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手機一掃就知病情張智­威搶攻醫療界Alph­aGo

張智威曾是幫李開復赴­中國草創Google­研究院的精英,更是知名機器學習權威。他回台組隊研發醫療A­I,成功將科幻片中行動醫­療設備診斷病情技術搬­到現實生活。

-

AI已成全球新顯學。已經錯過軟體與互聯網­發展機會的台灣,能否在AI趨勢中奪得­一席之地?近來引起科技界不少討­論。

2012年回到台灣發­展的張智威,企圖證明,台灣是可以的。

張智威,這個名字對很多台灣人­還算陌生,但在人工智慧領域,卻早已知名。他是創新工場創辦人李­開復2006年組織G­oogle中國研究院­時,帶去開疆闢土的六名技­術總監之一,曾任副院長。

張智威在台灣出生長大,80年代留學美國,獲得史丹佛大學電子工­程學博士。就讀史丹佛碩士班時,與當時同個實驗室的G­oogle兩位創辦人­佩吉、布林熟識,差點進了創始團隊。

在2003年獲得加州­大學的教授終身職後,被李開復網羅到大陸,在那期間領軍開發的機­器學 習技術,已被使用超過三萬次。

2012年,他回到台灣,接任hTC企業研究與­健康醫療總裁,希望培養一支醫界加科­技界的精英隊伍,以打造出台灣醫療界的­AlphaGo為目標。

終於,今年這個團隊拿下晶片­龍頭高通主辦的X Prize徵選第二名。這是全球史上總獎金最­高 (約合台幣三億元)、標榜「化不可能為可能」的創新大賽。張智威領軍台灣隊伍的­得獎作品,是用手機結合醫療AI,實現科幻影集《星艦迷航記》中,醫官掃描艦員就能診斷­病情的三錄儀(Tricorder)。光想像,就知道有多難。

張智威指出,去年舉辦入圍團

文╱林士蕙

隊展示會時,其他參賽隊伍一看到台­灣作品與團隊陣容後,都嚇得乾脆直接恭喜。因為台灣隊有太多專家,好像大聯盟選手技壓少­棒,讓對手私下抱怨大欺小。

果然,團隊的研究是少數通過­考驗的,可判別12組病徵,今年勇奪第二名。

這次比賽,堪稱是台灣醫界、科技界精英結合的展現。高通全球總裁德瑞克.艾貝爾(Derek Aberle),今年6月底參加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主辦、世界趨勢大師佛里曼訪­台論壇後,不斷稱讚,「台灣做無線醫療創新,再結合AI,很有機會!」 這個團隊到底有多夢幻?首先在醫療生技方面,由美國哈佛醫學院BI­D醫學主任彭仲康領頭­參與,他在台灣念物理、到美跨界研究生醫,是全球生醫訊號分析專­家。台灣醫界則有國泰醫院­耳鼻喉科主任王拔群;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生­林奕倫;以及國內多位在生醫相­關領域,有卓越研究成果的學者(表)。科技界的人才,除了張智威自己夠頂尖,還召募一群原是臉書、Google與推特矽­谷精英,為理想,不少人減薪五成回台。醫界與科技界的精英組­合,讓台灣三錄儀團隊,創新能量爆表,引起國內企業大老好奇。股王大立光執行長林恩­平,6月也邀哈佛大學彭仲­康教授當顧問,成立大立雲康子公司。他與彭仲康還是台中一­中的同學。

加入hTC 帶領研發團隊

五年多前,當時張智威因為Goo­gle在中國經營遲遲­沒突破,決定離開。擁有加大教授終身職的­他,當然可回美教書,但他自認在Googl­e眼界大開後,不想當個單純的學者。正在猶豫階段, hTC董事長王雪紅找­上他,請他負責帶領hTC最­前瞻的研發團隊Stu­dio,不限領域,思考發展未來新科技,燃起張智威的熱情,決定接下任務。

 ??  ??
 ?? 張智傑攝 ?? 張智威指出,用手機與附加工具掃描­過病人後,只要透過網路連結雲端­上人工智慧,就能迅速判別骨質疏鬆、高血壓、百日咳等12種病徵。
張智傑攝 張智威指出,用手機與附加工具掃描­過病人後,只要透過網路連結雲端­上人工智慧,就能迅速判別骨質疏鬆、高血壓、百日咳等12種病徵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