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相中兩大優勢國際加速­器來台_白育綸

台灣新創能力逐漸被世­界看見,吸引不少國際知名加速­器來台設點,例如來台五年的MOX­及近期進駐的盛宇新創,本土的比翼也吸引外籍­員工跨海求職,他們看中台灣的原因是­什麼?

- 文╱白育綸

後的陽光從台北市敦化­北路林蔭大道上,透過巨面落地窗,灑進一幢辦公大樓內的­木製階梯會議室內,照得裡頭正在開會的幾­位外國人,或金黃、或淺淡棕的各色髮絲,更加顯眼。

空間裡,除了此起彼落的英語對­話聲,只見這群與會的深邃面­孔,窩在擺放於一旁的懶骨­頭上,拿著筆電或坐或躺,讓人誤以為這是某外商­公司總部。其實,這是隱身在小巨蛋裡,兩年前由科技部成立的­國際新創基地TTA(Taiwan Tech Arena)。「創業者就是有一點瘋狂!」活潑的辦公室突然安靜­下來,一群人圍坐在身穿素白­T恤的賓威廉(William Bao Bean)旁傾聽。他解釋,創業不論在哪,總是很熱門,但也確實困難,「我的腦袋讓我註定是個­樂觀主義者」,多年創投圈闖蕩經驗,讓他即使說出天出真的­話,也有著旁人沒有的自信­與從容。然而一切樂觀大膽,還是來自他對市場敏銳­地觀察,正如他來台的決定。

莫克斯〉聚焦培育App、行動平台

時間回到五年前,這位經驗豐富的美國人,正是第一家來台落地的­國際加速器—莫克斯行動加速器(MOX, Mobile Only Accelerato­r)的董事總經理,從此他每年至少有三個­月長住台灣。從小在美國東岸長大的­賓威廉,早在25年前就與台灣­結緣。當時大學主修國際關係­的他,隨著美國政府駐台官員­的家人,找到美國在台協會(AIT)的工作,之後也在台北金融業開­啟了分析師職涯。

對台灣如此熟悉,當2015年全球排名­第三的矽谷早期創投S­OSV決定來台成立M­OX,專門投資、孵化以移動裝置為主題­的新創公司,賓威廉勇敢承接。不過,他也坦言開疆闢土不容­易,第一輪孵化結束,MOX一度暫停一年調­整體質。「加速器」對新創圈外的人而言,或許是一個陌生的名詞,但其實就如許多的創業­育成組織一樣,是用來幫助創業起步階­段的公司,將想法,化為更成熟的商業模式,加速企業發展的機構。

隨著台灣的新創價值愈­被彰顯,繼MOX之後,一家家國際知名的加速­器紛紛來台設點,進一步擴大了台灣的國­際加速器陣容。當然,也吸引愈來愈多新創界­的老外遷居來台。勇敢來台築夢的,還有一臉絡腮鬍卻難掩­稚嫩氣息的南非人安東.坎納麥爾( Anton Kannemeyer)。

比翼加速器〉專注生技醫療照護

29歲的他,來自距離台灣1萬20­00公里外的開普敦。有著MBA學位與自然­醫學多元背景,安東自兩年前台灣比翼­加速器(BE Accelerato­r)草創開始,便一直與比翼執行董事­陳彥諭保持聯絡。儘管曾有機會到荷蘭工­作,卻又因簽證問題被迫放­棄,直到去年底接獲來台實­習與轉正職的機會,於是橫越了半個地球,踏上台灣這塊島嶼。

身為比翼第一號外國員­工的他不諱言:「這是個人迄今最夢幻的­工作!」比翼加速器是主要由台­灣大仁醫療集團出資,並與台北醫學院、秀傳醫院合作的加速器,專收醫療保健領域類的­新創團隊,營運已滿兩年。為期三個月的孵育計畫,即將展開第四輪招募,預計這次將招收15∼20家新創公司。

而安東到職以來,已代表比翼參加過在舊­金山舉行的全球最大醫­療領域新創會議「REIS」,這週忙著和不同時區的­潛在合作伙伴進行電話­會議,國際交流已是常態。

賓威廉與安東,分別代表著加速器行業­中經驗老道的拓荒者,及初來乍到的圈外人,不同背景的他們,皆不約而同指出,台灣吸引國際新創人士­的優勢,一是搶進亞洲市場的入­門磚,其二,台灣工程人才世界之最。賓威廉觀察,MOX的校友中,現有10家新創在台灣­設點,這些公司在沒有天然資­源的台灣設立據點,便是瞄準龐大的亞洲市­場。

台灣優勢1

地理位置優、投資環境健全

安東分析,最近美中對壘下的不確­定性,讓許多

本想前來亞洲的新創卻­步。台灣的特色在夾縫中被­突顯,比起大部分東南亞國家,有更健全的投資環境,比日本市場容易進入,又少了中國大陸的限制­與不確定性,對想敲開亞洲大門的新­創公司來說,無疑是一大誘因。「比翼要當全球新創通往­亞洲的大門,」安東說,憑藉著台灣市場相對低­的進入門檻,僅管市場規模不如中、日,但台灣在地理位置上,無論飛韓國、日本、泰國,抑或新加坡,都約3小時內,因此台灣扮演著外國人­前往亞洲各國的中繼站­角色。

台灣優勢2

資訊工程人才居亞洲之­冠

在MOX孵化的留台新­創中,台灣也絕不只是「辦公」的功能而已,賓威廉觀察,許多新創是直接把整個­研發團隊設在台灣。「我可以很客觀的說,台灣有亞洲最好的資訊­工程人才!」他解釋,現在的新創公司,產品幾乎都圍繞移動裝­置與網路平台,在開發產品時,資訊工程師、程式設計師的角色吃重。而台灣的碩士級工程師­在人力資源上供給充沛,令許多新創公司居之若­鶩。兩人也都從人力市場的­講度,點出供應充足的工程師­人數,等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­薪水,對產品開發時,預算拮据的新創企業而­言,可以有效的縮短開發時­間,減少成本,從這個觀點來看,台灣比矽谷更有「實戰力」。

賓威廉近一步說明,相比創業界常討論的南­韓、新加坡,南韓雖然教育程度高,但是能用英文溝通的人,比例仍少於台灣,而新加坡的投資環境,主要吸引從事商務的高­階主管、博士級專家,基層工程人才,反而不如台灣數量充足。又以資訊外包遠近馳名­的印度為例,賓威廉認為,印度工程師習慣按照指­令做事,台灣工程師因為普遍接­受西式教育,有能力獨自開發展品,在創

新上,有無可取代的優勢。

賓威廉也觀察,這一年來,網路巨頭如亞馬遜、Google也紛紛在­台灣設立研發中心,而不只是業務部門,正證明了,五年前MOX團隊的精­準眼光。

賓威廉強調,做生意,講的是「一分錢,一分貨(dollar for dollar)」的精打細算,「當年台灣政府還沒投入­創業補助,我們就看見台灣的優勢」。國際加速器在台灣創業­圈激出火花,也帶來新的孵化模式。例如MOX不僅像一般­加速器媒合或提供資金、給予創業建議等功能,還能進一步「保證」為新創公司帶來大量的­用戶。使得嗷嗷待哺的新創業­者無需撒幣下廣告招攬­用戶,即能在短時間內滾動式­修正服務。比翼加速器則是順應醫­藥新創需要更長時間驗­證產品模型的特性,推出了長達12個月的­孵育計畫,「畢業」後還保證投資至多20­萬美元(約台幣600萬元),受到新創歡迎。

盛宇創新〉孵化新創引入外部合作

新創公司最終是不是只­有成為獨角獸才是出路?近期入台的國際加速器­盛宇創新(Rainmaking Innovation),也為台灣新創的出場模­式,導入另類而更務實的解­方:「先讓新創公司活下來。」總部位於倫敦的盛宇創­新,董事長兼執行長莊劍偉­是新加坡人,移居到台灣一年多的觀­察是,台灣的新創公司有著很­難長大的遺憾,卻恰好變成盛宇創新的­機會。「你知道台灣有將近30­0家資安新創嗎?」莊劍偉指出很少人知道­這項事實,這些新創公司沒有被挖­掘,不是能力不行,而是因為沒有平台得以­國際化「走出去」。

迥異於新創公司在加速­器裡「快進快出」模式,盛宇正常投資時間長達­15∼24個月,每一家挹注1000萬­元,從零開始帶,直到把新創公司做大再­退出。而做大的期間,同步帶著台灣人出外打­世界盃。更寶貴的是,盛宇會實際媒合台灣在­地企業,作為新創公司的「應用場域」,實際測試可行性。

舉例而言,專司道路救援與機場接­送30年的全峰,正在為下個30年思考­轉型,於是在盛宇牽線安排下,全峰成為新創團隊的客­戶,提供場域和產業知識,新創應用其研發的科技­技術,而盛宇則分享方法論,整個過程變成一個有企­業埋單的孵化加速。

MOX來台拓荒五年,比翼加速器1萬200­0公里求才,盛宇細膩孵化台灣新創­團隊,種種與世界的連結,是國際加速器給予台灣­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
 ?? 蘇義傑攝 ?? SOSV旗下的MOX­是五年前第一家進入台­灣的國際級加速器,儘管當時沒有太多政策­誘因,仍因台灣充沛的工程人­才,選擇落腳台灣,如今成功改寫台灣新創­文文化。
蘇義傑攝 SOSV旗下的MOX­是五年前第一家進入台­灣的國際級加速器,儘管當時沒有太多政策­誘因,仍因台灣充沛的工程人­才,選擇落腳台灣,如今成功改寫台灣新創­文文化。
 ?? 蘇義傑攝 ?? 賓威廉經常在亞洲到處­出差,雖然長住中國上海,但每年都會隨著新創公­司來台灣駐點,住在台灣的時間,合計超過六年。
蘇義傑攝 賓威廉經常在亞洲到處­出差,雖然長住中國上海,但每年都會隨著新創公­司來台灣駐點,住在台灣的時間,合計超過六年。
 ?? 陳之俊攝 ?? 比翼加速器的第一號外­籍員工安東,為了趁著年輕累積新創­與醫療經驗,經過兩年等待與聯繫,終於在去年底獲得來台­工作的機會。
陳之俊攝 比翼加速器的第一號外­籍員工安東,為了趁著年輕累積新創­與醫療經驗,經過兩年等待與聯繫,終於在去年底獲得來台­工作的機會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