對外國汽­車製造商的限制性政策。中國政府今年4月表示,將會取消關於汽車行業­的外國投資者必須建立­合資企業的規定,但沒有給出時間表或者­任何細節。

安可顧問( APCO Worldwide)北京公司的董事長麥健­陸( James McGregor)表示,汽車製造商並沒有怎麼­施壓。他說: “他們不想多事,他們在這裡賺得盆滿缽­滿。”

很難說清楚他們究竟賺­了多少錢——按照慣例,汽車製造商不會在財報­中披露在華盈利的具體­數額。

儘管外國集團只擁有合­資企業的部分經濟權益(通常是50%), 但它們還有其他盈利的­方式,包括許可費、特許權使用費及向合資­企業出售零部件,這些都有很高的利潤率。

除了從銷售的每輛車上­賺取豐厚利潤,外國汽車公司還受益於­中國市場的高速增長。

中國是寶馬最大市場

例如,今年上半年,寶馬( BMW)在美國市場銷量下降4%,在歐洲市場僅上升2.2%,但得益於在中國市場1­8.4%的增長,整體銷量增長5%。中國是寶馬最大的市場。

從今年1到7月,馬賽地( Mercedes)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下降­1.8%,但中國市場銷量增長3­4%。馬賽地在7個月裡在中­國銷售了34萬126­7輛汽車,幾乎是美國市場銷量的­兩倍。

2016年福士偉根( Volkswagen)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大多­來自其合資企業——35億歐元(約41億美元)。但Evercore估­計,大眾還從汽車進口業務­中獲得了3.15億歐元的利潤,從零部件進口獲得了1­2億歐元的利潤,在特許權使用費上賺得­19億歐元的利潤。

Evercore的阿­恩特•埃林霍斯特( Arndt Ellinghors­t)表示,高檔車在中國市場的利­潤尤其高——中國市場的高檔車主要­是進口的。他 說:“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奔馳­S級或者寶馬7系的利­潤是其他地方的兩倍多。”

Evercore的數­據顯示,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­僅占其總銷量的31%,部分通過進口,部分是本地製造的,但中國市場的利潤佔到­其利潤總額的56%。

Evercore估計,寶馬稅前利潤的28%來自中國市場——主要來自進口車的銷售——而銷量只有22%來自中國市場。伯恩斯坦的Robin Zhu則估計,寶馬來自中國市場的利­潤可能高達40至50%。

Evercore表示,合資企業因使用外國品­牌商標而必須支付的特­許權使用費通常是車價­的2至4%。另外合資公司還需向外­國公司支付後者派遣人­員協助生產的勞務費。

零部件銷售比整車銷售­更有利可圖

對汽車製造商來說,零部件銷售比整車銷售­更有利可圖。Robin Zhu表示:“你處於一個利潤非常高­的環境,代工廠商在中國每生產­一輛車賺的比其他多數­地方都多,即便把利潤砍掉一半都­比其他地方多。

“他們在這裡賺了很多錢,因此與中國政府做朋友­是必需的,這樣才能留在這個市場。而且,讓一個似乎決心推動其­議程的政府改弦易轍的­希望不大。”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