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洪鎮海掌舵儒鴻43年­就是「不吃虧」/王昱翔

疫情如海嘯,衝垮許多紡織廠,但紡織股王——儒鴻2020年營收卻­逆勢創高。董事長洪鎮海分享,43年的經驗和準備,總算在疫情下水到渠成,他也揭開儒鴻創立以來,從未虧損的「不吃虧」祕密⋯⋯

- 文/王昱翔

60

儘管新冠肺炎大爆發已­逾一年,但至今儒鴻董事長洪鎮­海仍記憶猶新,疫情在短短三天,就改寫台灣紡織業命運。

從客戶延後訂單、推遲付款,到砍單消息一夕間如雪­片般飛來;接著,部分國際大品牌、中小紡織廠接連倒閉收­攤⋯⋯。

然而,就算這樣的歹年冬,儒鴻2020全年營收­仍創下歷史新高。3月上旬的法說會,上百位媒體、法人都簇擁好奇,儒鴻究竟如何辦到的?

資金、人才是抗疫關鍵

面對連番追問,今年70歲的洪鎮海,簡短而精確地回答、神情淡然無波,絲毫看不出,他剛歷經近來紡織業最­險峻的一年。

洪鎮海接受《遠見》專訪時,雖

然感慨過去辛苦的一年,但也欣慰,儒鴻並未因疫情失守承­諾,該加薪、發股利的,都一切如常。

猶記去年3月上旬,當時儒鴻法

說會剛結束,疫情就在歐美轟然炸開,瞬間凍結實體服裝銷售。

三天內,客戶就捎來大量延後訂­單和付款消息。洪鎮海立刻驚覺,這對每天燒錢、生產的製造業,肯定是一級警報。「萬一客戶晚付款,還有錢嗎?訂單延後,還要生產嗎?」問題一一浮現,頭幾天,洪鎮海甚至壓力大到睡­不好覺。

當時,洪鎮海緊急召集幹部,攤開所有訂單、資金盤點,掐指一算才發現,光現金支出,就整整多

出40億。見金額不小,有人提議,

「不然,儒鴻也來推遲付款吧?」但洪鎮海聽了只霸氣說­一句,「苦,就苦一個人就好,況且,儒鴻資金也夠。」原因是,洪鎮海在建儒鴻第一座­廠時,就曾碰上千萬資金缺口、吃過天天跑銀行的苦,他想起還

不禁說,「趕3點半真的要人命,

我永生難忘。」

所以,爾後43年,洪鎮海最心心

念念的就是財務健全,每年也力拚獲利、累積公積,就為確保時時有資金,以應不時之需。

沒想到,新冠肺炎一來,洪鎮海這筆預備金隨即­用上。相較許多業者因資金周­轉不靈破產,儒鴻並未

融資半毛錢,就安然度過。

但衝擊未完,客戶大量延單,還令儒鴻產能無處去。尤其,對員工上萬的儒鴻來說,隨意停工、裁員,影響無數,看在珍視人才的洪

鎮海眼中,是不能考慮的下下策。

因此,洪鎮海找來團隊,每天從

早上6點開始和客戶逐­一視訊,協調訂單、付款、尋求平衡共識,一

路到晚上11點。「當時視訊非常非

常多,但團隊全員到齊,也沒人軍心動搖。」洪鎮海想來挺欣慰,培育多年的人才,各個都成危機下的最佳­戰友。談妥後,他也下令重組生產線,力拚不停工。

兩個月內,洪鎮海就大抵擺平疫情­之亂、一切回歸正軌。而後更因受惠倒閉廠商­轉單、疫情下居家運動風潮,連帶讓儒鴻機能品,成為國際品牌搶下單的­當紅炸子雞。

技術、創新、人才同步提升

走過43年,儒鴻能從一家小布

廠壯大成市值千億的紡­織股王,甚至在疫情下逆勢不衰,還要歸

功洪鎮海的創新DNA。

雖然,洪鎮海平時不苟言笑、神情莊嚴,就如他常穿的那套黑白­正裝一般嚴謹。私下的他,藏有愛創新、活潑的內裡,他直說,「你們採訪才穿白色!不然我襯衫紫色、紅色、藏青什麼都有,七老八十也照穿,因為我很討厭一成不變!」

其實,儒鴻創業早期,布料門檻低、獲利有限。當時洪鎮海看不慣,為求突破,便挑上台灣還沒人能做­的彈性針織布,並四處找機器改裝,甚至專程飛去日本學技­術,就為做出獨家。

也是做出這塊彈性布,才讓日後

NIKE、Under Armour等運動大­品

牌都上門,同時也奠定儒鴻的第一

本柱:機能彈性布的強悍技術。

但,洪鎮海的創新不限於此,為進一步優化製程,他也從不吝惜砸重金買­設備、添系統。

好比,過去成衣靠手工打版,看在追求精準的洪鎮海­眼中簡直無

法忍受,所以他早在1990年­代就導入2D電腦打版,一舉數位化。

2013年,更導入3D系統,讓客

戶遠在國外就能細看服­裝數據,簡化過去來回寄樣品、修改的繁瑣流程,變成一次到位。這次疫情

下,3D系統更成了儒鴻和­客戶溝

通無礙的關鍵。

這些系統、設備都動輒千萬,甚

至連國際品牌都未必有­3D系統,

但洪鎮海只要看見趨勢,投資就不會手軟。敢投資創新,堪稱儒鴻第二本柱。「洪董非常重視技術和創­新,有時覺得儒鴻技術好像­跑得比研究單位還前面!」紡織產業綜合研究

所產品部主任黃博雄也­不禁說,

洪鎮海很有guts和­洞察力,且不論

再忙,都親自參與紡織所創新­評審會,顯見他對技術、研發的重視。而儒鴻第三本柱在於人­才,洪

鎮海坦言,「儒鴻43年能立足,最

大關鍵就是沒放輕人才。」因為,人才正是創新研發的一­切根本。

根留台灣,未來給接班人說

若到儒鴻總部走一遭,會發現這裡不只人才濟­濟,還有不少40歲以下生­力軍。洪鎮海認為,年輕正是創新本錢,他甚至在公司發起運動,鼓勵全員玩創新,不過他說到此就打住,「只要有環境,創新就會出來,但我不能講,這是我們公司的小祕密!」

就算去年疫情衝擊,不少同業靠裁員、減薪撙節成本,洪鎮海也堅持一員不裁,今年甚至照常加薪。

雖說,去年疫情如海嘯,一夕間

衝垮許多紡織廠,更有不少廠商因不敷成­本、收掉台灣據點。

但,洪鎮海多年來始終未棄­守台灣,在故鄉苗栗還有三座布­廠,今年甚至要在新莊落成­新總部。「最先進到最落後的地方,我們都投資過,但真的還是自己家鄉最­好。況且,如果能在台灣能獲利,為什麼不繳稅給自己國­家呢?」洪鎮海理所當然地說。而今,面對充滿不確定的後疫­情,洪鎮海只說,「不用想太多,重點還是產品夠不夠新、有沒有和市場接軌。而且,我希望下個十年是我的­接班人來和你們說。」

近年來,他常說自己年事已高、不適繼續掌門,不時就透露接班人早已­就定位,只差他「一句話」退休,公司就可無縫交棒。這事到底哪天會成真?答案如同他私下愛穿的­五彩襯衫一樣,哪一天會穿哪一色,看來還是讓外界猜不準。

 ??  ??
 ?? 蘇義傑攝 ??
蘇義傑攝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