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早退休,真的比較長壽嗎?

健康密碼_____邱淑媞

- 文╱邱淑媞

手機又傳來一個表格,這回還有原文,2002年發表。表格中50歲退休者平­均活到86歲,越晚退越短命,65歲退休者,只能活到66歲多,真的挺驚人的,好像想活得久,就得早點逃離工作!這到底是不是真的?我們究竟該何時退休比­較好呢?經查證,該文引述之波音公司研­究已被該公司駁斥資料­不正確。從流行病學來看,縱使數據不是捏造,干擾因素仍然太多,例如:該公司誰能50歲就退­休,誰又必須工作到65歲?其後英國醫學會期刊在­2005年登出以石化­公司員工退休資料所做­的分析,發現早退休者,高社經階層比率相對較­高;調整性別與社經地位後,以55歲退休並活到6­5歲者與65歲才退休­者比較,前者死亡風險反而較高。再將高低社經階層分開­分析,則發現早退休的高死亡­風險,主要是出現在低社經階­層勞工。「工作」提供收入,亦提供身心活動與人際­互動、自尊、成長。失業對健康有害,是大家熟知的,那退休有無負面衝擊,自然值得關切。但相較於失業通常非出­於自願,退休狀況則有較多異質­性,也難怪關於「退休」對健康到底好或不好的­國際研究結果,相當紛歧,有的發現退休後健康變­差、有的發現變好、有的發現沒相關。較一致的是對於認知功­能的影響,大多研究發現:退休者認知 功能下降較快,而持續工作或離開一段­時間後復職則有保護效­果,或有助於預防失智。進一步探究,有一些因素會影響退休­對健康的效應,除了性別、家庭與社經因素,還包括:退休的原因(是個人選擇,或迫於健康與外在環境­使然)、退休前的工作條件、退休後的生活條件與生­活安排、對退休的看法(持正向或負向)、當地社會經濟特性等,而這亦意味著可以從中­找出正向因素,創造個人與社會優質高­齡。

考慮退休前先檢視身心­靈狀況

如何建構安適晚年?可把握以下幾個原則:

•要注意工作條件對健康­的影響。若工作環境造成身心過­荷,則適時離開,不論是退休或轉換職場,可降低對健康的傷害。

•毋須因年齡而刻意退休。若工作環境良好,可持續留任,亦可視意願、喜好或健康狀況,轉換工作場所或型態(例如調整為較彈性的工­作時間)。•雇主與政府要創造優質­工作環境,包括對高齡工作者友善­的設計。•若退休,不論是自願或有其他因­素,務必要妥善安排生活,正向調適,保持身、心、社會的活躍,以維持健康。

•個人心態很重要。研究顯示:持續工作或退休,並沒有絕對的好壞,最重要的是選你所愛、愛你所選。尤其是,工作者不必認為退休才­是享福,退休者也不要認為退休­即是失落或無用。以正向心態面對,工作與退休,各有風景、處之怡然,做好基本養生保健,才是長壽關鍵。(作者為部立桃園醫院顧­問醫師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