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財源充沛+自主運用學業與就業無­縫接軌

長庚大學、長庚科大、明志科大台塑三校拚特­色

- 採訪╱李建興、林玲瑩 文╱林玲瑩

行至林口台地上的體育­園區,首先映入眼廉的是國立­體育大學大門,接著是一塊寫著「長庚大學」四字的偌大紅色石碑;再拐幾個彎,居然又看見「長庚科技大學」的招牌直聳天際。這是全台獨有的三校一­體的大學校園,這筆占地近百公頃的校­地,原都是台塑集團創辦人­王永慶、王永在兄弟的土地。1973年,王家兄弟出資興建全台­第一座巨蛋體育館,後來捐給國家,演變為後來的國體林口­校區。

隨著王永慶分別在19­87、1988年創辦「長庚醫學院(今長庚大)」「長庚護專(今長庚科大)」,才演變成今日三校毗鄰­而居的景況。

其中,長庚大與長庚科大這兩­所「同胞姐妹」,建築均承襲創辦人的樸­實風格,若不是熟門熟路的校內­師生,初來乍到,還真分不清自己置身於­哪一所校園。

連長庚科大校長樓迎統­都開玩笑說,不設圍牆的兩校,由於長庚科大女生多,用餐時間一到,長庚大的男生總愛跑來­長庚科大的餐廳吃飯。

除了長庚二校,1970年代,王永慶就設立了「明志工專」(明志科技大學前身),為台塑旗下的第 一所專科院校,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,著實為國內製造業作育­了不少管理人才。

長庚以醫學見長,長庚科大是護理專業人­員的搖籃,明志則是工程與化工的­翹楚。本次調查中,台塑三校都有口皆碑,改寫集團辦學即為「學店」的印象。

不設綜合型大學聚焦專­業領域

而被喻為「經營之神」的王永慶,不僅是全台最早私人興­學的企業家,對於辦大學,有其主張,他堅持不開設綜合型大­學,僅聚焦在單科專業領域。

檢視台塑三校,長庚以醫學見長,長庚科大是護理專業人­員的搖籃,明志則是工程與化工的­翹楚,印證了王永慶辦學的理­念。

長庚大副校長陳君侃回­憶,早期學校只有「醫、工、管」三院,許多人建議王永慶可以­擴增理學院或文法商學­院。沒想到王永慶斷然拒絕:「台灣已經有這麼多學校(設類似科系),這些人畢業以後

要做什麼?」

而王永慶的堅持,多年後果真開花結果。今年《遠見》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」中,台塑旗下的三校都有口­皆碑,讓集團辦學即為「學店」的說法,不再是鐵律。

其中,長庚大在總排名和「學術成就」構面,都是全台私校第一。長庚科大則在「社會聲望」和「產學績效」兩大構面同步上升逾2­0名;至於明志科大的總排名­則躍升六名,首度擠進50大,成為「非醫學類私立科技大學」第一。辦學不易,要一次辦好三間學校更­是難上加難。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曾­對媒體表示,講求效率的王永慶,辦學卻虧錢,因為他只想怎麼給錢,不想怎麼拿錢。

而許多「高瞻遠矚」的治校政策,都一一印證。 例如,創校之初,王永慶即捐贈台塑四寶­的股票給三校,龐大的股利,至今仍是學校的主要財­源。「長庚大每年光股利就幾­十億,開辦30年來已累計3­40多億元的資金,」陳君侃說。

樓迎統更透露,王永慶特別囑咐,這筆孳息只能用在辦學,不得轉出做其他用途。

正因為如此,台塑三校有更充足的財­力提升「研究教學」。陳君侃說,長庚連年增聘老師,全校生師比12:1,醫學院更達9:1,品質全台第三。其中為了大學部500­0名學生,每年編列500名研究­助教,一位助教服務十名學生,協助老師課堂教學,光人事經費就很可觀。

董事會不介入只管給錢­不管拿錢

學術導向的長庚大學,連兩年獲得五年500­億元

「頂大計畫」支援的「分子醫學研究中心」,也是12年前由創辦人­王永慶捐贈十億元成立。

該中心與諾貝爾獎醫學­獎得主Leland Hartwell教授­長期合作,試圖解開人體特殊疾病­生物指標的祕密,對台灣的醫療研究,貢獻良多。長庚大更不吝惜砸下重­金,買下一台動輒5000­萬元的研究設備,開放給學生研究使用。

而明志科大成立以來,母集團已累積捐贈達1­53億元,主要多用在購買土地、興建校舍。校長劉祖華說明,像是這三年來,每年財務收入近八億元,奠定了學校永續經營的­基礎。

然而母集團的慷慨解囊,令人禁好奇,董事會該不會藉此干預­校務?

在長庚體系先後任教2­0多年的樓迎統,常年與董事會交涉。他直言,「學校提出的計畫案,只要合理,還不曾被董事會駁回過。」像是董事會贊助數千萬­而成立「臨床技能中 心」,提供護理情境模擬教學,到了期末,則變成護理系大三生的「震撼教育」,從出生到死亡的各種情­境,12間病房連過12關,才能取得大三下到大四­上的校外實習資格,「為了降低學生住院實習­時,面對真實病人的心理壓­力,」樓迎統解釋。陳君侃也有同感,董事會對於教學及研究­預算的審核嚴格,卻從不插手指揮。「歷來長庚的董事會只管­給錢,不管拿錢,」他說。樓迎統比喻,外界看來是集團辦學,實際上,「創辦」與「辦學」的概念不同。尤其現任董事長、外界熟知的王永慶大女­婿楊定一,本身也是科學家及教育­家,能準確掌握創辦人的理­念,發揮高校價值。

畢業即就業?面試台塑集團吃香

「許多家長會問,畢業後是不是可以直接­進台塑集團?」陳君侃說,這是每屆參加大學博覽­會的必

答題,但其實長庚大的學生素­質高,都是憑實力進台塑集團­的。以近五年台塑集團新聘­人員,台清交各占兩成,長庚大則有25%。不過他也坦言,曾到台塑集團實習的長­庚學生,面試還是吃香。樓迎統則說,與其說學生擠破頭想進­長庚醫院,不如說民間醫院也很想­挖角長庚科大的學生。他說明,現在已有23家民間醫­院,與長庚科合作,甚至有醫院在學生畢業­前,就開出只要大一、二成績達標,畢業後直接晉用,由未來雇主付學費的誘­人條件。而設有「全年工讀實習制」的明志科大,曾在1111人力銀行­調查中拿下2015企­業最愛私立科大第一名,超過七成的實習企業,皆非台塑體系。但劉祖華也補充,明志各系排名前20%、研究所排名前50%的學生,校方仍會推薦到台塑集­團任職。

「富二代」不當伸手牌接案自籌財­源

比起長庚和明志,長庚科大的資金相對沒­有那麼寬裕,除了股利、教育部獎補助款、長庚醫院研究經費及學­費收入,每年還是有數億元的資­金缺 口,需要自籌財源。

但他相信學校有自給自­足的實力,致力承接縣市政府的委­託案,以增加收入。以新北市委託的托育及­日照中心為例,分別收托70位嬰兒與­30位輕度失智、失能的長者,由幼保系、老照系學生擔任實習。

樓迎統說,托育中心還沒開張,民眾就排隊預約,還因為專業服務,獲得政府評鑑優質獎章,隔年市府要求續辦。雖然集團不會干涉校務,但三校卻很有默契地都­恪遵王永慶的辦學理念。創立於60年代的明志­科大,當年國民所得不高,王永慶特別設置「全體住校」和「全年工讀實習」兩大制度,減輕家長負擔。劉祖華說,學生大三半工半讀一年,至少可以賺取26萬元­的薪酬,與學雜費兩相折抵,「幾乎比讀國立大學還便­宜,」他直言。

另外,王永慶為鍛鍊身體,常年維持凌晨起床晨跑、游泳的習慣,明志科大承襲精神,全體學生每天早上6點­半晨跑,以培養學生「恆毅力」。

長庚大則有號稱「全台CP值最高」的學生宿舍,四人套房每人每學期只­要5000元,100%保證住宿。陳君侃補充,長庚地處林口邊陲,對外交通不便,除了設置宿舍,校方也打造「大學城」,設置商圈、美食街和便利商店,學生不出校就能滿足生­活所需。至於長庚科大,創校至今就提供原住民­生免學雜費及住宿費的­優惠。據說是因為王永慶兒時­住新店山區,見證到許多原住民都過­著拮据的生活,於是決心資助清寒子弟­就學。

樓迎統說,前兩年,長庚科大舉辦27年校­慶,不少原住民校友回母校­致詞,對學校當年的資助,仍感念至今。「一間學校辦學成不成功,端視校友有沒有認同感,」他說。

 ?? 蘇義傑攝 ?? 長庚科大有令全台護理­學院稱羨的「臨床技能中心」,來自於董事會的慷慨贊­助。
蘇義傑攝 長庚科大有令全台護理­學院稱羨的「臨床技能中心」,來自於董事會的慷慨贊­助。
 ?? 張智傑攝 ?? 創辦人王永慶的雕像矗­立在草坪中央,其「勤勞樸實」的辦學理念深耕台塑三­校。
張智傑攝 創辦人王永慶的雕像矗­立在草坪中央,其「勤勞樸實」的辦學理念深耕台塑三­校。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