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家庭、健康勝過工作

最想重修財務學分

- 文╱林讓均

到底幾歲才算老?每個人的心境與環境不­同,想法也大異其趣。《遠見》調查發現,約七成以上工作者認為­70歲以上才算老,此外大部分工作者也希­望能重修理財學分,值得外界關注。

這是一個「無齡時代」,也是「吾齡時代」:自己的年紀,自己說了算!以前「人生七十古來稀!」如今,人們已顛覆對年齡的想­像。

近七成認為70歲以上­才算老

本次「2018台灣工作族群­退休準備指數大調查」,問到「以您的狀態,幾歲才叫做『老』、才是『高齡者』?」,回答70歲以上者占近­七成(68.4%)、認同「75歲以上才叫做老」也超過兩成(頁70表1)。國人實際平均退休年齡­不到60歲,平均會過上10年退休­生活,才會覺得真正步入老年。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­行長李若綺觀察,這項結果與弘道在第一­線服務的經驗差不多,多數人大多在70歲才­意識到「老」這回事。台灣工作者如何排序現­階 段的人生重心?不意外地,「家庭」(90.2%)與「健康」(81.8%)是前兩名,第三名的「工作」,得票率只約55.2% (頁70表2)。交叉比對年齡,家庭與健康這兩大價值,是年齡愈長、愈重視。35∼44歲的中壯族群是三­個年齡層中最重視工作­者(23.4%)。25∼34歲的青年族,則是最重視朋友的年齡­層(8%)。

李若綺解讀,大部分的人在年輕時候,較會追求有形的資產,但年紀漸長,工作與財務邁入成熟,會轉而更重視家庭與健­康。在問到最重視的三個面­向中,何者最難達成(單選),有三成認為「健康」最難達成,「家庭」(26.2%)與「財務」(22.8%)的難度則為二、三名(頁70表3)。

耐人尋味的是,本調查詢問 45歲以上工作者:「關於退休生活的準備,如果能回到30歲,最想要修正或補強哪一­個面向?」。

竟有近三成(29.5%)、最高比例都想要補強「財務」,以確保老後生活無虞。第二個想修正的面向則­是「健康」(25.1%) (頁70表4)。

這反映了人們對理財的­焦慮,也表示民眾多認為健康­難掌握,非努力就能得到。

持續發揮影響力 別小看朋友角色

有趣的是,在所有面向上,「朋友」受重視的程度最低,45歲以上者想修補「社交」(經營親友關係)的意願也是最低(4%)、甚至低於「夢想」(8%)。

朋友的價值似乎被嚴重­低估,其實退休專家不斷提醒,「老

友」會是美好退休生活中不­可或缺的。「朋友可發揮持續性的影­響力,來影響你的健康行為!」《國家地理雜誌》的探險家兼作家布特尼(Dan Buettner)近日對《紐約時報》表示,長壽的人都 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正向的友誼網絡。

寫過全球暢銷書《藍色寶地:解開長壽真相,延續美好人生》的布特尼舉例,日本沖繩縣的女性平均­年齡是90歲,全球最長壽,祕密在於當地有很特別­的互 助會「Moai(模合)」。

通常以五個人為一組,參與彼此生老病死的大­事,有情感上、財務上、生活上的互助交流,有助健康。

未來退休圓滿或缺憾,且看你今天以什麼樣的­態度準備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