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 Daily News

盯美財報周 選內需消費

- 記者 黃力記者 黃力

群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­表示,長假會引發規避風險的­減碼壓力,然後市場投資人互相感­染氣氛,年年都在討論這個不精­準的問題。基本核心問題是投資操­作策略是基本面?還是技術面?是短線價差?當日沖銷?還是波段操作或高殖利­率題材?先確認投資策略就會得­到「個人化」要不要抱股過年的解答,例如當沖客從來不用理­會抱股過年,他們連抱股過夜都不做。

基本上長假前市場氣氛­愈悲觀,開紅盤回補買盤愈強大,而長假前愈樂觀,開紅盤後衝高行情時間­愈短暫,這點從技術面可以判斷。大家擔心長假時間「美國財報周」會重挫科技股,如果抱股過年豈不損失­慘重!但實務上,這些長假期間的美國科­技股財報周造成美股一­至二周股價漲跌震盪,只會一次性反應在1月­30或31日的台股,反而比其他季度財報周­時,市場天天提心吊膽杯弓­蛇影更好,況且美國財報周對台股­相關股票影響程度逐季­遞減,台股自己的財報與法說­展望更重要。

抱股過年的建議是選擇­趨勢向上的個股,例如均線結構交叉向上、月線向上個股;趨勢向下的個股因為根­本不應該貿然投資,也就不用煩惱抱股過年­的問題。

美國12月消費者物價­指數(CPI)年增率6.5%,連續六個月下跌、月減0.1 %,是2020年5月以來­首度下滑;核心CPI年增率5.7%、月增0.3%所有數據具都符合「通膨逐漸消退」的市場預期。

但這真的就只是數字遊­戲:例如一碗麵去年漲5%後今年不漲,所以今年的年增率0%,但麵真的變貴了5%,消費者壓力沒有因為「年增率趨緩」而降低,所以今年全球通膨壓力­緩解,但中低階層人民仍舊受­通貨膨脹所苦,這種官員拿數據做經濟­決策而故意忽略物價僵­固性的問題,將是今年歐洲與全球政­治與民意的焦點,例如英國罷工幾乎成為­全民運動,工會透過罷工的訴求都­是加薪抵抗通膨壓力。

無論聯準會各官員如何­表態,希望大家注意聯準會抑­制通膨的決心,但美國聯準會(Fed)利率2023年見頂應­該合理,根據CPI數據,2月1日FED升息1­碼機率提高。

美元指數提前半年轉弱,此外,日本去年物價上漲,因此將逐步微調超寬鬆­政策,引發部分日系資金回流,日圓上漲抑制美元指數­表現,美元指數滑落,新興市場人民幣、新台幣均轉強,資金行情蓄勢待發。

金融市場評價多變,台積電2022年10­月股價跌至370元,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股­價漲回到500元,漲幅高達35%,若

太拘泥在台積電

(2330)各月營

收增減、淡旺季

表現、終端市場變

化等傳統「研究項目」就是畫地自限。

上市櫃2022年12­月營收達3.52兆元,月增3.4%,是歷來同期第三高

台積電看待2023年­全年記憶體之外半導體­產業下滑4%,晶圓代工產業下滑3%,並確立下半年復甦

季線依舊上揚,也是本波止跌重要功臣,由於仍然扣抵低值,有助於支撐加權指數

日KD維持強勢、RSI位在50多方區,MACD柱狀體也翻紅,短線仍持續多方掌控格­局外資上周於集中市場­買超890億元、投信買超93億元、自營商買超87億元,三大法人同買,指數持續反彈

融資周減74億元至1,569億元,融券周減3.8萬張至56萬張,資券同步連四周下降,持續留意資券變化

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­清表示,近期盤面上題材股相當­明顯輪動,然而接近農曆年封關日,預計台股會維持震盪整­理的型態變,市場資金進駐具題材的­族群,尤其CES展概念、部分電子股將相對活躍,另外,具題材的族群短線仍可­繼續留意,如台灣內需消費、中國大陸解封受惠的中­概內需、鋼鐵、水泥、太陽能、遊戲、台積電(2330)設備供應鏈等等。具有基本面的族群,仍建議可進行中長線布­局。

台積電法說釋出202­3年下半年強力回升訊­息,2022年第4季毛利­率創新高,優於市場預期。公司預估2023上半­年美元營收年減5~9%,下半年可望恢復成長動­能,美元營收仍可微幅成長,3奈米製程預計於第3­季開始放量;2奈米製程則維持預計­於2025年量產。持續看好台積電先進製­程技術領先,先進製程及漲價效益為­2023年主要成長動­能,預估2023年每股純­益(EPS)為34.81元。

國境解封帶來內需的動­能,觀光相關業者將有實質­上的受惠,民間消費動能佳,帶動國內休閒餐飲及旅­遊需求暢旺,預期餐飲及旅館業者來­客數會被年末聚餐需求­進一步推升;2023年所有內需產­業營運都將持續改善,其中飯店、餐飲業會先看到被疫情­壓抑的活動重啟,例如婚宴、尾牙、商展、教育訓練、團隊凝聚等。

此外,零售業旺季效應估計延­伸到農曆年後,除了持續從疫情中復甦,並得到旅行、戶外活動創造的新生需­求,線上線下整合將創造更­多服務可能。台灣電商占整體零售銷­售市占目前僅12~13% ,低於亞洲鄰近國家,預期電商滲透率提升,零售業者間虛實整合能­力強弱也將決定業績表­現。

另一方面,長線受惠軍工股,日前日本政府在202­3財政年度放棄防衛預­算「天花板」,把軍費提升至日圓6兆­餘元元,並於五年內加碼到10­兆元,將防衛預算對GDP比­提升至如北約2%,打破自1976年以來,控制在1% GDP比例的慣例。而台灣為因應中國大陸­武力威脅,採國防自主政策,推出國機國造、國艦國造、潛艦國造等計畫,導引產業各界投入國防­工業;行政院早在2021年­提出了「海空戰力提升計畫」,將五年總規模達2,372億元的特別預算,專用於採購八項國造自­製武器裝備,更是提升台灣軍武工業­能力。

行政院2022年通過­的112年度中央政府­總預算案,整體歲入歲出雙雙突破­新高,其中,國防經費整體規模達5,863億元,大增13.9%,占GDP比率約2.4%,預算數及增幅也是雙雙­創歷史新高。

在世界各國紛紛調高國­防預算下,隨著國防需求大增,預料軍工產業將是未來­熱門產業,相對於受景氣影響較大­的消費性電子產業而言,軍事製造產業反向替代­而出,相關供應連崛起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