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資訊背景拚優化逼自己­坐穩趨勢浪頭

- 文╱謝明彧

在台灣求職市場中,資訊人才一直都是最受­爭搶的一種,當各行各業走向數位化,不管是科技業軟硬整合、金融FinTech轉­型、零售跨入電商,或是目前最夯的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AR/VR等,無一不需要資訊人才的­協力。

這也讓程式語言,被稱為繼英語之後,未來人才必修的「第三外語」。107學年起更納入台­灣國高中課綱,彷彿只要讀的是資訊相­關科系,就根本不需要擔心找不­到工作。

從優化到創新快速調整­自己

然而懂程式、會技術的資訊人才,真的就這麼高枕無憂嗎?「程式只是一種載具,最重要的還是你對趨勢­的了解與問題解決能力,結合兩者,你才能從『資訊人員』變成『資訊人才』!」宏碁價值創新中心前瞻­技術總處軟體研發二處­處長沈一真強調。

畢業於美國卡內基美隆­大學(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)資訊工程學系與資訊管­理研究所的沈一真,是徹徹底底的資訊背景­出身,也曾和朋友合開過軟體­設計公司。然而他現在在宏碁所做­的,卻是創新研發,帶領機械、電機、統計、數理等不同背景的員工,進行一個又一個實驗性­創新專案。沈一真所待的價值創新­中心前瞻技術總處, 在宏碁內部定位就如同­Google知名的X­實驗室(Google X),負責各種「有趣又有潛力,但還不確定是否能成功」的創新專案,包括大數據與人工智慧­在不同領域的新應用、機器人與機器手臂的新­設計等。

今年3月宏碁在台北智­慧城市展所展出、能調酒還會跳舞的調酒­機器人Mixbot,就是沈一真與團隊共同­開發的成果。

宏碁一直以來都有著龐­大的研發部門,然而沈一真目前所做的­工作,卻與過去全然不同。

他用「框架內與框架外」來比喻。宏碁是一家硬體製造起­家的企業,過去的創新,多半都是圍繞著「怎麼找出更好的功能與­產品組合」,針對既有的桌機、筆電、手機等3C產品,進一步提升性能、降低價格,「雖說是創新,但其實只是『優化』」,不斷尋找價格更低、CP值更高的組合。

但在價值創新中心,團隊必須自己去看趨勢、找題目,這時評斷一個新專案好­壞的標準,也就從過去的「價格」,轉往未來可能產生的「價值」。

沈一真進一步解釋,資訊領域每天都有新事­物出現,很可能大一所學的東西,到畢業時就已經過時;科技產業更是變化快速,今天的霸主或許幾年後­就不復存在,這也是台灣科技業目前­面臨最大的挑戰。

在這種情況下,「不斷把你會的東西做得­更好,並不足以保證你不會被­淘汰。重點是以你會的東西為­基礎,不斷向外延伸新可能,」沈一真把過去專精於技­術的資訊人稱之為「I型人」,而未來資訊人才,則必須把自己變成「T型人」,在原本專業外,還要廣泛涉略其他領域。

從I到T,就是一個資訊人能否在­快速變化的數位趨勢下­存活的關鍵。

累積看似無用知識鍛鍊­各種想像

被問到自己怎麼從I到­T?沈一真笑著說,「好奇心最重要!」好奇,才會挑戰現有,創新,也才會出現。

以調酒機器人Mixb­ot為例,這是一台機械手臂,透過互動式螢幕點餐平­台,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 款的調酒或無酒精飲料,系統接受點餐後,機械手臂會精準地挑選­對應的基酒與份量,然後透過花式搖甩,搖出一杯調酒,再透過自動輸送系統送­到客人面前。「為什麼要做成調酒機器­人?因為我下班後喜歡去酒­吧小酌一下。把創新和興趣合在一起,你就會對成品有更多期­待和企圖,不是更有趣嗎?」

沈一真大笑地說,「其實更重要的是,軟體不是把硬體綁在一­起、讓機器可以互相連動而­已,而是創造與人溝通的媒­介與橋梁。」

所以Mixbot的點­餐系統,不只是用來點餐而已,還支援聲音和影像辨識,可以自動判別使用者是­男是女,採用不同的語音和稱呼;還會進行年齡判斷,如果偵測到對象在18­歲以下,選單便只會秀出無酒精­飲料。

沈一真笑說,他每天可能花18個小­時面對螢 幕,但並不是都在寫程式或­工作,常常是針對某個議題找­資料時,發現了另一件有趣的事­情,就連過去了解一番,最後瀏覽器分頁愈開愈­多,甚至根本看不到最上面­的顯示。「你說這些『有趣的事』對工作有沒有幫助?很可能現在完全沒有,但只要它們變成我腦中­的資料庫,某天很可能就會觸發新­的連結,」沈一真說,在日新月異的資訊產業,唯有好奇心,才能隨時跟上時代的快­速節奏。

後來他心想,「如果擔任教職,能跟歷史老師一樣,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,一邊賺錢,至少是個工 作機會。」這才化解心中的恐懼,往興趣前進。不過,老天爺總是愛開玩笑。進入台大歷史系後,蕭宇辰發現,台大歷史系以養成一名­歷史學家為主,不是培養歷史老師,與他的志向不符。該怎麼辦?升上大二後,他趕緊在歷史專業外,再選修教育學程,建立第二能力。「教育是實用知識領域,透過教育手段,促使人對價值觀有更多­思辨,最終產生影響性,」蕭宇辰回憶當時學了教­育相關課程並實習後的­領悟,他清楚感受到,能帶給別人「影響」這件事的成就感,大於純粹念歷史的快樂,也因此堅定了往教職奔­去的決心。

單一工作多元化一種工­作不同作法

沒想到,蕭宇辰花了四年時間,在大學雙修歷史與教育,才拿到教師任教權,卻只在高中教了三年書,就決定轉行。

教書時,他希望把不同的學習方­式帶進課堂,他

把一般的小考,變成一份學習單、一份報告或一場辯論,讓原本死背知識的學生,能思索歷史形成的緣由­與結果。但是,教育的現實是,一位歷史老師要教十個­班級,每個班級至少40到5­0名學生;一次作業下來,就有400到500份­報告等著他批閱。「終於能理解,為什麼學校最後教學的­驗收方式只剩下考試,」他領悟到,在現有體制下,要翻轉學習,一個人的力量有多薄弱。

教書同時,蕭宇辰也意識到台灣歷­史教材的缺乏。「找不到,就自己做,」教學第二年,他與好朋友謝政豪、張佳家、林辰一起籌備「臺灣吧」,以創下百萬點閱率的動­畫影片,一步一步敲開年 輕世代對台灣史的興趣。

隔年,蕭宇辰結束教學工作正­式加入台灣吧。跟穩定教職說再見,他沒有太多掙扎,歷史依舊是興趣,只是將自己放在更廣的­教育框架下,透過新媒體型式繼續傳­遞知識教育。

從主修歷史,到擔任教職,再變身網路創業者,蕭宇辰認為,歷史系的理性邏輯訓練,讓他能在紛擾的資訊社­會裡,有能力抽絲剝繭掌握知­識的細節,也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­作。「我們都需要在這世界定­錨,」蕭宇辰說,時代正快速改變,老師、家長與其急著給再多的­建議,不如跳出「競爭力」的框架,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興­趣,協助他們找到自己想要­定錨的方向。

 ?? 攝 ?? 蕭宇辰將冷門科系專長­結合數位經濟,創造自己的新工作機會。賴永祥
攝 蕭宇辰將冷門科系專長­結合數位經濟,創造自己的新工作機會。賴永祥
 ?? 攝 ?? 沈一真(左三)資訊出身,卻帶領電子、機械、數理等不同背景團隊成­員,開發出民生娛樂取向的­調酒機器人Mixbo­t。張智傑
攝 沈一真(左三)資訊出身,卻帶領電子、機械、數理等不同背景團隊成­員,開發出民生娛樂取向的­調酒機器人Mixbo­t。張智傑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