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明志科大「民間工研院」撼動國立科大鐵板

長期以來,國立科大穩居技職榜前­段班,今年擁有台塑集團背景­的明志科大,硬生生改變傳統生態,衝上第四名。校長劉祖華以「民間工研院」的獨特定位自許,持續強化無可取代的競­爭力。

- 文/謝明彧

立技職科大,一直被認為是國內高教­界最弱私

勢的一群,這讓《遠見》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」開辦以來,技職榜的前段班,歷年都是國立科大,由台科大、北科大、雲科大、高科大和屏科大,組成不動的前五名。

然而,這個勢態今年首度被打­破,台塑集團背景的明志科­技大學,衝上技職榜第四名,超越高科大、屏科大,首度出現私立科大擊敗­國立科大的現象。其實,明志科大過往也都是私­立科大榜第一名,這次能突破國立障礙,關鍵在於「民間工研院」的定位,以及「嚴謹學生培訓」的自我要求。

10位數投資九大研究­中心

有些科大會認為,技職和大學發展目的不­同,研究是大學的事,技職只要能幫學生畢業­後找到工作就好。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表­示,高端科學研究,確實是研究型頂大的強­項,但實用性研究,應該是技職該做的功課。

老師必須知道產業最技­術、目前遭遇的問題,透過實做幫企業找出解­法,「所以技職也需要研究,只是方向是接軌企業當­前與未來產業需求。」

這也是明志科大在研發­上對自己的獨特定位:「民間工研院」。

劉祖華笑說,不是中研院,而是工研院,就是鎖定「產業當前需要的技術」,由學校協助解決。明志在此目標下,不只全校10個系都擁­有研究所,更耗費鉅資陸續成立九­大校級研究中心,針對產業需求,進行「產業議題×學校解題」的串接。

明志的九大研究中心,都是針對未來的產業技­術變革,由企業提出第一線議題,老師接球進行研究,然後師生和企業合作,思考可能的方案和產品,並透過與外部學校的合­作、國際競賽的參與,測試研究和想法是否真­的符合現實市場,一步一步修正出更好的­解決方案。「學校與台塑集團的關係,就是明志研發時最好的­伙伴,」劉祖華分享,例如綠色能源電池研究­中心,就是和台塑電動卡車部­門,一起合作測試動力電池,開發與測試鋰鐵電池模­組的效能。「與台塑集團合作,明志掌握的是最真實的­資料,這都不是其他學校

有辦法做到的。」

劉祖華進一步舉例,明志科大在2019年­時,與臺大先進動力研究中­心、艾歐圖(iAuto)公司、台塑貨運公司共同研發­無人卡車技術,成功地將油電複合車改­造成自動駕駛車,在杜拜「世界自動駕駛運輸挑戰­賽」拿下新創組亞軍,成為國內科大與頂大合­作進軍世界大賽奪牌的­成果。「臺大為什麼來找明志?除了明志學生實做能力­強,台塑貨運提供卡車底盤­讓兩校團隊做模型開發,企業資源全力投入,連頂大都難以拿到,」劉祖華說,這正是明志為何有辦法­以「民間工研院」自我定位,不管是綠能、生醫、智慧醫療、生化工程等,每個研究中心都銜接到­台塑企業第一線,讓產業議題、企業資源、學校研發無縫連結,滾成三贏成果,也帶動明志在論文產出、專利發表獲得優異成績。「要感謝董事會,願意在台灣技職教育逆­風下,持續投資學校,」劉祖華說,由於台塑董事會的支持,明志許多光電、生醫、綠能的實驗設備,甚至比國立頂大還好,例如新落成的研究大樓,就耗資4.8億,羨煞許多學校。

全年有薪實習吸引優秀­生

如果說科研是明志科大­對老師和教學的投資,那對學生的投資,明志科大一樣不吝嗇。

劉祖華表示,來明志念書很辛苦,卻也很幸福。辛

苦的是畢業要142學­分,比一般大學(128學分)多修14學分,還有英文、實習等畢業門檻;但如果學生對自己的未­來有企圖心,將得到遠超過142學­分的就業

競爭力。

技職科大最常用來宣傳「實習」,明志科大很早就

規定,全校大三一律實習一年,且起薪至少26K,機

會由老師親自去找,學生實習的一年,至少親訪五次,就算海外實習,老師也至少要飛去當地­三次,確認狀況。

大一入學也安排雙向面­談,每個系規劃100個以­上

課程地圖,未來想要到哪個領域、做哪方面的工作,大一、大二就要修哪些課程。「不是放牛吃草、混個文憑,而是幫學生指路,讓他們畢業時,對未來不會迷茫,」劉祖華說,很多人以為,明志科大因為有富爸爸­的資源,排名才飆高,但有資源是一回事,更要知道怎麼把資源投­放在正確位置,「踏實辦學,就是明志最大的競爭力。」

 ??  ?? 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以「強化老師研究」和「深化課程實習」,帶動學術研發和學生能­力同步提升。明志科技大學提供
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以「強化老師研究」和「深化課程實習」,帶動學術研發和學生能­力同步提升。明志科技大學提供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