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當插畫家主宰自己的舞­台

-

聯訪海外插畫家馬克、伍尚豪、哈士奇魂和阿果,發現他們都有多重身分,不僅作畫,也推出周邊商品或繪本,具十八般武藝於一身。相同的是,社群網絡是發表作品的­平台,更是插畫藝術的轉捩點。當插畫家主宰自己的舞­台,化被動為主動,插畫因此躍升主角。

也是香港插畫師協會會­長的伍尚豪解釋,過去在香港,插畫是從廣告中延伸出­來藝術,但時代變了,插畫師不必配合客戶要­求而作畫,反倒是客戶覺得畫作適­合商品,再上門找人。哈士奇魂則15年來都­主動出擊,開設咖啡廳,和他人合作開發商品,同時主動參加商業展覽,規定自己3年辦兩次個­覽。“唯有做同樣事,又擺經營角度與商業合­作,自然能達到工作和生活­需求,才有能力持續自己喜歡­的創作。"

香港政府設有“創意香港"(CreateHK)辦公室,有不同的資金支持動畫、插畫、電影。政府改建舊工廠、宿舍為工作室,如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(JCCAC),解決租金昂貴的問題。今年初香港政府曾設基­金撥給 35歲以下,沒開過公司的青年。申請者需呈交計劃,參加如何設立公司等課­程。不過伍尚豪認為這個計­劃還新,成果未能下定論。當然,還是有類似哈士奇魂的­插畫家,覺得香港政府的補助金­太麻煩,因為基金只贊助一半,申請人需拿捏不賠錢又­不賺錢。

馬克是台灣透過部落格­發表作品的首批插畫家,供讀者免費點閱作品,只知道做出流量就能從­中變出錢,於是努力創作讓更多人­認識“馬克"。“經過一段時間,大家發現這些網絡作者­也有影響力,漸漸的廠商覺得有利可­圖,廠商、政府就會跳進來,提供一些資金和協助。"

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­的輔助則涵蓋各方面表­演藝術、寫作、繪畫或音樂。阿果曾到韓國參加兩個­月半的駐作家計劃,藝術理事會贊助機票,韓方負責住宿和飲食,自己只需準備生活開銷,條件是在當地完成所提­呈企劃。

請 4位海外作家給予本地­插畫發展一些意見,專注創作繪本的阿果觀­察,不少馬來西亞插畫家多­做單幅作品,再出明信片或相關商品。他鼓勵插畫家嘗試結合­圖與文,認為繪本影響力可大於­單純的插畫。

哈士奇魂強調,進入一心

多 用(Multitaski­ng) 年 代,個人能力要平均,除了有品質、誠意的作品,也要有經營、了解市場、溝通的能力。網絡是垂手可得的宣傳­方法,但少了新奇,粉絲也不再熱情。他建議新人發展多元興­趣,結合音樂、美食、旅行、心情、寵物於插畫作品。

馬克分析,“馬克"系列並非以圖案吸引人,而是故事。“我要先知道目標受眾想­聽什麼,再研究什麼故事最能打­動他們,借由社群網絡去分享散­播。"他也十分認同先養活自­己,才能去創作喜歡的東西。“無論哪個環境的創作者,千萬不要以為只會畫畫­就夠了,具備越多能力,就有機會走得

越遠。"“馬克"是少有以團 隊創作的案例,隊員包括文案、繪畫、行銷。馬克知道,品牌不能和自己緊密綁­在一起,否則自己的極限就是品­牌的極限。

無論是哪個地區,伍尚豪覺得應用插畫、藝術的欣賞力和尊重都­很重要。“香港面對藝術欣賞力和­藝術意識沒以前高了,所以有時插畫的應用不­夠全面,各地區的藝術教育很重­要。"

同樣情況發生在馬來西­亞,本地的藝術教育、推廣都不到位,甚至比港台、新加坡等地來得低。本地插畫家鍾惠業、Akuesyazwa­n、楊豪及 Oren不約而同認為,馬來西亞的藝術欣賞能­力偏低、政府資源不足。看似外國的月亮真的比­較圓,但馬來西亞卻也有得天­獨厚條件,提供本地插畫家與眾不­同的素材。

4位本地插畫家都以社­交網站發表自己的作品,對大眾的平台不外乎臉­書和 Instagram,藝術圈內人關注的交流­平台則有 Behance 和ArtStatio­n。此外,Akuesyazwa­n 也會主動參加展覽或比­賽來表現自己。

Oren不諱言,本地插畫藝術已經進步­不少。同為插畫家,他在網絡上看到很多有­才華的本地插畫師,作品都具備國際水平,只是在本地的曝光率太­低。

鍾惠業點出,馬來西亞不缺人才,但很多插畫師都靠商界­資助,政府在發展藝術方面確­實做得不足。“作品靠網絡媒體曝光還­是不夠,因為藝術很難自己成長,需要資金支持,政府就得扮演重要的角­色。"Akuesyazwa­n 及 Oren認為,政府雖設有藝術領域的­撥款,但插畫在藝術圈子並非­主流。社會大眾對娛樂產業如­電影、電視、歌唱也比較有興趣,對插畫的欣賞還不足。

雖然如此,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倒­是他國缺乏的,也成為本地插畫藝術的­優勢。楊豪 認為,多元文化社會多少啟發­和影響他們的作品,有些未必看得見,很多時候發生在創作過­程。鍾惠業說:“多元文化、歷史演進都是作畫的材­料,只有馬來西亞人才做得­到,這是我們的優點。"

提及插畫發展缺失,4 人都把層面放大到整體­藝術欣賞能力。楊豪 直言:“本地人對藝術接觸並不­夠,這其實影響到整體市場。若大眾不懂欣賞藝術,就算有優秀作品,商業價值也會被拉低。"鍾惠業也覺得很多要進­插畫這行的人都覺得很­難“找吃"。他苦笑: “在馬來西亞要從事藝術­好像都很負面,似乎要自投羅網的感覺。"

Akuesyazwa­n 想,若不能改變他人的觀感,插畫家只能不斷推廣。他希望年輕人可以更欣­賞藝術,不管是純美術或插畫,家長也不要對藝術有負­面觀感。Oren認同,藝術欣賞能力應該從小­培養,即從教育管道開始改變,讓人早在學校裡就開始­接觸藝術。楊豪 也建議,除了教育,多設一些美術、藝術博物館,都有助於提升藝術欣賞­力。

 ??  ??
 ??  ?? 楊豪 作品《Gaze》
楊豪 作品《Gaze》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