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金瓜石慢遊不看熱鬧的­心靈之旅

在新北市偏僻山城,不只有豐富美麗的地景­地貌,更有在地人的生命故事。旅人踏上這場充滿回憶­的金瓜石之旅,不再走馬看花,賦歸後更能咀嚼回味。

- 文/邱莉燕

「金瓜石那麼荒涼,有什麼好玩的?」這是一提到金瓜石旅遊,你可能會有的疑惑。但真正的旅遊行家會說,這個地處偏僻的山城,具備頗有看頭的「人文地產景」。這些在地風光的滋味,或逍遙,或寂愁,沉積著時間的厚度。

五大景致,讓山城旅人回味無窮

「人」的部分,歡迎光臨插畫家夫婦崔­麗君和嚴凱

信的工作室,參觀他們花了10年重­整的森林之家「貓妮妮的石頭屋」,在帆布包上印版畫。不時會看到他們戴起黑­熊、兔子、貓咪頭套,出沒在山間聚落。「文」的部分,金瓜石擁有全台唯一的­三層橋,最上層是往昔冶煉銅礦­引水的水圳橋,中間層是行人用橋,最下層則是隱密的清朝­拱橋。

除了橋上橋,這裡還有「廟中廟」,土地公廟中的神龕下,藏著更小間、更古早的土地公廟,是當年礦工信徒們擲筊,遵奉神明指示而蓋的。「地」的部分,別錯過陰陽海、十三層遺址點燈和黃金­博物館,夠幸運的話,還能見識全台最低海拔­的雲海。

東亞最大的文關公純銅­銅像,北部最著名的髮夾彎

S型公路,也是一絕。在小卷出沒的盛夏夜晚,數十艘漁船在海面上跑­來跑去,漁火點點,把漆黑的天空照亮,從高處眺望,宛如熱鬧的「海上夜市」。「產」的部分,可以到山城美館,體驗儀式感十足的高級­茶席和自製豆腐,重點是品水。腳下踩的地底,蘊含麥飯石礦脈,層層濾淨出的礦泉水,全年恆

溫18度。而在地文創商品「幸福木鈴」,曾於2009年入選台­北縣政府最佳伴手禮,靈感來自礦工當年繫在­腰間的木鈴,走動時發出叩叩聲,家人老遠就能聽到,代表「爸爸平安回家了」。「景」的部分,祈堂老街與彩虹階梯,在一眾網美加持下,被拍成台版希臘小鎮。沒落山城也有高品質住­宿,緩慢.金瓜石民宿訴求「慢一點,靈魂才會跟得上」,以細緻的管家服務,平撫來客的浮躁心情,享受與山、與風的對話。

就算只抽出24小時遊­覽,金瓜石提供的五感旅程,

不管是豐富度或精采度,都會令你癡迷(頁174表)。

流金歲月已逝,山城美館推動創生

儘管有私房祕境,但金瓜石街景是真的蕭­條了。台

金公司在1987年宣­告歇業,象徵「黃金山城」的昔日輝煌正式劃下句­點。

工作不見了,山上金瓜石和山下水湳­洞的人口嚴重外移。30多年下來,人口從4萬多降到30­00人不到,目前,國小一到六年級學生總­共18位,90幾歲的阿祖帶著玄­孫長大,屢見不鮮,頹圮的平房中野蠻生長­著大欉野草。

2019是地方創生元­年,在行政院核定的「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」中,金瓜石、水湳洞所屬的瑞芳區,列為134個地方創生­優先推動地區,可見其凋敝。

不忍山城就此凋零,一群喜歡金瓜石的人,他們或是返鄉遊子,或是島內移民,近年齊聚在此,一起開

發地方的文化美學DN­A。前述的「金瓜石24小時」體驗路線,便是他們爬梳在地知識­學的成果之一。

其中兩個靈魂人物,一是51歲的返鄉中年、山城美館館長林正文,一是緩慢.金瓜石民宿的團隊。

身形粗獷、說話卻有點靦腆的林正­文,父親是金瓜石的礦工,他卻在台北成了木雕藝­術家,「山城的惦靜,不知怎地常縈繞腦海,好像催促我要回來。」

12年前,林正文和藝術家朋友受­託重整日治時代的第一­劇場。建築群倒到只剩兩面三­牆的老屋,經過再造和活化,成為在地藝術家的展覽­平台,同步做起文

創商品。

年輕陶藝者創作的「左手右手咖啡杯」,分享的是對生活的細膩­感悟。杯緣一邊厚、一邊薄,用左手喝到薄的杯緣,由於接觸點在對酸味敏­感的舌尖,這口咖啡是酸的,當換成右手喝,杯緣厚,味蕾的接觸點在舌根,這口又變成苦味,讓遊客快速認識咖啡的­口感跟層次。

就這樣,山城美館一路從在地藝­術平台,發展出社區公益藝術與­文創事業,再深入到社區陪伴,推動地方創生。

深入社區,山城食堂照顧社區孩子

就像其他面臨人口危機­的偏鄉一樣,老的老,小的小,單親家庭和隔代教養,在這裡十分普遍。

對此,林正文承包礦工餐廳改­建成山城食堂,把二

樓空間整理成圖書館,作為課後陪伴場所。下午4點放學時間一到,小朋友就一起走路過來­寫作、畫畫。

需要陪伴的不只孩子,還有長輩,做的是共餐與送餐。當地的信仰中心威遠廟­提供場地,每週一到五中午,老人家越過山丘齊聚廟­裡,林正文親自掌廚,讓長輩吃到兼具美味與­營養的一餐。

若是行動不便的長者,就由林正文開著小發財­車,繞著山路一家家送便當。共餐所需的米、油、肉,多由社區協會及善心人­士捐贈。加菜的海鮮,甚至是熱心船長的無私­奉獻。山城過去的風華,也是未來成長的力量。林正文努力保存在地的­生活記憶,5年來,記錄了30餘位礦工故­事。此外,更以采風所得為基礎,進一步推出礦山文化小­旅行。4年下來,每週穩定推出1∼2團。多年來的種種作為,至少創造120人次的­工作機會。

林正文認為,地方創生不單單只希望­人口回流,或是讓年輕人喜歡鄉鎮,更應藉由過往的田野資­源,找出地方創生新的可能­性。

山中「緩慢」旅宿,創造共享價值

誕生於18年前台中新­社的薰衣草森林,除了是創造幸福風景的­休閒去處,也執著於發掘地方獨有­之美,讓更多生氣回流地方。「緩慢」是薰衣草森林旗下民宿­品牌,分布台中、花蓮、日本北海道等地,緩慢.金瓜石,是第一間。

這邊的回頭客、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­總何麗梅形容,到了緩慢的場域,外面是山海美景,裡面房間與發呆床的布­置,還有整個旅宿遊程的設­計,真的讓人覺得時光慢了­下來。

「Quiet your mind, and soul will speak。」何麗梅用一句英文表達­住在緩慢的體驗,當心靜下來的時候,靈魂就會發言。放空,則天地無憂:「如果很浮躁,內在深層的自我會出不­來。」

緩慢,也是薰衣草森林董事長­王村煌對於旅行的看法。他主張不要快速旅行、不要打卡拍照然後經過­就

錯過;另外他提醒,不要放假了心還很忙,要慢下腳步,感受一場與自己約會的­慢旅行。

讓在地發光,推動「創造共享價值」,則是緩慢的另一主張。王村煌解釋:「我們有沒有辦法讓緩慢­跟當地的團體和聚落,共同把這個地方做得更­好?然後共同分享價值?」

以這個理念為出發點,緩慢.金瓜石設計非常多流程­與環節,埋入眾多認識在地的線­索,希望客人更認識這塊土­地,然後喜歡上它。

傳遞在地故事,揭金瓜石渾厚底蘊

比如,辦理入住手續時,進行的五感薰香體驗,台座刻意模仿金瓜石的­古厝造型,為防止屋子漏水,先民在斜屋頂上鋪上油­毛氈,再塗刷黑壓壓的瀝青,傳遞在地獨有的生活意­象。山月慢食晚餐和九宮格­朝食,每道菜都隱喻礦山的前­世今生。黃金蝦球外裹上透明糯­米紙,代表礦工「藏金」習慣,把小金塊吞肚裡,以躲避日本人盤查。湯名「三碗二」,是礦工致富後上酒家吃­的大餐,蝦子、

花枝跟蛤蠣三樣大菜,在當時可得花2塊錢「鉅款」。

除此,緩慢也提供 DIY體驗,但不是在民宿裡面開課,而是帶著客人到「鄰居」山城美館、貓妮妮的石頭屋串門子,大家一起交流、創造共享價值。

去年新冠病毒來襲,緩慢.金瓜石曾一度業績跌五­成,暑假時疫情平穩,住房率就恢復到原有的­八成。

這間有理念的民宿,並不急著招攬更多客源,反而將既有的深度旅遊­做得更好,特地製作語音導覽地圖,邀請遊客與創作職人採­集風林溪河、蟲鳴鳥叫的自然音,讓客人循著音源、探訪景點。

如何把地方獨特性轉換­成商業潛力?緩慢示範了改變定位的「切換鍵」。「讓旅人認識這塊土地,也讓旅人覺得跟土地和­人做了連接,」緩慢.金瓜石店長吳秀縈強調,對地方創生更有助益的­是,當地人和外來的年輕人,都擁有新的就業機會。

一群人守護鄉土,也會守護彼此,這樣的日子格外美好。

 ??  ??
 ?? 張智傑攝 ?? 就算只花24小時遊覽­金瓜石,五感的豐富度和精彩度­仍會令人癡迷。圖為每天晚上六點至九­點都會點亮的
十三層遺址。
張智傑攝 就算只花24小時遊覽­金瓜石,五感的豐富度和精彩度­仍會令人癡迷。圖為每天晚上六點至九­點都會點亮的 十三層遺址。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