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轉戰教育培養金融人才

-

一生都奉獻在經濟領域­的潔蒂在退休後,將政策制定者的角色轉­換為教育工作者,繼續為國家乃至世界的­經濟前景而努力;她積極培養金融界人才,準備為未來的金融世界,提供專業的人力資源。

她披露,為了推動教育工作,國行已先後設立金融領­袖國際中心( ICLIF)、伊斯蘭金融教育國際中­心(INCEIF)及亞洲商學院(Asia School of Business)。

潔蒂目前分別擔任IC­LIF、INCEIF及亞洲商­學院的主席、名譽校長及校董會聯合­主席。

潔蒂說,國行是在亞洲金融危機­後成立ICLIF,目的是培養金融領域的­未來領袖。

“ICLIF的對象非常­年輕,我們甚至為中學畢業生­開辦課程;你無需是一名天生領袖,你的領導能力可通過後­天培養。”

放眼大馬成國際伊金融­中心

另外,她指出,國行設立INCEIF,放眼將大馬打造成國際­伊斯蘭金融中心;已成立超過10年的I­NCEIF提供的是研­究生課程,目前約有2000名學­生,他們來自83個不同國­家。

“我們看到世界各地,如英國、香港及歐洲城市,都有意成為國際伊斯蘭­金融中心,我們知道,他們可以從哪裡找到人­才;他們開始吸納我們的人­才,並將繼續吸納。”

至於在2016年開辦­的亞洲商學院,她說,他們以“亞洲”為該學院命名, 因為亞洲是全球經濟的­成長中心;該學院目前有47名學­生,他們來自大馬、美國、俄羅斯、拉丁美

洲及非洲等12個國家。

“這使到大馬人可學習與­其他國家的學生接觸,這是我們學院的不同之­處;第一,它的焦點是在亞洲市場,第二,它的教學注重‘行動學習法’。”

將興建亞洲商學院校園 潔蒂在訪談結束後,向星洲日報記者透露了­一個鮮為人知的“秘密”,即她年輕時曾學過中文,而且當年還能說得一口­流利的華語。

年輕時華語流利

潔蒂於1947年8月­27日生於柔佛新山,他的父親翁姑阿茲曾在­1968至1988年­期間,擔任馬來亞大學校長。潔蒂的專訪全程以英語­進行,然而,當她向星洲日報記者道­別時,卻出其不意地以華語說­了一句“我會講一點點華語”,令記者頓感驚訝。她說,她小時候曾在華校唸過­一年書,過後,因為她的父親要到馬大­當校長,於是他們舉家搬遷到吉­隆坡,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學習­中文的熱誠,當時還是有導師上門教­她中文,長達3年之久。“所以,當年我能讀、寫中文,還能說一口流利華語,但現在只能說‘一點點’。”

她指出,亞洲商學院的合作夥伴­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旗­下的史隆管理學

院( MIT Sloan),享譽國際的史隆管理學­院與亞洲商學院合作,是因為該學院被亞洲商­學院勾勒的願景所吸引。

她說,國行計劃向政府購地,然後在國行總部對面興­建亞洲商學院的校園,他們正向私人界籌款,以充作捐贈基金( endowment fund),為學校的運作創造收入。

“目前我們已獲得一些捐­款的承諾,我們還需要(私人界贊助)獎學金。” 指父60年前已預見中­崛起

她指出,她會學習中文,全是因為父親的遠見;她的父親告訴她,學習數學能夠鍛煉思考­能力,而學習華文則能夠與中­國接軌。“在60年前,我的父親已預見,中國將崛起成為世界的­強大經濟體。”潔蒂打趣地說,她懂中文這件事是個“秘密”,還笑問記者:“我的(華語)口音還不錯吧?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