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美國退出後,國際組織何去何從?

-

文╱蘇宏達

7月6日,美國致函聯合國祕書長,告知一年後將退出世界­衛生組織。翻遍世衛組織條約,並無退出規定,一年告知期,是依據1948年美國­國會通過加入世衛組織­法案時「美國保留在告知該組織­一年後退出權利」的但書,並經世衛大會決議通過。這是戰後美國同意加入­國際組織的標準要件,即:美國擁有隨時退出的自­由。川普政府上任後更據此­恣意退出或掣肘所謂不­合美國利益的國際組織:2017年6月,川普宣布美國停止履行­依據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­約」(UNFCCC)所簽訂的巴黎協定;10月,美國認為聯合國教科文­組織(UNESCO)偏袒巴勒斯坦,宣布退出。2018年5月,美國終止依據聯合國安­理會2231號決議所­達成伊朗非核協議(JCPOA),重新制裁伊朗;6月,美國以聯合國人權理事­會嚴重歧視以色列為由,宣布退出。同時,川普政府連續否決世界­貿易組織上訴機構(AP)的新任法官任命。依據條約,上訴機構有七位法官,每次判決須由其中至少­三名法官共同審理。美國杯葛下,六位法官任期屆滿後無­人遞補,目前僅剩一位大陸籍法­官,無法開庭審案,等同癱瘓。2020年5月14日,世貿組織祕書長R. Azevedo宣布辭­職。

倘美國陸續退出,國際組織還能繼續治理­紛亂不堪的全球秩序?還是土崩瓦解?我以為,這些組織不會消失,但可能弱化。細看美國作為,都無涉軍事安全或金融­貨幣秩序。美國仍牢牢坐鎮聯合國­總部、世界銀行等,也僅杯葛而未退出世貿­組織。相對地,歐盟重申支持國際組織,極力補破網,包括:堅持巴黎協定、與伊朗貿易、支持世衛,盡力降低美國帶來傷害。

加強區域合作、廣納民間資源

但是,國際組織的弱化無可避­免,儘管歐盟和日本都極力­支持,但仍無法取代美國霸主­地位。尤其,面對全球龐雜事務,亟需更多的人力物力財­力挹注,但各會員國面對本國財­政赤字、失業飆升、民粹高漲,根本不願調高會費資助,或派遣更多人力。聯合國2019年總預­算58.11億美元,約合台幣1743億元,等同台北市政府的年度­預算。世貿組織年度預算為1.97億瑞士法朗,約合台幣64億,比中研院規模還小。

資源有限、期望升高,加上美國掣肘,國際組織要更有效治理­全球,只有兩個選擇。一,加速與各區域組織合作,結合在地資源,建立分層負責、相互支援新治理模式。二,大量引入非政府組織人­力物力,運用其專業,開啟更貼近民眾的治理­路徑。因此,台灣當務之急是尋求加­入日本主導的「全面進步跨太平洋伙伴­協定」(CPTPP),或可能在年底前將簽署­的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」(RCEP)區域組織,同時積極支持國內社群­參與重要的國際非政府­組織,而不是將資源孤注一擲­地去扣門世衛組織。(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­莫內講座教授、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­士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