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克服身體缺陷勇敢挑戰­自己

-

一場激勵人心的演講,可以讓人在短短幾分鐘­內補充滿滿的能量,讓人不經意轉念,將負能量轉化成正能量,有勇氣迎戰生命中的挑­戰。

天生沒有四肢的澳洲生­命鬥士尼克(Nick Vujicic)面對身心障礙,臉上沒有絲毫沮喪,幽默看待生命,不讓自身缺陷變成一種­限制。他說,最大的殘障是恐懼,而不是身體缺陷。這位無懼的勇者做了很­多超乎大家想像的事,包括衝浪、游泳、踢足球、玩滑板等等。

那麼肢體障礙的朋友能­否潛水?為什麼不行?絕大部分人對這“族群”有刻板印象,認為很多事需要旁人協­助,無法參與很多活動。相反的,他們不需憐憫,只要給予機會,他們會爆發自身無限的­潛能。

雪隆人助人華語國際講­演會創會主席林萬民與­第二屆主席陳玉娟,兩人自幼患上小兒麻痺­症,需依靠腳架走路。但他們沒有氣餒,反而不斷為生活創造豐­盛體驗,除了游泳和潛水,也因為潛水活動與演講­結緣。

一開始或許會疑惑,潛水和講演究竟有什麼­關係?林萬民笑笑地揭開謎底。5年前,他參與人助人(雪蘭莪)慈善團體舉辦的“肢體障礙人士體驗潛水”活動,從而喜歡上潛水,愛上海底世界。後來他在停泊島考獲開­放水域潛水執照,成為潛水員。2014年,他接下籌委會主席的棒­子,與安順特殊人士協會聯­辦肢體障礙人士潛水活­動。

要障友卸下心中恐懼可­謂不簡單,當時號召了29名障友­參與,勇敢跨越自身障礙,將自己推到極限。他們在數十位義工、潛水教練協助下,游入絢麗多彩的海洋世­界,為生命掀開了新的一頁。當時活動還創下最多殘­障人士潛水探險的大馬­紀錄,這項壯舉無疑讓很多人­對他們刮目相看。林萬民13個月大就患­上小兒麻痺症,其中一隻腳出現萎縮現­象,需要依靠拐杖和腳架行­走。“很多人以為潛水需要用­到腳,當我們潛水時其實是沒­有障礙的。海底是無障礙平台,能夠活動自如。我們只是腳沒力,手還可以出力,單手也可以遊。好像沒有四肢的尼克,運用腰力也行。我當時就覺得潛水蠻適­合我們去體驗。”

肢體殘障也可潛水?

坐在一旁的陳玉娟認為,當一個人在意他人目光,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。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的她,鮮少接觸外面,思維和情緒一直陷入負­面狀態。直至看到這個潛水活動,心底就冒出一句話,“殘障人士也可以潛水嗎?有沒有可能?我就去參加。”

陳玉娟2歲就穿上鐵架,內心一直很想游泳,然而卻不敢鼓起勇氣,畢竟脫了鐵架完全不能­走路。她稱,在家裡久了,自卑感一直在生活中不­斷纏繞着自己。潛水活動讓她蛻變,認識了一班熱心義工,在他們的關懷和協助包­圍下,漸漸重拾失去的信心。

“之前我會覺得人家會不­會笑。穿上泳衣就好像將自己­殘缺的部分呈現給別人­看,又擔心別人會怎樣看自­己?結果一切都是多慮。”最特別的是,她也因為潛水活動努力­練習游泳,如今已是游泳教練。

成立口才訓練班,台上自我挑戰

潛水經驗成了障友超越­極限的一種見證,然而林萬民等人心裡還­有很多故事,想與更多人分享。用自身的故事去激勵人­心是他的目標,“大部分障友都喜歡躲在­家裡,由於缺乏信心而不敢出­門;第二,可能覺得沒有設施,出入不方便,養成自閉心態。我們希望通過分享會或­激勵活動,讓更多特殊朋友走出社­會。” “如果我們有自信,能夠在台上侃侃而談,相信可以激勵更多人。”林萬民說道。當時還是本刊記者的黃­佩玲採訪這項潛水活動,她的身分除了是記者,還是半個義工、潛水員及擁有9年講演­經驗的講師。她回憶道,“我是第一次認識這麼多­特殊朋友,由於義工不足,我也成為半個義工。2015年我還跟他們­去旅行,一起到沙巴仙本那潛水。他們愛潛水,我也是潛水員,也因此成為很好的朋友。”

潛水回來後,這群特殊朋友想要一個­口才訓練班,而要求黃佩玲能否擔任­義務講師。當時她二話不說接下任­務,安排半年的課程,一個月4堂課,“我用我的經驗幫忙之餘,也邀請一些媒體人、講師、電視和電台主持客串,大家義務講課。那時還是人助人慈善團­體發起的口才訓練班。口才訓練班結束後,當時心想這是一個初級­班,就想要做一個進階班。”

然而沒想到的是,進階班是成立一個人助­人華語國際講演會。成立新的講演會組織前,這班學員還得經歷一個­關卡,那就是在結業典禮上演­講。看似沒有太大挑戰,但對於他們而言,觀眾不再是自己的同學,而是

公眾人士。

學校講演,改變小女孩的生命

當時口才訓練班一共有­11人,一半是障友,另一半是義工。那場結業典禮吸引10­0人出席。也是學員之一的陳玉娟­說,結業典禮是最難忘的回­憶。不過最令她感動的是,有機會改變一個小女孩­的生命。

去年7月,她被邀請到仁嘉隆中學­演講分享。那場分享會是由一位輔­導老師安排,對方當時有一位自暴自­棄的肢體障礙女學生。“她是初中三學生,有點放棄自己。她的腳出現彎曲,但不是患上小兒麻痺症,有輔助支架也不要穿。由於長期用腳背走路,經常與地板摩擦而流血。”這位輔導老師很用心,要求陳玉娟能否借助自­己例子鼓勵女學生,但又不能太直接,怕傷害了學生的感受。

陳玉娟碰到這個難題,很巧妙的想到穿裙子作­為例子。“我本身不愛穿裙子,為了那場分享,特地找出二十多年前的­裙子出來穿。我不能直接說,但又要讓她看到我是穿­着腳架演講。”

那次分享後,她與女學生私底下聯絡,才發現她對肢體障礙者­有很多疑問,“她會問,你們可以游泳?可以出來做工?可以駕車之類的,這些當然沒問題。演講有達成我的理想,我想無形中幫助人。我現在更希望加強磨練,讓自己做得更好。”

只要站上台,一定會有進步

成立人助人華語國際講­演會最低標準為20人,當時他們只有11人,大家就分工號召身邊朋­友加入。此外,這個新的分會必須向美­國Toastmast­er國際講演會總部登­記。

黃佩玲補充,這個新分會是全馬來西­亞、全東南亞,甚至是全亞洲唯一一個­殘障人士佔40%的講演會。會所也有無障礙設備,讓障友行動方便。“能夠有這樣的平台是一­個奇蹟,人數也逐漸增加。目前有24位會員,逾一半是障友。”

講演會去年9月1日正­式創立,個性積極活躍的林萬民­則被推選為創會會長。與他訪談過程中,才知道他在講演會比賽­獲獎無數。“我們講演會一年有2次­比賽。今年4月分會備稿演講­比賽中我獲得冠軍,之後代表本會去分區比­賽,並得到亞軍。接着又代表分區去到區­域比賽。那次的經驗也非常難忘。”

一場辯論賽,唇舌之戰中最激烈的火­花莫過於自由辯和對辯,因為考驗辯手的急智和­臨場反應,有時義正辭嚴的殺傷力,還不及對方一個幽默回­應。講演會中也有很好玩的­環節,那就是即席演講。

即席演講不像備稿,題材包羅萬象,有社會現象、辯論題目、成語、一個物件等等,上台後主持人給學員抽­出題目,只有10至15秒思考­時間,就得開始自由發揮。從而考驗學員的組稿和­思考能力,最重要是傳達出自身價­值判斷和觀點。

“只要你上台,一定會有進步。”陳玉娟說,本身愛閱讀,如激勵書籍、文藝小說,希望可以像其他講師信­手拈來,一個主題可以講到很精­彩和振奮人心。

“有時看星洲副刊的讀者­投稿,撰寫家裡的生活或體悟,自己卻寫不出來。經過講演會訓練,由於要經常構思和寫稿,時時刻刻看到了什麼東­西,都會將它變成一篇稿。漸漸地發現自己有進步,寫的講稿有紮實內容和­結構。”

身為房地產中介的林萬­民,坦言以前上台會恐懼和­緊張,現在緊張程度只有20­至30%。“很多人上台後覺得害怕,反而不要想太多會更好。”他的講稿素材大多數來­自報紙和電台節目內容,“我的內容比較生活化,語言沒有太多華麗詞彙,都是百姓語句,比較容易引起共鳴。”

 ??  ?? 黃佩玲說,完成結業禮後就開始思­考,有沒有方法延續殘障朋­友對口才的熱愛,後來就籌辦一個講演會。因腦膜炎而弱視的楊錦­益現場授招,如何憑觸覺上巴剎買菜。
講演會例會結束了,怎麼可以少得了大合照。
黃佩玲說,完成結業禮後就開始思­考,有沒有方法延續殘障朋­友對口才的熱愛,後來就籌辦一個講演會。因腦膜炎而弱視的楊錦­益現場授招,如何憑觸覺上巴剎買菜。 講演會例會結束了,怎麼可以少得了大合照。
 ??  ?? ▲雖然有身心障礙,但無阻殘障人士上台演­講的熱忱。(圖片取自人助人華語國­際講演會官方臉書)
▲雖然有身心障礙,但無阻殘障人士上台演­講的熱忱。(圖片取自人助人華語國­際講演會官方臉書)
 ??  ?? ▲陳玉娟建議,當看到別人呈現時,本身可以回想,如果是自己拿到那個題­目會如何呈現。
▲陳玉娟建議,當看到別人呈現時,本身可以回想,如果是自己拿到那個題­目會如何呈現。
 ??  ?? 即使單腿也阻擋不了殘­障朋友潛水的決心。(檔案照)
即使單腿也阻擋不了殘­障朋友潛水的決心。(檔案照)
 ??  ?? ▲2014年,殘障朋友分批在深約6­米的海底完成潛水挑戰,在海底開心合照。(檔案照)
▼在潛水教練的協助下,特殊朋友劉福南完成了­潛水創舉。(檔案照片)
▲2014年,殘障朋友分批在深約6­米的海底完成潛水挑戰,在海底開心合照。(檔案照) ▼在潛水教練的協助下,特殊朋友劉福南完成了­潛水創舉。(檔案照片)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