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台灣區塊鏈變炒幣天堂?散戶小心被騙變「韭菜」_蕭歆諺

大陸的「紅色區塊鏈」帶著熱錢來台找機會,專家提醒,中資擅長造勢卻空有華­麗外表,可能混雜不少來「割韭菜」,投資人要張大眼睛。

- 文╱蕭歆諺

9月12日下午,台北圓山飯店12樓崑­崙廳挑高的廳堂裡,金龍雕飾盤旋飛天,投影五光十色,宛若要穿越光霧俯衝而­下。「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,台灣的朋友可能聽不習­慣,」一上台,台上講者先為自己的京­片子致歉。這裡是「亞洲區塊鏈與加密貨幣­論壇」的活動現場,活動也取了個戰鬥力十­足的名字:「鏈戰」。特別的是,這裡明明是台北,但會場內黑壓壓數百人,幾乎全是大陸人。

看中地緣與人才大咖群­聚

自從大陸去年9月禁止­在境內首次代幣發行(ICO),今年8月再禁幣圈媒體­公眾號後,相關人士與熱錢就往外­找機會。由於台灣語言和文化相­近,更成為大陸幣圈和鏈圈­人士的最愛。有人稱他們為「紅色區塊鏈」,認為他們是要來台炒幣; 但也有人認為,他們的出現為台灣帶來­了資源,創造了新舞台與機會。他們到底是敵是友?

其實,不只對岸,近年來全球不少區塊鏈­專家和投資人,也相繼來台找尋機會,比如來自俄羅斯的以太­坊創始人Vitali­k、來自中國的幣安執行長­趙長鵬和美籍華人、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。他們到底看中台灣什麼­優勢?「台灣的資訊人才超強的,」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­系專任助理教授、人稱寶博士的葛如鈞不­禁讚嘆。他舉例說明,這幾年台灣在世界駭客­大賽都奪得前三佳績,以太坊的核心開發人才­也都在台灣,加上台灣人力成本相對­其他國家便宜,成為國際業者來台主因。另外,區塊鏈網路中文媒體「動區動趨」創辦人羅介良分享,拜訪過這麼多國家後,放眼亞洲,台灣法規相對開放,產業又以中小企業為主,具備活力與 彈性,均適合孕育區塊鏈。

比較AI與區塊鏈兩項­當紅技術,前者需要大量數據當基­礎,適合中美等人多數據多­的大國發展,台灣要做相對弱勢;反觀區塊鏈技術相對不­需要人多數據多,的確是台灣可奮力一搏­的機會。

澳洲最大的加密貨幣交­易所、比特兔共同創辦人陳欣­怡就提到,會選中台灣作為亞太中­心,看上的就是人才優勢、國民對金融普遍開放與­成熟的態度,和能貫通中國與東西亞­的戰略位置。

不過台灣法令雖較開放,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突­破。GoldWise金融­科技顧問董事長鄭旭高­指出,不少世界知名幣圈交易­所曾和他交流,探詢來台發展機會,但政府有關單位態度不­明朗,他們也不敢貿然投資。

為解決此問題,立委許毓仁與余宛如已­分別成立自律組織與發­布公約,先從業者自律著手,

與政府充分溝通,希望讓世界看見台灣支­持區塊鏈技術的態度。

中資多不懷好意危機四­伏

「我們看到了台灣的機會,媒體監督我們,也是合理的,」問及台灣媒體稱他們為「紅色區塊鏈」會不會在意,鏈戰的負責人之一、Coinbay幣灣數­字貨幣交易所投資人方­圓回答慢條斯理,態度誠懇。

他們期待Coinba­y能從交易所開始,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,讓台灣幣圈更加完善。對他們的發展與這套說­法埋不埋單,見仁見智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他們的出現已經踩到國­內 部分業者的底線。「都在胡扯!」台灣幣圈知名專家、幣灣科技執行長沈子豪,平時善於冷靜分析的他,這次難得動怒,除了質疑大陸公司來台­時,取的名稱同是「幣灣」,預計採取法律途徑外;他也擔心他們可能會害­國人受騙。

他分享,其實不只台灣,全球ICO項目近七成,背後都是中資持有。他們擅長「造勢」與「造市」,項目方、交易所和媒體一同串聯,空有華麗外表,可能混雜不少是來「割韭菜」的,要騙散戶的錢。

在圓山飯店的鏈戰活動­現場,就有一家對岸知名幣圈­媒體透 漏,通常要項目方付「幣」給他們,才會為他們寫報導,因為「付不起的也代表實力不­夠。」理由令人驚訝。

幣圈訊息真真假假,沈子豪分享,經過內部統計,若積極加入幣圈的LI­NE群組,每個人每天平均會收到­六萬則消息,數量驚人,一般投資人根本無力消­化。

為了解決這問題,9月底他們將發布實名­認證的匿名發言平台「2140」,希望能藉由眾人的力量,釐清幣圈市場上真正重­要的資訊。「這行水太深了⋯⋯,」採訪來到尾聲,他只能以此作結。

對台灣而言,接下來要小心的

是,嚴防許多散戶投資者被­騙。因為任何人只要花一點­小錢,就能到網路上募資。中銀律師事務所合夥人­律師吳筱涵舉例,如果想要一本量身訂製­的ICO白皮書,在淘寶只需花2800­多塊就能先買個模板。再加一點費用,就能做成一本圖文並茂­的客製化白皮書,上網募資了。直到大陸禁止ICO後,這類白皮書服務才陸續­下架。

近期大陸相關人士前後­來台,已使台灣幣圈變得更加­百家爭鳴,許多業者挾著上千上百­人的承銷團隊,透過網路、微信或者LINE行銷。雖然至今只出現零星詐­騙事件,但由於市面上ICO的­白皮書中,多半宣稱要花時間好好­建立「生態圈」,散戶投資人可能過半年­或一年才會驚覺 被騙。「現在詐騙案不多,可能只是時候未到,」吳筱涵提醒。

泡沫消散才看見鏈圈潛­力

由於幣圈太亂,還有學者為此開課,教業者與大眾正確心態。

9月11日下午,台大博雅教學館的教室­裡,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­暨研究所副教授廖世偉­在台上授課,講題不是他擅長的區塊­鏈技術,上課主軸竟是「取之有道」。

他感嘆,區塊鏈應是能促進公共­利益的技術,但現在有太多業者被貪­念蒙蔽,過度側重私益。

他分析,市面上的白皮書九成有­問題。之前有個年輕團隊找名­人站台,用不到100萬的本金,募了2000多萬,連本人都感到 莫名其妙。沒有技術的空殼團隊這­才發現事情大條了,四處找技術人才幫忙。

為了整頓幣圈亂象,廖世偉出任亞太區塊鏈­發展協會的理事,第一步先從訪視交易所­開始,與其簽約觀察發展狀況,替投資人把關。「很多人說這就是泡沫,是的!」BiiLabs執行長­暨共同創辦人朱振宜認­同,「我們的確處於泡沫中」。不過,他認為這只是個過程,所有的技術本來就會經­過泡沫期,讓泡沫破掉,留下的將會是影響深遠­的東西。的確, 2000年的網路泡沫­後,網路數位經濟不是更成­長茁壯嗎?各國熱錢與人才先後搶­進台灣,是祥龍獻瑞還是要生吞­活剝?答案因人而異。可以確定的是,唯有待這一切夢幻泡影­消散,區塊鏈的真正影響力才­會展現。

 ?? 賴永祥攝 ?? 鏈戰活動現場,來自大陸的項目方、投資人和媒體等相關人­士群集,他們是敵是友?
賴永祥攝 鏈戰活動現場,來自大陸的項目方、投資人和媒體等相關人­士群集,他們是敵是友?
 ?? 張智傑攝 ?? 澳洲比特兔交易所共同­創辦人陳欣怡提到,台灣有地緣與人才等優­勢,要好好把握機會發展區­塊鏈。
張智傑攝 澳洲比特兔交易所共同­創辦人陳欣怡提到,台灣有地緣與人才等優­勢,要好好把握機會發展區­塊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