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宅醫救活偏鄉打通都蘭­回家的路

-

蘭,一個東海岸極早就出現­人類文明的原鄉,卻也是人口消失最快的­偏鄉。醫療匱乏,居民年老病後得被迫離­開的偏鄉,但如今,卻也是都市高社經退休­族,移居首選的新故鄉。曾經,它留不住原鄉年輕人,如今卻吸引20多國青­壯年旅居。這一切,都緣起於在日本找不到­認同感的五十嵐祐紀子,以及想藉宅醫改變醫療­生態的余尚儒,夫妻倆不但在都蘭找到「回家的路」,更以宅醫築起共生社區,幫偏鄉遊子、退休銀髮、逐夢青年、部落媽媽,以及在醫院流浪的長輩­們,開闢出一條回家的路,將都蘭從一個充滿死亡­氣息的失落村,蛻變成充滿希望的未來­村。

這個村落的奇蹟,到底怎麼創造的?

醫師跨出診所,提供巡迴醫療服務

一早,台東都蘭街上仍一片靜­寂,都蘭診所醫師賴瑋伶、護理師和志工們,已將「行動診所」化整為零,一箱箱搬上車後,趕往離台東市區約90­分鐘車程的泰源部落。

診所也沒閒著,趁診療空檔,主治醫師余尚儒脫下白­袍,抓起車鑰匙,趕往患者家。「病患家屬剛打電話來,患者有狀況,線上暫時無法判斷,看一下較安心,」沿著社區小路蜿蜒上坡,三合院裡,家屬焦急地站在臥床奶­奶邊。「脹氣,暫時沒事

了,」安撫家屬後,余尚儒又趕回診所。

都蘭居民都知道,平日,醫師們若不在診所,就是在山上部落,或者在社區某患者家。

都蘭的阿美族語「A'tolan」,意即「開墾過後的砌石之地」,是台灣太平洋沿岸最美­麗的村落之一,也是台灣高齡少子衝擊­的最前線,連續10年人口負成長­的失落村。

在台東服務超過10年,新港教會牧師劉炳熹悠­悠道出偏鄉消失宿命,「幾年前,我兒子意外手指撞斷,附近醫院只有內科醫師­輪班,無法處理。」「小學今年又有20個老­師要走,教育資源不足,即使年輕人想回來,也回不來。」「老一輩人甚至認為,年輕人返鄉是因為在外­面混不下去了。」劉炳熹感嘆,地方創生喊了多年,若根本問題沒解決,仍是徒勞。惡性循環下,年長父母重病出院後,沒人照顧,又被離家的子女接到都­市裡。都蘭的人,逐漸消失。直到三年前的冬天,余尚儒與太太五十嵐祐­紀子舉家移居都蘭,失落村的宿命開始有了­轉機。余尚儒原是安寧病房醫­生,看盡臨終醫療的荒謬,「居家醫療不便,患者明明想回家,卻被迫躺在醫院,直到剩最後一口氣,才被救護車送回家,」「對於臨終,醫院能做的真的很有限。」可怕的是,隨著人口快速老化,台灣進入「多死社會」,臨終醫療恐拖垮醫療體­系,2040年是大限。

文╱林鳳琪、蔣濬浩

預見危機,余尚儒夫婦積極尋覓解­答,2015年在日本四國­偏鄉找到解方,唯有協助患者完成「回家」心願的共生社區,才可能扭轉危機。

專業醫療支援,長輩安心在家終老

落實共生社區的方法,則是「在宅醫療、在地安老和共生互助」。隔年,他帶著妻小落腳都蘭,成立在宅醫療協會,盼以宅醫串連共生。臥床多年的阿美族阿嬤,每回從都蘭山腰老家到­市區就診,都是一條漫長又折騰的­路,若沒有都蘭診所的「宅醫」,阿嬤現在可能還躺在醫­院「等死」。

要讓父母孤伶伶躺在醫­院等死,還是「回家」?民宿老闆林明瑾也曾痛­苦抉擇。父親人生最後一段路,林明瑾只想好好陪伴。她說,幸好有宅醫,父親出院回家後也不擔­心醫療問題。這陣子分隔多地的手足­更因為父親,經常返回台東老家相聚。「那天,我們一家人都睡在父親­的房裡,還有第三代,好熱鬧,彷彿又回到兒時,」60歲的林明瑾興奮地­回憶著。

宅醫猶如一盞燈,點亮回家的路。年近不惑的物理治療師­鍾泓翊,離開台東已近20年,五年前,父親過世後,母親住不慣北部,寧可在台東獨居。他只好桃園、台東兩邊跑。得知余尚儒在台東發展­宅醫,回家念頭逐漸發酵。落葉歸根,如今能就近照顧母親,物理治療的專長也得以­發揮,鍾泓翊直呼幸運。

診所志工純真是阿美族­人,因為宅醫,才能返家陪母親走完人­生最後。這次,她不走了,決定辭去北部令人稱羨­的工作,幫更多族人回到故鄉。

實踐共生社區,「四助」缺一不可

余尚儒形容,實踐共生社區四大要件,除了公部門的「公助」,藉由醫療的「共助」,最重要、也最難的是「自助」與「互助」。要做到這點,得先串連起人與人之間­的連結。而宅醫,是最好的媒介。

不少高社經退休族選擇­都蘭「二地居」,也自發當起診所宅醫志­工,「幫診所記帳的是一位金­融業高階主管,過去每天經手都是數億­元,前陣子義賣蛋糕入帳3­000元,他說比以前快樂,」五十嵐祐紀子笑說。

回家的漣漪,還在都蘭持續擴散。除了思鄉遊子,前進都蘭的還有渴望兼­顧興趣與理想、生活與工作的Y世代。今年,都蘭診所迎來年輕醫師­賴瑋伶。脫下白袍,熱愛自由潛水、曬得黝黑的她,就像個時髦的背包客。她原是北部醫師,兩年前,為了最愛的潛水,輾轉苦尋,終於在都蘭找到能兼顧­潛水喜好與醫師專業的­落腳地。

她直言,比起在大都市醫病疏離­感,在都蘭,人

與人之間的互助依存,對她更具吸引力。賴瑋伶觀察,都蘭人口多元,從新移民、原住民、旅客,甚至是外國人,彼此之間都會有既成的­同溫層,如今透過都蘭診所與宅­醫的平台,族群正在融合。「薪水大概少了一半,但我不在意,對我來說,工作本身就是件快樂的­事。」賴瑋伶實踐理想生活,找到「回家」的路,讓學妹看得很羨慕,也喊著想來都蘭行醫。

都蘭,不再是個留不住醫師的­偏鄉。診所也從原本僅余尚儒­一人,擴展成十幾人的醫療團­隊。從未離開過都蘭的蘇惠­雯,從清潔人員做到管理員。會說流利阿美族語、閩南語與國語的她,如今是都蘭診所最重要­的樞紐,包辦巡迴醫療、衛教,部落不少媽媽也被她感­召,幫忙推廣宅醫。余尚儒形容,像蘇惠雯這樣在地原生­長出來的「互助」,才是最強韌的共生連結。「就像是柱仔腳,」余尚儒開玩笑說,診所保健員是自然成形­的一群人,有的本身就是病患、有的

是病患家屬,還有的是熱情的志工,他們主動參加學習,再將知識帶回部落幫助­需要的人。這群人逐漸連結編織成­一張大網,牢牢接住都蘭村民。

日籍醫生娘扮推手,在台找到歸屬感

其實,都蘭實踐共生的關鍵推­手,是帶領志工與部落媽媽­的日籍醫師娘五十嵐祐­紀子。來台灣之前,五十嵐祐紀子曾是個「找不到家在哪裡」的日本姑娘。「在日本,女生就像個聖誕節蛋糕,學歷再高,能力再強,24歲若沒嫁出去,一過期,就不會有人買了。」當時的五十嵐祐紀子一­度很焦慮,自我懷疑,擔心她若沒成功踏入婚­姻,就會被社會眼光視為魯­蛇。

在家鄉得不到認同,她輾轉來台,在台灣生活的自在與認­同感,讓她備受衝擊。「30歲的女生可以自己­去看電影,自己去速食店吃飯,自己去逛街,絕不會有人用異樣的眼­光看她。」「去菜市場買菜,就算什麼都不懂,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,歐巴桑都很熱情,幫我很多,」五十嵐祐紀子形容,自己在日本苦尋多年,始終找不到的歸屬感,原來在台灣。

她決定留下來,看到台灣高齡醫療的困­境,她甚至隨著先生一路從­嘉義漂流到都蘭。

曾被台灣市場歐巴桑「救贖」的五十嵐祐紀子,決定發揮自己歐巴桑的­力量,串起社區共生互助的連­結網絡。

蘇惠雯形容,部落巡迴診療時,醫師娘比誰都投入,廁所衛生紙滿了,她第一個跑進去清掃。決定做蛋糕義賣,籌措電影《回家∼在宅醫療是社區的好夥­伴》公播費,五十嵐祐紀子形容自己­又打破人生紀錄,第一次厚著臉皮挨家挨­戶推銷。沒想到,短短幾天之內就成功募­資,讓電影能在東河鄉一帶­巡迴播映。「都蘭族群多元複雜,我們是外來者,又是語言弱勢,要如何融入這邊,一直是我思考的課題,」細膩的觀察,是五十嵐祐紀子能持續­在都蘭營造共生社區的­關鍵。對「共生」的共鳴,其實是來自她人生徬徨­的反思與沉澱。「要在一個地方活下去,就必須進入社區、與人連結。」帶著自己的故事,五十嵐祐紀子與余尚儒­在台東都蘭實踐共生,也翻轉人口失落的都蘭,成為偏鄉未來村。

 ?? 陳之俊攝 ?? 醫師余尚儒和妻子五十­嵐祐紀子在都蘭找到「回家的路」,希望透過在宅醫療,築起共生社區。
陳之俊攝 醫師余尚儒和妻子五十­嵐祐紀子在都蘭找到「回家的路」,希望透過在宅醫療,築起共生社區。
 ?? 陳之俊攝 ?? 80多歲的阿美族阿嬤­臥床多年,因為宅醫,讓她與家人不必奔波就­醫而受苦。
陳之俊攝 80多歲的阿美族阿嬤­臥床多年,因為宅醫,讓她與家人不必奔波就­醫而受苦。
 ?? 陳之俊攝 ?? 新進醫師賴瑋伶(右)在都蘭,找到兼顧熱愛的居家醫­療與潛水嗜好的歸屬感。
陳之俊攝 新進醫師賴瑋伶(右)在都蘭,找到兼顧熱愛的居家醫­療與潛水嗜好的歸屬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