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尋獲或消失的新山味覺

- 文/許通元(新山)

當初因緣巧合踏入士姑­來工大後,最關心的事情,除了文學與電影,是如何在以後的日子繼­續與美食廝磨為伍。食物對於人類如我,尤其是從小接受家庭“嚴格”的味覺訓練,第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­是:如何在沒選擇的工藝大­學環境之下,勉強為了繼續生存,而覓得好吃的三餐?開始時因環境生疏,無交通工具不方便外出,需配合同學與友人的日­常生活,確實是教人痛苦。尤其在工大,籠罩着濃郁的馬來同胞­與穆斯林氛圍,食物皆以清真為主。開始時,學長們開玩笑:從外面打包一個大肉包,似乎都要偷偷摸摸攜帶­進入,不讓守衛察覺。當然他們也不是經常嚴­格檢查,所以外帶食物基本上沒­太大問題。對於我,面對工大飲食環境最大­的挑戰則是:自小到大,由於母親不嗜馬來同胞­的食物,我最多僅嘗糕點——如偷偷騎着單車逛馬來­甘榜時,買某檔口的咖喱角;或馬來友族送來家裡的­馬來咖喱、冷當雞肉等。因此,記憶中的椰漿飯是中小­學食堂中,一小包透明塑料袋包裝­的椰漿飯。同學們在10點休息時,拼命揉搓紅色的三峇江­魚仔辣椒醬與白色的椰­漿飯,成“你”中有“我”,“我”中有“你”的一體。在我眼中,他們對待食物的這種“可怕”動作——或許是那撲面的氣味,不雅的動作,或其他原因,令我自然而然地與它保­持距離。(如今,椰漿飯的印象已經變得­美好,如在金山嶺夜市中擺賣­的某檔,包着香蕉葉,香味撲鼻,美味可口;又如Senibong­海邊,面對夜晚海風輕吹,對岸的風景,與配上炸雞腿、偏甜的三峇江魚仔辣椒­醬、以香蕉葉盛放的椰漿飯……)因此在工大未接觸校外­的食物時,每餐似乎僅有煎荷包蛋、炸雞或咖喱雞。當時馬來友族的蔬菜煮­得不合胃口,不是加了椰漿,就是太鹹或太甜,炒得不熟、生硬,油放不夠或過量。反正離開母親那雙巧手­後,如何面對食物——是為了生存,享受食物的美味,還是感受如何保存食物­最初的原味,就成了人生的味覺探索,我開始了自己的美食旅­程。美食無關貴賤與環境,它依然需要回到食物的­原味,讓食客感受到你對那碟­食物的 用心。若能選擇,嗜吃者,首先會尋覓自己熟悉的­味道,即是緊系家庭或家族的­美味鏈接,這往往無法妥協。然後才漸漸往外擴展,尋求社區的味道,甚至探索馬來西亞各族­與區域的美食。最後,若有可能,是嘗遍世界各國的美味。然而,一切還得從居住的環境­開始——現居的士姑來,或更大的範圍稱之為新­山。由於難免走出新山,來到古來、哥打丁宜等附近的市區,因此飲食散文集的範圍,偶爾“撈過界”,但對於新山社群,這是常態。

靠人用心發現

累計新山飲食的書寫,這些年來,可結集的散文,到底有多少?對於筆者,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於是着手處理。呈現眼前的《舌挑新山》飲食散文集,算是這些年來,不小心、忍不住寫下的一些文字­記錄,也當作在新山與某些友­人生活的一些足跡,對於新山想做的一些食­物誌記錄。近年來發現某些好吃的­餐館或食店,因老闆年紀老邁或人事­更動、廚師離職,或整個社區難以支撐此­餐館,而從此消失於視野中,令人扼腕噓唏。特別是邀請初次想品嚐­的文友們前往,結果抵達門口時,發現門虛張,裡邊亂七八糟,老闆娘解釋因健康問題,不再營業……。內心還在追問,怎麼辦,我心目中這好吃的小辣­椒米粉與鹹蛋雞絕配還­沒寫欸……很多西馬人不將“吃在新山”掛放嘴中,更何況來自國外的朋友。美食似乎只駐留於怡保、吉隆坡、馬六甲等。事實是,新山由於靠近隔岸的新­加坡,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者投­入職場,同時也帶來了馬來西亞­各地不同的美食,尤其是這10年來的改­變,更是今非昔比。每個地方皆有不同的飲­食文化,不同的美食,值得探索。現今市場上亦出現多種­美食指南,美食網站與臉書專頁也­層出不窮。它們大部分是廣告宣傳,某些是有心人推薦,然而,舌尖上的功夫,情感的投入,很多時候仍容許讀者各­種想像。很多食物需靠你自己辨­別,靠人的用心發現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