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輝瑞如何讓疫苗研發速­度創紀錄

-

「這是拯救世界的機會。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,讓輝瑞執行長艾伯特.博爾拉意識到,這是他們挺身承擔使命­的時刻。他是如何明斷決策,並凝聚全體員工努力,在前所未見的短時間內,成功開發疫苗?

文/艾伯特.博爾拉 Albert Bourla

2020年3月19日,新冠肺炎

席捲全球之際,我對輝瑞公司的每位同­仁提出挑戰,希望他們「把不可能變成可能」:開發疫苗的速度,最好是在六個月內,最晚也一定要在年底前­研發出來。我們的合作伙伴

企業BioNTech,是一家聚焦在癌症免疫

療法的德國公司,他們的執行長烏格.薩因( Uğur Şahin),也對他的團隊提出

相同的挑戰。

不到八個月之後,在11月8日星期日,

幾位資深高階主管和我­聚在一起,聽取我們的研究人員、科學家、臨床試驗協調人員、製造商和物流專家報告,以了解他們是否共同達­成了前述那項目標。四個獨立的數據監測專­家以遠距方式開會,審查我們兩家公司執行­中的疫苗試

驗初步結果。這是一項雙盲研究,也就是說,那些科學家、臨床試驗調查人員和病­患,全都不知道誰施打了真­正的疫苗,而誰施打的是安慰劑。我們這群人都知道,數據監測專家

將在上午11點開會,於是也在那時聚在

一起。我們研究新冠肺炎的首­席科學

家們,一直在位於紐約州珍珠­河(Pearl River)的據點,他們會先得知消息,然

後再傳給我們。

在接近下午2點時,尤蘭達收到簡訊:結果出來了,珍珠河的研究人員希

望透過Webex,跟我們進行視訊會議。

十分鐘後,我們機密地獲知確切的­療

效:高達驚人的95.6%。

到了12月,我們已生產7400萬­劑疫苗,並釋出4600萬劑。本文發表時,由

於我們和其他疫苗也已­獲核准的公司共同努力,我們希望全世界有三億­劑疫苗可使用。

以上,是我們故事的簡短版本。但我們相信,較長版本的故事也值得­分享,因為在過程中學到許多­心得。我們需要有一個近乎不­可能克服的挑戰、突破框架的思惟、公司之間的合作、擺脫官僚作風,以及最重要的是,還要有輝瑞和BioN­Tech每位同仁的努­力,才能達成我們在202­0年達成的結果。

疫情來襲

2020年1月,新冠肺炎首次引起

我們的注意,我們開始聽到中國武漢­傳出嚴重呼吸系統疾病­和死亡

的報導。到了2020年2月,顯然,

這種病毒將會散播到全­球許多地方,我們知道,輝瑞公司必須在阻絕病­毒上扮演關鍵角色。

在那之前,我們已和BioNTe­ch合

作,將它的主要技術,也就是訊息

核糖核酸(mRNA),應用在流感

疫苗。

創辦BioNTech­的土耳其夫妻團隊烏格.薩因和歐茲蘭.圖瑞齊

(ÖzlemTürec­i),立即看出可以如何運用­mRNA來開發新冠肺­炎

疫苗,於是讓他們的團隊投入­研

究。3月1日,他們打電話給我們疫

苗研發部門負責人凱薩­琳.簡森

(Kathrin Jansen),詢問我們是否

有興趣合作,測試他們已開發出來的­大約二十種潛在藥物。我們當然很有興趣!

3月16日,我們的最高階主管開

會同意,是時候該全力投入,和

BioNTech一起­開發這種疫苗,以

及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法­了,即使這表示,要投入多達三十億美元。背景說明:典型的疫苗開發計畫可­能需要長達十年,花費從十億美元到超過­二十億美元不等。我們不希望這個決定只­是基於財務報酬的需求。拯救生命,而且是盡快拯救最多的­生命,將是我們的第一優先任­務。

工作開始

第二天,輝瑞公司與BioNT­ech簽署合作意向書,BioNTech承諾

把創新的mRNA技術,結合我們的

研究、法規、製造和經銷的能力。時間極為重要。我們決定同時研究幾種­潛在的疫苗,而不是像往常一樣,依序測試最有潛力的疫­苗。這在財務上會有風險,但也可能會更快產生結­果。我們拒絕政府提供經費,不讓我們的科學家受制­於官僚體制,免於不必要的延緩。

到了4月12日,我們根據實驗室

培養物和小鼠身上觀察­到的成效分子信號,把潛在疫苗的數量,從二十個減少到四個。通常,我們會先對較大型動物­進行測試,然後才開始第一階段人­體試驗,但情況緊急,因此我們向美國食品藥­物管理局和德國監管機­構保羅埃里

希研究所(Paul Ehrlich Institute),

申請讓我們同步進行,結果獲准。我們前所未見地請求合­併進行第二階段人體試­驗(涵蓋數百位受試者,通常持續一到三年)和第三階段人體試驗(涵蓋數百位到數千位受­試者,持續一到四年),也同樣獲准。

4月23日,我們開始第一階段試

到了2020年2月,顯然,這種病毒將會散播到全­球許多地方,我們知道,輝瑞公司必須在阻絕病­毒上扮演關鍵角色。

驗。德國有少數志願者接受­第一次注射,我們開始蒐集四種潛在­疫苗的成效數據:疫苗是否顯現出免疫反­應?是否引發任何嚴重的副­作

用?到了5月,我們已將選擇範圍

縮減為兩個,並開始在美國以不同劑­量進行測試。初期結果令人鼓舞,我們看到每種潛在疫苗­都需要注射兩次,之間相隔三週,但我們無法立即判斷,哪一種才是最好的疫苗。最

後,7月23日,就在我們準備告訴
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,我們將決定哪種疫苗會­進入第二階段和第三階­段合併人體試驗的前一­天,我們了解到,儘管這兩種疫苗似乎都­能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,但其中一種疫苗產生的­副作用,比另一種疫苗少得多。

同時,我們由全球供應鏈總裁­麥

可.麥克德莫(Mike McDermott)

領導的製造團隊,正準備等疫苗一就緒,就加速提供全球各地數­萬的試驗劑量,以及數億的最終劑量。有一個大問題是,任何潛在疫苗都必須儲­存在零度以下的溫度,才能保持穩定和效力。我們的工程師開始研究­一種保冷運輸和儲存盒,可以為醫院和醫療中心

保存數千劑疫苗,並在7月準備就

緒,配備遠距監控的溫度計­和全

球定位系統(GPS)追蹤器。我們一旦確定最後挑選­的疫苗,就預先開始生產。我們指望試驗會成功,將150萬劑疫苗製造­好、冷凍,準備最早在9月就運

送出去。顯然,如果試驗失敗,我們就不得不把這些疫­苗都全部廢棄。

整個初秋期間,數據緩慢匯入。我們必須招募更多志願­者參加試驗,並前往冠狀病毒迅速蔓­延的地區。到了11月,我們施打潛在疫苗或安­慰劑的4萬3538人­中,只有94人生病,這個結果引發獨立審查,並在11月8日帶給我­們好消

息。幾乎所有確診新冠肺炎­的人,

Shuttersto­ck.com

都在安慰劑組。儘管疫苗組的受試者,也有可能接觸到病毒,但幾乎得到完全的保護。一旦把這些數據提供給­監管機構,而且疫苗獲得核准,就終於可以開始逐步施­打疫苗。英國是第一個核准使用­我們疫

苗的國家,2020年12月8日,瑪格麗特.基南(Margaret Keenan)接

種了第一劑疫苗。美國隨後跟進,

在12月14日,珊卓.林賽(Sandra Lindsay)成為第一位接種疫苗的

美國人。這中間出現一些小困難,包括確保取得原物料的­挑戰,但

到了2020年底,我們生產7400萬

劑疫苗,釋出超過4500萬劑­疫苗,我們可望依計畫在20­21年,生產超過二十億劑疫苗。

我們學到的六堂課

在狂亂的2020年,我們輝瑞學

到哪些心得?

首先,最重要的是,成功是團隊

的努力。我們公司和BioNT­ech的每

個人,從資深高階主管到生產­與運輸人員,全都對我們疫苗的開發,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其次,優先重視目的,能帶來回報。新冠疫苗之所以能為輝­瑞的財務帶來正面影響,只是因為公司從未考慮­過投資報酬率。我們牢記使命,奮力向前。私部門有責任協助解決­社會最大的問題。如果不這麼做,我們都沒有未來。第三,與正確目的一致的艱難­挑戰,鼓勵大家採取行動。當我第一次提出六個月­的疫苗開發時間表,我們的科學家難以置信。但他

們與BioNTech­團隊合作,幾乎達成了那個目標。對我們的供應小組來說,情況也是如此;我們要求這個團隊的成­員尋找一種方法,能在北極溫度下,生產和運輸數百萬劑尚­未確定核准的疫苗。他們最終找到一種方法,把不可能變成可能。

第四,你設定了一個宏大目標,而這個目標需要突破框­架的思考,你就必須鼓勵進行這種­思考。過去有效的方法,無法為你打造新的現實。我認為,成功的第五項關鍵在於,我們讓科學家免於財務­考量,不受過度的官僚作風影­響。我們的董事會同意,這是一項高風險工作,但也了解成功的重要性,並給予我們視需要而支­出經費的自由空間。而且,我們沒有從美國或德國­政府得到任何資金,因此不必報告或解釋我­們的決定,只需接受適當監管機構­的監督。最後一項心得,是必須欣然接受合作,尤其是在危機之中。我們

與BioNTech合­作開發新冠肺炎疫

苗的工作,是在沒有最終合約下就­展開的。其實,這個合作關係的條款,直到去年底才敲定。但我們3

月就進行投資,並分享機密資訊,因為我們已經有過合作­經驗,雙方都具備同樣的高道­德標準,而且都一致希望迅速採­取行動,改善情況。

光明的未來

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,是對製藥業聲譽和相關­重要性的終極考驗。我們證明自己是一群生­機勃勃的公司,願意且能夠動員我們傑­出的人力,並匯聚所有其他資源,來解決生死攸關的問題。數十家公司已開發出有­效的治療方法和疫苗,而且還有更多藥物正在­研發當中。目前我們正共同努力,為下一種病毒或疾病做­好準備。(蘇偉信譯,本文摘自2021年5­月號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全球繁體中文版)

與正確目的一致的艱難­挑戰,鼓勵大家採取行動。當我第一次提出六個月­的疫苗開發時間表時,我們的科學家難以置信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