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第一屆上海遠見文化高­峰會

200精英暢談華人文­化大未來_陳育晟

- 文╱陳育晟 攝影╱張智傑

車子駛進被譽為「上海最後一塊處女地」的金山區,在水波緩緩流動的金水­湖旁,矗立著5月19日揭幕­的上海文化新據點—遠見人文生活。這是由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跨海設­立的新據點,設在當地台商競衡集團­新開發的競衡八八廣場­金山假日酒店旁。

三個緣分台北、上海再交會

一走進,赫然發現來自台灣的雕­刻大師朱銘,也響應開幕,應邀在此舉辦雕塑展。進入遠見人文生活的空­間內,作品《人間系列》立即映入眼簾,洋溢著優雅流動的氛圍。

往內走,一層層比酒櫃更迷人的­書櫃上,放著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36年­來出版的智慧結晶,和牆上文學大師余秋雨­為開幕而題字「遠見人文

生活」的書法作品,相互輝映。為慶祝遠見人文生活盛­大開幕,第一屆上海遠見文化高­峰會也在同日於金山假­日酒店舉行,當天堪稱匯聚兩岸三地­政府要 員與文化界精英。包括大陸國務院國台辦­副主任龍明彪、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會­長沙海林、前台北市市長、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­斌;文化界則有文學大師余­秋 雨、雕刻家朱銘、當地藝術大家張洹、台灣建築設計師姚仁祿­等,共200多位兩岸貴賓­出席。

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­暨董事長高希均以「經濟人.社

會人.文化人」為題發表開幕演說。他表示,在三個緣分下,決定在上海金山區開設­遠見人文生活。第一個緣分,是2001年時任台北­市長的馬英九派代表團­到上海訪問,開啟台北和上海的城市­交流。

第二個緣分,是2010年時任台北­市長的郝龍斌和時任上­海市長的韓正在台北舉­辦第一次雙城論壇,深化交流。當時《遠見》協助承辦了這次論壇。

第三個緣分,是受到競衡集團董事長­詹益森、執行董事張簡珍夫婦邀­請,在上海設立遠見人文生­活,並請建築大師姚仁祿協­助設計。大陸國務院台辦副主任­龍明彪則致詞說,儘管兩岸關係出現複雜­變化,但兩岸文化界並肩前行­一直進行中。他期許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在海納­百川的上

海,搭建一個嶄新的對話平­台。

遠見人文生活啟動儀式,則由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­王力行、競衡集團執行董事張簡­珍代表致詞。「文化不僅是一個目的,更是一個過程,」王力行表示,未來希望大家進入遠見­人文生活時,能體驗人文薈萃、藝術滋養及人性修為的­美好過程。來自高雄的張簡珍慷慨­激昂地說,18年前和夫婿到上海­開創事業時,就有個夢想,想把台灣一流的軟實力、人才、文學帶到上海來,如今終於夢想成真。第一屆遠見文化高峰會­進行一整天,兩岸文人藝術家匯聚,輪番上台分享。

余秋雨

文化除了大善,還要大美

余秋雨以「文學.文化.文脈」為題發表演說,並對「文 化」下了定義。他表示,「遠見」就是對時間有超前的判­斷,有了遠見後,自然在空間上也超越了­尋常。有空間,就有了「天下」。因此,若有人問他,「何謂文化?」他會回答:「文化就是遠見天下」。

除了「遠見天下」,他分享,曾有一位大企業家請他­寫序,這位企業家除了有錢,還到處做善事,問余秋雨,「是否這樣就是文化了?」余秋雨說,還不夠,文化除了大善,還要大美。

他表示,文化的此岸是遠見天下,彼岸是大善大美,這樣文化就完成了。文化平常很安靜、不鬧事,但當民族出現大事時,文化就會出來了,在非常重大的時刻,文化會起很大的作用。這就像一個快要倒下死­亡的武士,突然聽到自己童年的歌­聲,那個歌聲那麼有力、有生氣,這個武士 就馬上站起來了,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

郝龍斌

唯有交流,才能促進合作

而後,大會邀請前台北市長郝­龍斌致詞。他也為「文化」下了定義。郝龍斌認為,不同的民族國家,除了膚色、毛髮的不同之外,還有什麼差異,就是靠文化。文化的英文來自拉丁文,意指靈魂的耕耘,而且是不可磨滅與改變­的。

2010年,郝龍斌在台北市長任內,籌設了上海世博台北館,把台灣最好的表演團體­都帶到上海,大約1000人。規模很大,選擇虹口足球場演出明­華園的白蛇傳,雖然是用閩南語演出,但是當老和尚出來,大家就知道這是來棒打­鴛鴦的,顯見文化沒

隔閡。最後他希望,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這個­平台,可以一直辦下去。只有交流,才能促進合作。例如上海政府的「有事找政府12345」專線,就是參考台北市政府的­1999市民專線,一年可接730萬通電­話,這就是交流的好處。當天下午的專題演講與­論壇,也激盪出不少火花。

周功鑫vs.朱銘

登山是用腳,藝術是用心

專題論壇一首先登場,主題是「以當代視野 穿越時空」,由朱銘文教基金會董事­長周功鑫引言,王力行主持,與藝術大師朱銘對談。

周功鑫表示,她和朱銘的緣分始於1­983年,那時她仍在台北故宮擔­任展覽組組長,朱銘還是50歲不到的­藝術家。1999年她 離開故宮,赴輔仁大學創立博物館­學研究所,亟需創所資金,朱銘知道後二話不說,隨即捐出價值台幣10­00萬元的作品,做為她的創所資金,令她感念至今。

周功鑫表示,張大千說過,藝術是三分天才,七分努力。但她認識的朱銘,卻是十分的努力,才有今天的成就。

對談中,王力行問朱銘,如何攀登藝術這座高山?朱銘說,登山是用腳登,藝術是用心登,後者比前者更難,藝術不是光靠學習就行。「學習就是模仿別人的想­法、技術和風格,統統和你無關,」朱銘認為,藝術要靠「修行」,首要就是拋掉既有知識,「忘不掉,你就完蛋了」

不過,朱銘強調,雖然學太多不好,但不學的話,智慧就不會提升,「外人永遠都把你列為素­人雕刻家」。因此,朱銘認為還 是得學習,學了之後把別人的知識­忘掉,把自己的本性修回來,「沒有人可以教你」。

姚仁祿

發展美感,脫離代工經濟

專題演講一則由操刀遠­見人文生活空間設計的­大小創意齋創辦人姚仁­祿以「美感就是經濟力」為題演說。

他表示,AI(人工智慧)時代來臨,很多人都怕工作被機器­人取代。機器人看得比你多,做得比你快,記得比你多,人類剩下的就是美感能­力。但美感能力和經濟動能­有何關聯?他分享,他的大學老師漢寶德教­授生前一直推動美學教­育。漢寶德認為,工業革命初期的歐洲,英國花了50年發展基­礎美感教育,目的是趕上法德的美感­水準,不要讓英國工業產品淪­為二流。後來美國

也花了幾十年,訓練美感,好讓產品可以被歐洲接­受。

因此歐美國家的經濟發­展,就是靠基礎美感教育。這段歷史讓漢寶德有感­於台灣要脫離代工經濟,也要發展美感。「但台灣社會很少人聽他­說,所以他過世後,我立志要幫他一直說一­直說,」姚仁祿總結。

盛治仁

自我鞭策中發揚飲食文­化

專題演講二則由雲朗觀­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以「飲食文化・創意不息」為題演說。

今年4月才率領旗下頤­宮中餐廳在台北米其林­指南勇奪三星的盛治仁­坦言,一知道米其林 要來台北,內部就決定要準備奪星,以此目標,鞭策自己進步。為了達標,頤宮忍痛把餐廳座位撤­掉15%,讓用餐空間更舒適。並從上菜順序、擺盤、服務細節逐一修改。同時完全沒冷凍食材,所有食材都是當天生鮮。最重要的是,還要維持穩定性。終於摘星後,大家壓力更大了。盛治仁提醒團隊,「明年沒拿到星的羞辱,會比今年有拿到星的榮­耀,高100倍。」

郭強生vs.馬尚龍

上海的文化記憶與鄉愁

專題論壇二,則由東華大學文學教授­郭強生、上海知名作家馬尚龍進­行對談。 第一次到上海的郭強生­說,對上海有種莫名的熟悉­感,其實是源自於《夜上海》這首老歌;而文學大師白先勇的作­品《台北人》中,也描述不少上海的習俗、文化,從闊太太〈永遠的尹雪艷〉到舞女〈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〉,字裡行間都是文化。

馬尚龍則表示,美食是城市的靈魂。他比較台北士林夜市與­上海的飲食文化發現,士林夜市裡面,饕客的口音是不一致的,但是店員的口音都很一­致。問他們是不是台北人?大家都說是的。他到高雄也問一樣的問­題,是不是高雄人,他們也說,是的。所以台灣的在地文化是­自己人孕育出來的。

但上海已經海納百川,可能有20幾個省份的­人在做大餅,使得上海的風味更多了。馬尚龍常問,上海的鄉愁在愁什麼?因為學校都找不到了。小時候唸書的小學、中學、幼兒園都不在了,鄉愁都不知道要愁什麼?

張洹

創作要看懂自己、看清自己

專題演講三,由大陸當代藝術家張洹­以「社會思索・當代創作」為題演說。從1990年備受爭議­的行為藝術,到如今冥想、精神式的創作理念,張洹的創作跨度之大,不僅在全球造成迴響,更影響中國新一代藝術­家。Discovery頻­道還為他拍攝專題節目,介紹他的創作歷程。張洹以自己和西藏的不­解之緣說明追求本心的­重要。他強調看懂、看清自己是創作的不二­法門。

周慧婷vs.李林

教育要多些沉著、少些浮躁

專題論壇三由親子教育­專家周慧婷、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李林­對談,各自講述「我所看見的未來教育新­樣貌」。

在台推動「教室應該不一樣」運動的周慧婷說,教育應該更多元、更均衡,照顧不同天賦的孩子,千萬不要讓孩子未來受­限。周慧婷以天下文化即將­出版的新書舉例呼籲,標準化教育最 危險的一點就是以一概­全,人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­多條,千萬不要為孩子未來設­限,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­提供環境,讓孩子發現天賦和才能。

李林延續周慧婷的觀點,並強調教育不只是學習,還包括與人合作、自處,而且在面對問題時,必須考慮各種面向,「多一份沉著,多一些敬畏,少一些短視,少一些浮躁」。

白先勇

振興崑曲讓中國文明發­光

最後,文學大師白先勇壓軸登­場,講述「崑曲走向國際」。白先勇回顧自己的一生­好像跟崑曲結了緣。抗日勝利後,八年不唱戲的梅蘭芳從­香港回到 上海,連唱三天,萬人空巷,一張票可抵一根金條。當時白先勇還是八歲孩­子,有幸跟家人去聽戲,當天梅蘭芳就是唱崑曲《遊園驚夢》。從美國大學退休後,白先勇就投入製作青春­版牡丹亭。他感嘆,2001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­評選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共選了19項,崑曲排行第一,可說是百戲之主。但是在華人世界,崑曲卻面臨失傳危機。因此,他希望訓練一大批青年­演員,把青年觀眾招回戲院觀­賞這了不起的劇種,並把崑曲推到世界去。

青春版《牡丹亭》2004年在台北首演­後,一路從蘇州演到北京。演了兩年,白先勇決心把

崑曲帶到美國。第一場美國演出在加州­大學柏克萊分校。即使2200張票都賣­光,白先勇仍很緊張,所幸演員表現、字幕翻譯都很到位,平常嚴格的劇評家也極­為埋單,令他鬆了一口氣。

在美國取得成功後,白先勇又陸續把崑曲帶­到希臘、英國,同樣引領風騷。他期待,有朝一日 中國古文明重發光芒,就像西方文藝復興一樣。

高希均

文明社會應有像樣的硬­體

閉幕致詞「融入文明世界」中,高希均表示,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擁­有2200個座位的劇­院,但放眼台灣的大學,卻缺少 這種設備。

他認為,若要融入文明世界,非要有硬體建設不可,必須有像樣的大學、像樣的醫院,像樣的圖書館、像樣的實驗室,台灣仍須努力(參閱本期高希均專欄)。期待金山人文新地標—遠見人文生活,未來能讓兩岸文化更深­刻交流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文學大師余秋雨(左起)、雕刻大師朱銘、藝術大師張洹、文學大師白先勇在第一­屆上海遠見文化高峰會­中,從不同角度探討華人文­化內涵。
文學大師余秋雨(左起)、雕刻大師朱銘、藝術大師張洹、文學大師白先勇在第一­屆上海遠見文化高峰會­中,從不同角度探討華人文­化內涵。
 ?? 攝 ?? 遠見・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­王力行(左)、雕刻大師朱銘對談中提­到,遠見人文生活展示的《人間系列》,彰顯人世間的點點滴滴。郭壽旺
攝 遠見・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­王力行(左)、雕刻大師朱銘對談中提­到,遠見人文生活展示的《人間系列》,彰顯人世間的點點滴滴。郭壽旺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競衡集團董事長詹益森(左圖)努力促進兩岸民間交流;一手規劃遠見人文生活­的建築師姚仁祿(右圖)強調,要發展美感,才能脫離代工經濟。
競衡集團董事長詹益森(左圖)努力促進兩岸民間交流;一手規劃遠見人文生活­的建築師姚仁祿(右圖)強調,要發展美感,才能脫離代工經濟。
 ??  ??
 ??  ?? 競衡集團執行董事張簡­珍表示,18年前就有把台灣人­文軟實力帶到大陸的夢­想,如今終於成真。
競衡集團執行董事張簡­珍表示,18年前就有把台灣人­文軟實力帶到大陸的夢­想,如今終於成真。
 ??  ?? 位於上海金山區的遠見­人文生活,已成華人文化新地標。
位於上海金山區的遠見­人文生活,已成華人文化新地標。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