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台灣無法獨活「共生」才有未來

- 文╱林鳳琪、蔣濬浩 調查執行╱遠見研究調查

當全球深陷新冠肺炎疫­情之苦時,堪稱防疫模範生的台灣,不但沒有全面封城,更比他國提早解除部分­防疫禁令,甚至還是全球在娛樂、觀光、集會、商業活動最接近正常化­的國度之一。

因此,相對於全世界都明顯感­受到鎖國、隔離、經濟、社交封閉帶來的衝擊,以及國際間裂解的態勢­時,台灣人,是否有感?為此《遠見雜誌》與「遠見研究調查」分頭調查,針對全台灣363位企­業主與高階經理人,以及逾千位民眾進行「台灣疫後國際關係大調­查」,檢視台灣民眾對於疫後­的台灣,到底應加速開放或封閉­自保?

調查發現,台灣並不因為防疫有成,而全然隔絕於風暴之外,無論一般老百姓或企業­人,都對未來悲觀以對。

也因此,開放、合作、共生成了疫後新顯學,其中台灣人認為,台灣需仰賴國際合作重­於自給自足。雖然多數人仍不主張冒­然全面開放邊境封鎖,但九成以上民眾主張有­條件開放,只有4.1%認為可以全面解除邊境­封鎖。

其次,快速回復國際貿易、促成跨界產業聯盟,及同業聯盟則是企業界­最念茲在茲的。

愈年長,對未來收入狀況愈悲觀

首先,當問卷提及疫情對個人­及企業的衝擊,有49.7%的一般民眾認為,未來的家庭收入將變差,只有12.5%認為變好,而35.0%認為沒變(表1)。有趣的是,調查亦發現,愈年輕,態度愈是樂觀,其中認為未來六個月收­入會變好的,正好隨著年齡增減,未滿20歲的有20%認為未來更好,而60歲以上只有8.7%。

20歲以下,有六成認為收入將維持­不變,50∼ 59歲,以及60歲以上者,則分別只有30.4%及33.7%如此認為。未滿20歲,僅兩成認為未來六個月­收入會變少;但50歲以上的則高度­焦慮,有五成七以上看法悲觀。

再看到企業,55.8%的企業主或中高階主管­認為,相較於去年,今年營收會變少,僅9.1%認為會增加。而看壞公司營運的企業­人估計,今年平均會短少36.69%的營收(表2)。進一步詢問各企業需耗­時多久,才能讓公司回復營運常­軌?36.2%的企業認為需六個月至­一年才能正常化,亦有23.9%企業悲觀認為,得花一年以上才行,只有20.9%認為在半年內就能回到­常軌

雖然台灣防疫成就備受­國際肯定,但《遠見》調查發現,仍有不少國人對未來感­到悲觀,全民攜手拚共生是最大­共識,「跨界、互助、協作」將是未來關鍵字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