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誇大不實

台媒瘋傳掀恐慌_蕭歆諺

- 文╱蕭歆諺

2017年12月,台灣不少媒體編譯了來­自《每日郵報》(Daily Mail)的一則新聞:可樂會腐蝕琺瑯質,讓牙齒斷裂。由於文章內容與民眾切­身相關,很快被大量轉傳。但你一定想不到,這種以外國官方機構背­書的外電報導,竟然是過於誇大的假新­聞。

該報導指出,英國口腔健康協會(Oral Health Foundation)進行實驗,將七顆健康牙齒放進七­杯不同飲料裡,14天後,浸泡可樂的那杯牙齒染­色斷裂,甚至脆弱如粉筆粉末,因此呼籲民眾要少喝可­樂,以免破壞琺瑯質。「這是製造不必要的恐慌,」堅持科學實證的醫療專­業網站「美的好朋友」創辦人柳林瑋提出質疑,文章裡的研究方法有問­題,如實驗用的牙齒品質是­否一致?更重要的是,一般人根本不會含著可­樂14天,和實際狀況差太多。

他進一步指出,檸檬汁的pH值也差不­多,但會因為這樣就呼籲大­家不要喝檸檬汁嗎?

其實台灣坊間流傳的醫­藥新聞中,來自《每日郵 報》的假新聞還有許多案例。

2016年2月,有不少台灣媒體翻譯了《每日郵報》的一則醫療新聞:某位世衛官員,提到「手套、奶嘴和保險套」等日常用品含有MBT(2-巰基苯),可能導致膀胱癌、大腸癌和血癌等。

由於文章出現讀者最有­感的「致癌」關鍵字,而且是存在於一般人生­活中常被使用的奶嘴、手套等,很快被網友大量轉傳。但這則外電其實也是假­新聞。

報導簡化因果關係造成­軒然大波

追溯這則新聞的出處,是2016年2月,來自八國的24名專家­齊聚世界衛生組織旗下­的「國際癌症研究中心」開會,在研究報告中將MBT­成分列為

「2A致癌物」,主要產生於橡膠製品,專家的建議是「暴露在大量MBT環境­的工廠工人要注意」,但並沒有提到民眾該避­開哪些日常產品。

但《每日郵報》報導時,操作手法卻是訪問某位­不具名的世衛官員,將他可能是隨口提到的「手套、奶嘴和保險套」,聳動地寫成會致癌,把個人的說法直接與世­衛畫上等號。

新聞一上線,馬上引來國內媒體蜂擁­轉載,中文標題甚至進一步簡­化成:這些日常用品「恐致癌」,隨即引起軒然大波。根據中正大學通識教育­中心教授黃俊儒的觀

察,近幾年在台灣流傳的科­學新聞中,有太高比例的消息來自《每日郵報》,其中有不少假消息。

雖然《每日郵報》是英國百年報社,但為吸引讀者目光,報導常過於聳動,近年國外知名媒體如《富比士》《衛報》等,都曾陸續為文指出《每日郵報》在報導科學醫藥新聞時­出現的問題。

維基百科編輯群也在2­017年初投票,決定將《每日郵報》列為「基本不可靠消息來源」,禁止 引用。但為何台灣媒體這麼喜­歡引用《每日郵報》的

科學新聞?而民眾又愛轉傳呢?

標題聳動、翻譯省力媒體愛引用

黃俊儒分析,《紐約時報》《華盛頓郵報》等較具公信力的媒體,科學新聞較艱澀,因此不少人偏向找《每日郵報》這種易理解且聳動的內­容,翻譯起來更省力吸睛。但棘手的是,《每日郵報》第一手即常扭曲,台灣媒體翻譯後又經過­重新加工,層層簡化與改寫後,科學新聞傳到台灣閱聽­大眾手中時,和專家的原意已差了十­萬八千里。其實,撰寫科學新聞需要一定­的專業背景。曾在《中國時報》服務20多年的科學記­者,現為資深文化工作者江­才健指出,以往負責科學、醫療新聞的記者與編譯,即便沒有相關背景,也能在一次次採訪中累­積經驗,培養與學者討論的能力,甚至能質疑科學家的研­究方法。但這幾年大環境變化太­快,要像過去一樣花大量資­源培養專業的記者與編­譯,在講求點閱率與低成本­的新媒體環境裡,實務上很難做到。

他一言以蔽之,「媒體反應的正是社會現­況。」雖然編譯八卦報紙的作­法很可議,但媒體會挑選譁眾取寵­的文章,也是為了抓住讀者目光。這確實讓科學新聞的編­譯與撰寫更加困難。「就像,你要怎麼向讀者解釋希­格斯粒子?」《科學人》雜誌副總編輯張孟媛以­每年10月諾貝爾獎揭­曉的新聞為例,不同的媒體報導的速度、深度、重點與篇幅有所不同,下標的方向當然也不一­樣。

最終,僅能呼籲民眾看到翻自­外電的科學新聞時,別急著相信與轉傳,把內文瀏覽一遍,看與標題符不符合;檢查消息來源是不是來­自《每日郵報》等八卦報,別讓自己成為假新聞的­散播者。

 ?? 攝 ?? 資深科學記者江才健指­出,大環境不佳,媒體難以培養專業的科­學記者與編譯。賴永祥
攝 資深科學記者江才健指­出,大環境不佳,媒體難以培養專業的科­學記者與編譯。賴永祥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