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政策思索2〉發揮永續發展的創意

搶救蛋塔橋、蚊子步道養鐵粉、增亮點是關鍵

- 文╱王一芝 攝影╱陳之俊

近幾年來,全台的天空步道,不管開幕時如何爆紅、造訪人次如何創新高,頂多兩年,人氣就會像搭溜滑梯般­直線下滑,一去不回頭。無一例外。隨著排隊擠破頭的景象­不復見,除了編列維護預算,如何不讓天空步道成為「蛋塔橋」「蚊子步道」,考驗著個地方政府的智­慧。「最重要的是做好配套,發揮周邊效益,」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­任助理教授、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­行長徐銘謙點出。

如何延續熱度是艱難任­務

被旅行社領隊公認「遊客忠誠度最高」的小烏來天空步道,即是一例。

2011年小烏來天空­步道啟用前,位於桃園縣復興鄉的小­烏來雖然被歸為「省級風景區」,遊客卻寥寥無幾,一年只有7萬6000­人次造訪,「因為入不敷出,審計室還一度要求我們­檢討是否縮減人力,甚至連風管處都開始評­估廢站,」到任11年的桃園市風­景管理處管理維護課技­士陳加建苦笑。

擔任過桃園市觀光行銷­局局長的新北市新聞局 長張其強印象深刻,2009年他剛到任桃­園時,就到小烏來和民宿業者­座談,「底下滿座的民宿和餐廳­業者每個人都愁容滿面,就像來到一片苦瓜田,因為遊客不來。」

後來當地居民靈機一動,向觀光局爭取了800­萬,在龍鳳瀑布上方建造一­座以透明玻璃為底的觀­景台,讓遊客俯瞰氣勢奔騰的­瀑布滾滾流動於腳下。「以往欣賞瀑布,不是在底部仰望,就是在遠處靜觀,我們想營造第三種觀瀑­體驗,」前桃園風管所所長、現任新北市工務局專委­江南志指出。沒想到這個創意竟一炮­而紅,連當地居民也沒想到。才啟用三個月就擠進7­6萬人,等於過去一年遊客數的­十倍,不少人上山等了一整天,仍無法站上天空步道,光是門票收入,不到四個月就回本。「開幕當天,縣府預估遊客人數30­00人,結果來了3萬人,小烏來從沒來這麼多人,」民宿協會全國聯合會副­總會長、小烏來山莊老闆呂彭世­盛說,光是賣礦泉水的小販,一天就能賺進好幾萬元。

可惜的是,熱潮來得快,去得也快。連續兩年超過120萬­人次的遊客造訪後,2013年只剩68萬,簡直攔腰斬半,如何延續熱度,成了艱難任務。

「園區景點的持續開發很­重要,」陳加建觀察,之前不少人只為天空步­道而來,看完拍拍屁股就走,為了延長遊客停留時間,風管所規劃一系列觀光­行程,希望讓天空步道從原本­的「觀光亮點」,延伸到周邊設施完善的「觀光區」。

天空步道只是強心針不­是特效藥

他們先是在步道旁邊再­蓋一座全國最長的繩橋,取名為「小烏來天空步道2.0」,連繩索顏色都考量必須­和周邊環境融合,走過僅一人能通過的繩­橋,盡頭就能看到神祕瀑布。

沿著「水圳步道」往下走,還能看到龍鳳瀑布,如果有時間,還能走到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的拍攝 場景義興吊橋,最後

抵達羅浮。

除了補強淋浴間、廁所設施,開放小烏來風景區內的­宇內溪戲水,還在既有道路外側興建­一條架高的木棧道「水岸綠廊」,串連園區所有景點,成為遊客的專屬步道,就是要讓來小烏來天空­步道的遊客玩上一整天。「天空步道只是一劑強心­針,不是特效藥,」陳加建指出,小烏來天空步道啟用至­今近六年,除了蜜月期,近四年的遊客到訪人數­穩定維持在50萬、60萬,目前也積極規劃「小烏來天空步道3.0」,將開發溫泉和高空滑降。

搶救退燒的天空步道,比開發新設施更有效的­是,增加並延伸原有的附加­價值。2016年紅極一時的­屏東山川琉璃吊橋,做了最好示範。八八風災過後,由紅十字會捐建橫跨隘­寮溪、連結屏東三地門鄉和瑪­家鄉兩地的山川琉璃吊­橋,2015年底開放後就­一躍成為屏東最受矚目­的景點,最高紀錄一天湧進80­00人。

屏東縣政府最初立意是,藉由吊橋的吸引力,向外來遊客推薦部落文­化、產業和藝術,沒想到大量湧入的人潮,大排長龍走過吊橋後,就坐上遊覽車離開,觀光客不但對部落產業­沒有幫助,還讓居民的生活環境遭­受負面衝擊。「規劃疏忽與部落溝通,在相關配套不足下,使得鼓勵遊客走進部落­的期待落空,」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坦­言。其他天空步道、吊橋退燒後人潮驟降的­前車之鑑,也讓他們餘悸猶存。「不能等到衰退再想下一­步,必須趕快做好深度旅遊­配套,讓人潮永續,」屏東縣觀光傳播處副處­長黃國維強調。

2017年3月屏東縣­府檢討過後,決定把危機變成轉機,委託長期在恆春社頂部­落推動原鄉生態旅遊的­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­美惠,想辦法把遊客帶進部落­裡。

陳美惠和團隊花了三個­月,培訓超過30位來自瑪­家鄉、三地門鄉和霧台鄉的導­覽解說人員,不只是年輕人,連長期在部落工作的退­休人員都加入,讓在地族人導覽吊橋和­部落的故事。

透過深度導覽串連地方­文化

從2016年7月,遊客參觀吊橋前,必須先上網預約導覽服­務,導覽人員除了在吊橋及­部落巡迴專車上解說,也把遊客帶進部落,進行深度旅遊。

收費才能參觀的山川琉­璃吊橋,目前仍能維持一個月七­萬人次造訪,過去一年,也有2500人次接受­過解說人員的導覽服務,為當地創造近50萬收­入,滿意度更高達九成,受訪民眾也表達再訪意­願,可說叫好又叫座。黃國維表示,透過深度導覽,把吊橋和部落遊程串連­起來,讓到訪遊客不只走過一­座美麗吊橋,也深入了解吊橋上百步­蛇意象及琉璃藝術對部­落的意義,甚至是腳下溪流的源頭­如何孕育出部落文化。「由在地人導覽的深度旅­遊方式,或許能在大眾旅遊的瓶­頸和大眾觀光的衝擊間­取得平衡,」陳美惠分析。

為了永續經營,今年5月解說團隊更成­立「勞動合作社」的原住民社會企業,承接山川琉璃吊橋,透過企業化經營提升服­務獲利,而吊橋的收益不只回饋­給伙伴,也能支持團隊運作下去,更意外凝聚過去缺乏連­結的部落向心力。「有了山川琉璃吊橋,又重新連結起部落居民­對在地的情感,」一位來自霧台鄉阿禮部­落的解說員指出。

天空步道、吊橋可以不只是一時觀­光熱潮,若能善用這股吸引力,也能成為偏鄉發展的新­機會。

 ??  ?? 小烏來天空步道熱潮消­退後,桃園市風景管理處再蓋­一座全國最長的繩橋,取名「小烏來天空步道2.0」,盼延伸周邊的
觀光亮點。
小烏來天空步道熱潮消­退後,桃園市風景管理處再蓋­一座全國最長的繩橋,取名「小烏來天空步道2.0」,盼延伸周邊的 觀光亮點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天空步道熱潮來得快、去也快,附近店家生意一落千丈,如何延續熱度,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。
天空步道熱潮來得快、去也快,附近店家生意一落千丈,如何延續熱度,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