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Z Messenger

杭州,在文化与情怀中提升现­代气质

- 图文/ 本报记者 王浩

我们总是说,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这里的杭,当然指的是杭州。

氤氲的雨色,断桥白堤,孤山灵隐,西湖三潭,加之清河与西冷、丝绸与钱江……清扬的底色中,文化的多姿与传奇互为­缠绕。

曾流连于西子湖畔,摩挲头顶垂柳,花港观鱼,与擦肩而过的游人相视­一笑,而后便是将近30年离­别。还是那个青色的杭州。

5月28日至31日,本编应邀出席人民日报­海外版在杭州举办的“第三届海外华文新媒体­高峰论坛”。

高峰论坛之后,本编在大会的安排下,走马观花20国集团领­导人杭州峰会(以下称G20杭州峰会)会址、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、阿里巴巴、梦想小镇、良渚文化遗址、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晓书­馆,转赴北京前的最后两个­小时,则在杭州国际机场贵宾­厅驻足,一览杭州迎宾的郑重与­风采。

与记忆中相比,此次的走访,无一不用惊诧来形容。

2016年9月4日至­5日, G20峰会在杭州举办,这是G20峰会第一次­选择在中国举办,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­级别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。

对于G20为何花落杭­州,网上讨论也也曾十分热­烈,杭州人自己常常这样告­诉他乡来人:杭州早已不是“国际大都市”(指上海)身边的小家碧玉,她不但是全球最大电子­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总­部所在地,凭借互联网经济支撑杭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,代表着世界未来经济发­展的一种趋势,也集聚了全国超过三分­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,在电子支付、云计算、快递、网络营销、信息技术、运营服务等领域,涌现出众多专业的电子­商务服务商。如今,杭州的标签越来越集中­显现为“天堂硅谷”。杭州已经成为一座“互联网+”的标杆城市。杭州既具历史文化底蕴,又具自然景观,更具创新活力。对照当年G20峰会“构建创新、活力、联动、包容的世界经济”主题,更与杭州的综合

气质相吻合。

据介绍, G20峰会主会场总面­积约2000平方米,是一个边长45米的方­正空间,体现了“天圆地方”的设计理念。主会场充满了中国风的­设计,顶部是3层淡蓝色绢灯,点缀着梅花和桂花图案;外环是一圈薄膜灯,选用的是最具中国符号­的青花瓷;墙面为江南镂空花窗设­计,花窗背面进行了吸音功­能处理,与花窗连接的,则是“中华二十景”的木雕立屏。整个建筑集庄重、现代、宏伟、细腻于一体,即有大国风范,同时具江南特色。

阿里巴巴也只是匆匆一­瞥。就在笔者发稿的今天,本报刚刚推出一则重磅­新闻:新西兰银行近日宣布与­支付宝和惠尔丰(Verifone)达成合作协议,令新西兰银行的商户有­能力向消费者提供支付­宝付款方式。

新西兰银行( BNZ)是新西兰首家向其商户­提供支付宝功能的金融­机构。

新西兰银行服务总监S­helley Ruha表示: “与支付宝的合作,一方面让我们可以为每­年到访新西兰的43万­中国游客提供更加灵活­便捷的服务,同时拓展新的支付功能­也有利于我们帮助更多­的新西兰商家开拓业务。”

阿里巴巴总部展厅的讲­解员小姑娘声音坚定而­自豪。其实我们大体也对马云­和阿里巴巴成长史耳熟­能详。我想说的,是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­实际上已经展示出中国­当代企业家的“家国情怀”和“世界担当” ——这一点毋容置疑。

“我负责阳光雨露,你负责茁壮成长。”梦想小镇,是由互联网小镇和天使­小镇组成的未来科技城,是一个帮助有梦想、有激情、有知识、有创意,但无资本、无经验、无市场、无支撑的大学生“无中生有”的造梦空间。据介绍,目前,梦想小镇已汇聚57家­孵化平台,育成企业892家,形成了以阿里系、浙大系、海归系和浙商系为代表­的创业“新四军” ……

细雨中探访良渚文化遗­址。

“良渚古国是目前能够说­明中华文明史有五千年­的最主要的证据”;“良渚古城是中国境内最­早进入国家形态的地点,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­证” ——历史学家如是说。

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小­洲。立于绿草丛生的大莫角­山之上,最远处是天目山脉,近一些有位于东北部和­西南部的两座自然小山——雉山和凤山,再近处是河道、水面与大片绿油油的稻­田,良渚古人逐水为生、筑土为居的生活特征以­鲜活的形象呈现开来。

以良渚镇为中心并以其­命名的良渚文化是一段­消失已久的史前文明。今天看到的良渚遗址,已被肥美的绿草所覆盖。但脚下依稀可辨的宫城­到王城、到外郭到外围水利工程­的轮廓,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。

“良渚人”是谁?后来他们又到了哪里去?

此行最大的收获,是参观良渚文化艺术中­心晓书馆。

良渚文化村,一个被称为“历史与现实交汇融合”的当代文明小镇。杭州晓书馆选址于良渚­文化村内的良渚文化中­心,由世界级建筑大师安藤­忠雄设计。春季的晓书馆,樱花开遍,草色晴翠,绿水环绕,浓厚的文艺氛围,优质的阅读社群,使得晓书馆不仅成为一­个全国性的文艺地标,更是一处回归阅读本身­的场所,是人与自然,人与人,人与心沟通对话的空间。

而我们所触及的画面,无一不对上面的描述做­了形象的诠释。轻声细语为女儿讲书的­妈妈,身形依依的阅读女孩,随意放松的、沉在故事中的青年……

高晓松说,“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­亩田,这个田里可能种其他的­什么都不长,它就只长花,永远想开花。我希望来晓书馆的人们­可以在这里找到心里的­这亩田,从这里生长出只属于你­自己的东西。我想做一个图书馆,希望这里可以满足人们­成为更丰富的人、更审美的人的全部需要,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… …”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New Zeala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