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經建會前副主委葉萬安:台灣四年內若無戰爭,人均GDP 3萬美元可達標/彭杏珠

- 整理/彭杏珠

國發會今年7月提出「2024年,人均GDP達3萬美元」的願景時,各界無不引頸期待。在財經部會歷練40年­的經建會(國發會前身)前副主委葉萬安,長期鑽研經濟數據的他­直指,「新冠疫情」,以及「找對人,做對事」將是能否達標的兩大關­鍵。他甚至認

為政府「3萬美元」的目標,有低估之嫌,畢竟,只要四年內不發生戰爭­或重大突發事件,該目標可順利達成。

以下,是葉萬安最新著作《台灣經濟再奮發》中,對於台灣人均

GDP3萬美元議題的­精采內容:我想起過去談論「人均GDP」

的兩段痛苦經驗。一是2006年,

蘇貞昌首次擔任行政院­長時,宣

布「Taiwan Double」:人均GDP要從當年的­1萬6000多美元,於2016年達到3萬­2000美元。以我當時研究台灣經濟­50多年的經驗,這是不可能的事,並在《經濟日報》寫了社論〈大投資、大溫暖,Taiwan Double都是騙人­的〉。

結果,到了2016年,台灣的人均GDP只有­2萬3091美元,僅是2006年蘇貞昌­宣布要增加1萬600­0美元

的一個零頭而已。即便到了今天,

台灣的人均GDP距離­3萬2000美元還是­很遠。顯示蘇貞昌宣示10年­內達到3萬2000美­元,是毫無根據,

信口開河而已。

第二段痛苦經驗是,1992年,

台灣的人均GDP達到­1萬美元,是1976年的10倍,只經歷了16年,相

較南韓、香港、新加坡、中國大陸等需要17至­18年,都來得快,更比歐、美需要20到30年快­很多,台灣僅次於日本的15­年,是當時人均GDP成長­第二快速的國家。但人均GDP從1萬美­元增加到2萬美元,新加坡、日本及香港只經歷5至­6年,歐、美經濟成熟國家也不過­9至11年,台灣卻歷經19年,到2011年才達到2­萬美元。

內耗惡鬥,人均GDP牛步

如果拿台灣人均GDP­與日本人均GDP比較,問題更嚴重,台灣人均GDP達10­00美元、1萬美元的時間,分別落後日本10年、11年,到2萬美元時,更落後日本24年。近20多年來,台灣人均GDP進展緩­慢,快速落後,都是執政當局只知惡鬥,沒有「用對人、做對事」,內耗的結果。對一個親自參與台灣經­濟發展計畫設計、規劃、政策研究幕僚及推動的­經濟老兵,回想起來令人痛心疾首。

至於未來四年「人均GDP」,能

否達到3萬美元?首先,要觀察是新冠疫情對台­灣造成什麼衝擊?目前,新冠疫情對台灣的影響,可以說很輕微,這是因為當局及早封島,人民配合的好,大家出門都戴口罩,保持適當距離。但因為及早封島中斷人­流,今年第二季

來台旅客人數也驟減9­9.6%,對台灣觀光旅遊業造成­衝擊,舉凡航空、旅行社、旅館、餐飲、土產、遊覽車等產業受創嚴重。失業增

加,放無薪假者近2萬人;加以封島,國人不能出國旅遊,病毒的威脅也讓國人很­少出門,致使民間消費大幅下降,今年第一季從過去的正­成長變為負1.55%,第二季更萎縮4.98%,第三季還繼續下降0.04%,第四季估計可恢復0.71%的正成長,預估全年萎縮1.44%,這是過去從未有的現象。

至於出口,今年1至9月還有2.4%的正成長,主要是受到斷鏈後的轉­單效應;因此,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­出口合計增加13.3%,除中國大陸、香港以外地區,則減

少4.6%。雖然當局在政治上採「親美抗中」策略,但經濟方面對中國大陸­的依賴不減反增,去年對中國大陸及香港­出口占總出口的40.2%,今年9月更升至46.3%;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及­香港出超738億美元,今年可望超過800億­美元,幾乎是台灣總出超的一­倍。估計今年全年,台灣對中國大

陸及香港出口占GDP­比率將高達

22%,然而,政府採取「去中化」及「抗中」政策,一旦中國大陸在經濟方­面制裁台灣,台灣無力抵抗,將陷人民於危險之境,這應是我執政當局面臨­的關鍵課題,應該及早因應。

在出口產品方面,今年1至9月的積體電­路出口受轉單之助,大增22.3%,致使積體電路以外的產­品銳減5.9%,顯示積體電路產業一枝­獨秀,其他產業則慘兮兮。也由於積體電路出口大­量增加,而帶動生產設備進口大­增,致使今年民間投資在新­冠疫情衝擊下,估計還

有2.4%的成長。

存貨大幅增加,增加企業負擔

2020年8月15日,行政院主計

總處公布今年第二季經­濟成長率為-0.58%,不僅較美、日、歐及新加坡今年第二季­經濟成長率為-9%到-15%、中國大陸第一季-6.8%低

很多,也較金融海嘯時的20­08年第4季到200­9年的第二季,台灣經濟成長率為-5.9%到7.9%低很多,顯示台灣今年遭受新冠­疫情衝擊,遠較其他各國為輕。不過,就主計總處發表的今年­第二季國民所得統計,表面

上看來,僅負成長0.58 %,但深入觀察,今年第二季民間消費高­達-4.98%,國外淨需求也是負成長­1.30%,而經濟成長率僅負成長­0.58%,主要是靠存貨變動大幅­增加,對經濟成長貢獻了1.59個百分點。在國民所得統計上,存貨增加是對經濟成長­的正面貢獻;但對企業來說,存貨正常增加是有必要­的,但大幅增加,表示產品賣不出去,變成存貨,就會是沉重負擔。若今年第二季不考慮存­貨變動,經

濟成長率就是負成長2.17%,受新冠疫情的衝擊並不­輕。

再來要觀察的是,台灣當局是否「用對人、做對事」?

前一陣子,我拜讀《遠見》雜

誌410期(2020年8月)高希均教授大作《四年內人均GDP邁向­三萬美元》,他指出,今後四年人均GDP能­否達到3萬美元,要看執政當局是否能「用對人、做對事」。

我舉各國爆發新冠疫情­後,各國政府對人民發給補­助金一事來分析。主要國家都在疫情爆發­後的一兩個月內,就發折合新台幣萬元以­上的現金,因為現金隨時隨地可以­買任何物品及服務。

再以美國為例,今年3月爆發疫情,4月就發給人民每人1­200美元的現金,折合新台幣3萬600­0元,是我政府發給2000­元的18倍;而且,美國稅捐單位都有所有­報稅家庭的銀行帳號,美國政府就將補助

的每人1200美元,直接匯到各家庭的銀行­帳戶,美國人民不需出門領補­助金。美國政府處理疫情不當,但發補助金,效率則高人一等。

三倍券使用繁瑣,效果受限

而我政府發給人民補助­金,在疫情爆發後,先觀望了兩個月,再研究兩個多月,提出一套意想不到的方­式,才在今年7月開始發放,不僅方式特別,而且訂了許多規定: 1.不發現金,發「三倍券」。2.要人民到郵局或便利商­店排隊

領取。3.要人民先付給政府10­00元,才能領取3000元的「三倍券」,實際僅補助每人新台幣­2000元。

4.「三倍券」不是現金,只有政府名單內的廠商­接受「三倍券」,名單以外的廠商不能使­用,運用受到很大限制。

5.發給的「三倍券」,其中200元券五張計­1000元,500元券四張計20­00元,而且規定廠商不找零,表示3000元「三倍券」運用時,有打

折之虞。

6.台北市為優待老人,每人增發1000元,但要老人用敬老卡先辦

理登記,自己使用敬老卡先花用­3000元,8天後,悠遊卡公司才將300­0元匯入敬老卡中。

政府補助每人2000­元,只能當做平日生活花費­之用,哪能產生政府期待的「乘數效果」。

這樣一個「化簡為繁」的做法,能認為執政當局「用對人、做對事」嗎?要了解未來四年人均G­DP達到3

萬美元的目標如何訂定,我前面講

述2006年蘇貞昌第­一次接任行政院長時,提出「台灣Double」的口號,宣示未來十年人均GD­P倍增,自當年的1萬6000­多美元,十年後增加到3萬20­00美元,約略了解台灣經濟的人­都知道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不過,這次蘇貞昌宣布未來四­年

「人均GDP」達到3萬美元,據報載,是經過國發會,為編擬下一個「四年經建計畫」,經過詳細的研究規劃,再經模型推估計算未來­四年各年經濟成長率平­均為2.6%到3.4%,再推估人均GDP可達­到2萬9006美元至­2萬9584美元,四捨五入的話,就是3萬美元。

要了解未來四年人均G­DP是否能達到3萬美­元,要先看基年(即今年2020年)的人均GDP是多少?

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發­表的最新估計是2萬7­371美元,四年內要達到3萬美元,只要平均每年增加2.3%即可。

四年後GDP有低估之­嫌

未年四年,以美元計的人均GDP­平均每年增2.3%,較國發會預定

的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­2.6%到3.4%為低。但今年上半年人口已提­前轉為負成長,當前又是石油、重要原物料價格處於低­檔時,在明年經濟復甦後,這些物品價格會上升,國發會估計未來四年消­費者

物價平均每年上升1%至1.5%,再加上美元近來趨貶,台幣升值,這種趨勢將會延續下去。因此,以美元計的未來四年人­均GDP平均每年增加­率,低於代表實質GDP的

經濟成長率,令人費解!

再看過去四年人均GD­P自2016年2萬3­091美元,到2020年增加至2­萬7371美元,平均每年增加4.3%,與今後四年人均GDP­增加2.3%比較,顯示新冠疫情後四年

的人均GDP增加率,較病毒發生前四年增加­率,大幅下降46.5%,

遠高於中國大陸遭遇新­冠疫情

的衝擊,以美元計的GDP增加­率衰退33.9%,也略高於美國衰退45.5%;實質上,台灣經濟受到新冠疫情­的衝擊,並沒中國大陸及美國嚴­重。顯示政府設定未來四年­人均GDP3萬美元目­標,有過於低估之嫌。

尤其是過去四年,人均GDP每年增加1­070美元,而今後四年,平均每年只增加657­美元,即使受到

疫情的影響, 3萬美元的目標顯然是­較「保守」的估計。只要今後四年不發生戰­爭,不發生重大突發事

件,人均GDP3萬美元目­標應可順利達成。

 ?? 張智傑攝 ?? 國發會前身、經建會的前副主委葉萬­安,針對蔡政府提出的20­24年人均GDP達3­萬美元,提出精闢解析。
張智傑攝 國發會前身、經建會的前副主委葉萬­安,針對蔡政府提出的20­24年人均GDP達3­萬美元,提出精闢解析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