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台灣青年僅8.6%對未來樂觀

兩岸四地青年翻轉力大­調查

- 文╱李建興調查執行╱遠見研究調查

言道:「人生有夢、築夢踏實!」特別在這「全球化」的時代,年輕人得和來自世界各­地的青年競爭,到底還有多少人「敢做夢」「敢築夢」,進而「能圓夢」?

遠見研究調查日前針對­台灣、上海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四地華人青年所­做的「翻轉力大調查」,就有意外發現!

調查顯示,台灣青年對於現狀的焦­慮感,竟是華人圈最高的。包括「房價過高」「無法學以致用」「薪資過低」「資金不足」「國際視野不足」「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」等六大選項,台灣囝仔感受到的壓力,統統位居華人圈之冠。

其中又以「高房價」最讓台灣青年笑不出來。

另外,比較四地,也屬台灣青年對國家未­來五年的經濟發展最沒­信心,僅8.6%持樂觀態度, 約莫只有上海(50.8%)的1/6 (表1)。但也因為長期處於經濟­弱勢環境,台灣少年囝仔最期待未­來能身處在「高物價、高薪資」的環境裡,比例高達53.5%,亦即 寧願物價高一點,也不願意低薪,顯示台灣人深諳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的道理。

過去,台灣年輕一代常被貼上「啃老族」「草莓族」標籤,但本次調查顯示,可能長久處於景

氣低迷,台灣青年反而最期待突­破,最能樂觀迎戰未來。調查顯示,台灣年輕人「夢想力」「驅動力」分別為71.0分及65.8分,都是華人圈最高的,突顯了台灣青年世代「敢做夢」「敢築夢」的衝勁。「2017四地華人青年­翻轉力大調查」由台灣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中的遠­見研究調查,結合中國第二大媒體集­團SMG旗下的《第一財經》、新加坡發行量最大的華­文報紙《聯合早報》及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­究學院,分別針對台灣、上海、新加坡、香港四地18∼35歲的年輕人所做的­調查。

發現1〉台青對現狀最無力

首先,針對大環境的看法,請年輕人從時下最常遭­遇到的難題中,各列出會發生在自己身­上 的機率。結果發現,台灣青年世代對於各大­選項的恐懼強度皆是四­地之冠。換言之,在華人圈中,台灣新生代對大環境最­具無力感。

其中,被台灣青年視為頭號問­題的是「房價過高」,81.3%認為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而「無法學以致用」「薪資過低」「資金不足」「國際視野不足」也名列台灣年輕人心中「不安全感」的2∼5名,而且都認為發生機率會­高於五成(表2)。值得關注的是,房價問題儼然是華人圈­的共業。除了福利制度完善的新­加坡外,上海、香港青年也都將之視為­心中最痛。71.1%香港人認為會為高房價­所累,這幾乎是第二名的「無法學以致用」(37.8%)的兩倍。

對此,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­大樂指出,香港房價過高,早在 1997年回歸大陸前­就存在,如今更險峻,致使年輕人更束手無策,因而相較於其他問題,有更強烈的無力感。有趣的是,力行「住者有其屋」新加坡,何以還高居青年第二大­問題?「只能說,新加坡青年對自己的要­求很高!」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總編輯韓咏梅認為,雖然新加坡窮人都有公­屋住,但一般中產階級都能住­在地段佳、坪數大的好房內,反而讓時下年輕人擔心,在房價節節高漲下,難以像上一代能供養好­房。再回頭看煩惱很多的台­灣青年,除了高房價,「薪資過低」更是他們的難以招架的­困境。台灣年輕人對低薪的憂­慮感(61.3%認為會遭受低薪問題)幾乎是其他三地的1.6倍以上。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­隆憂

心忡忡指出,年輕人認為,再怎麼努力加班,就算過勞死也買不起房­子,對未來沒有願景,與老一輩「年輕努力工作,老來事業有成、好好享受」的觀念有很大差距。

正因為「低薪風暴」讓台灣新生代吃了不少­苦,因此當問起年輕人,希望未來的社會是「低薪低物價」「物價薪資持平」還是「高薪高物價」?台灣是四地青年中,最寧願邁向「高薪高物價」(53.5%)的,亦即寧願物價高,也不願再領低薪,證實了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的觀念,已在台灣年輕人心中萌­芽(表3)。財經專家賴憲政語重心­長地指出:「台灣不應該再標榜『高CP』的小確幸了,應該強調生產高價、高附加價值的商品,才能讓台灣擺脫低薪魔­咒。」反倒是近年房價飆至世­界之最的香港,是四地青年中,最多人期待「低薪低物價」的。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­大樂說,雖然香港的薪資水平不­算低,但年輕世代對未來的加­薪幅度看法保守,加上物價飆漲,讓他們對「薪水追不上物價」產生恐慌。而談到未來,問及四地青年認為國家­經濟對個人成就的影響­力有多大?過半數的台灣、上海、新加坡人都認為國家經­濟會左右個人發展,尤其是GDP仍 處於高度成長的上海,政府政策對於新世代的­成就,仍最具power。

反觀香港青年,他們對於政府的依存度、期待值就明顯薄弱。呂大樂指出,香港和中國實施一國兩­制,大陸經濟的高度成長,無法投射到香港人的心­中。最值得注意的是,再問及年輕世代對於未­來五年國家經濟發展的­看法時,台灣竟然只有8.6%的青年持樂觀態度,不僅低於香港,更只有上海青年的1/6左右。原本就很缺工的台灣,近年來各階層精英快速­外流,情況嚴重。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就­提出警告,從政府大數據統計發現, 2011∼2015年,大專以上畢業生滯留在­國外的有7.6萬人,約占過去五年畢業生總­數的5%,顯示人才流失正加速惡­化。事 實上,近年多項國際人才評比­報告,早已一面倒地指出台灣­是全球人才外流最嚴重­的國家之一。

發現2〉台青最勇於築夢

但或許環境愈差,愈有夢想。現實的殘酷,會不會折損新世代做夢、築夢和圓夢的能力?「2017四地華人青年­翻轉力大調查」針對「夢想力」「驅動力」和「執行力」進行調查評比,竟發現大環境條件最差­的台灣,居然是最敢做夢,也對夢想最有驅動力的­國度,分數分別為71.0分和65.8分,為四地之冠(表4)。至於上海青年,雖然「夢想力」「驅動力」並非四地最突出的,但「執行力」卻在華人圈稱霸,體現了「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」的態度。在全球職場人力管理領­域執

牛耳的PMI國際知名­管理學會(中國)董事總經理陳永濤長期­觀察大陸年輕人指出,大陸80後已是跨界世­代,十分懂得盤點自己、行銷自己、升級自己、管理自己。相對的,香港年輕人對於翻轉未­來,則明顯消極保守,無論「夢想力」「驅動力」和「執行力」,皆是華人圈最冷感的。進一步細究四地青年在­這三大能力的觀感。在夢想力方面,分別詢問「你是否認為有夢想很重­要?」「你有明確夢想?」「你認為夢想容易實現?」以及「你認為全力投入會有好­未來?」結果發現台灣年輕人對­於做夢的重要性、明確性和實踐率,皆是華人圈最積極樂觀­的, 顯見台灣新生代很勇於­做夢。不過,一談到全力以赴是否會­有好未來?新加坡青年卻比台灣囝­仔有信心,高達73.6% (7.40分)的人持肯定態度,比台灣高出11.3%(頁77表5)。

韓咏梅解析,新加坡在建國半世紀後,政府苦思下個50年的­發展方向,十分鼓勵企業創新,甚至還給予津貼鼓勵。上行下效,使得年輕人也對未來有­高度期待。

發現3〉上海最具創意能量

至於驅動力方面,四地年輕人則各有千秋。台灣是華人青年中最願­意為夢想奮不顧身的,若以1∼10分(10分最有動力)來區分,台灣 為6.25分;上海青年則最有自信能­克服築夢時的困境,同時也是四地青年最有­創意能量的,分數分別為7.13分、6.94分。新加坡青壯世代則最勇­於突破舒適圈(挑戰生活不確定性),分數為6.42分(頁77表6)。

到了實踐夢想的階段時,問及四地年輕人對於自­己在「專業能力」「溝通協調」「自學能力」「創新行動」和「國際觀」的信心程度的時候,大陸青年就展現了十足­的戰鬥力,在所有面向的自信心都­高居四地榜首(頁77表7)。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­暨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­政宏觀察長期觀察大陸­青年,他分析,自從

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­2014年9月在夏季­達沃斯論壇提出「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」,即俗稱的「雙創」號召後,大陸青年就積極實踐創­業夢。而新加坡年輕族群亦在「自學能力」「創新行動」和「國際觀」自信滿滿,皆位居榜眼。

至於台灣年輕人,則對自己的「專業能力」和「溝通協調力」較具自信,信心度皆華人圈第二 名。職場專家邱文仁指出,台灣的服務業發達,服務品質世界聞名,讓青壯世代對於自己的­溝通能力信心無虞。

不過,若改問青年人,這五力中,何者最重要?則發覺四地青年觀感雷­同。其中,台灣、上海和香港都認為「專業能力」最重要,只有新加坡獨排眾議,認為「自學能力」最重要。

韓咏梅指出,新加坡政府鼓勵 年輕人不斷提昇自己,甚至還針對年輕人進修­學技藝,補助課程費用。使得自學力深植入新加­坡青年心中。問起年輕人最希望十年­後的自己,扮演什麼角色?台灣以「團隊管理者」為首選,其次依序為「創業家或企業主」「專業人士」「自由工作者」「一般上班族」(表8)。相對的,新加坡和香港皆以「專

 ?? 張智傑攝 ?? 兩岸四地華人青年翻轉­力大調查結果出爐,台灣青年是最勇於做夢­的年輕族群。
張智傑攝 兩岸四地華人青年翻轉­力大調查結果出爐,台灣青年是最勇於做夢­的年輕族群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