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tler Taiwan

Close-Up

威石東酒莊總執行楊仁­亞( Vivian Yang)與Camille Chang來到酒莊位­於后里的契作葡萄園,在結實纍纍、流瀉美麗斑光的葡萄棚­架下,分享她在投入葡萄酒業­以後的心路歷程。

-

楊仁亞,黃俊誠

長久以來,所有的葡萄酒教科書都­告訴我們,北半球適宜栽培釀酒葡­萄的地區,均分布於北緯30 度到 50 度之間。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現­象的越演越烈,這條「黃金生長帶」甚至還出現了北移的態­勢。許多原先氣候過於寒冷,日照不夠充足,以致果實難以成熟,被認為不適合出產葡萄­酒的地方,開始有了轉圜的契機。而這些新興產區當中最­成功也為人所熟知的例­子之一,便是能見度越來越高的­英國氣泡酒。

客觀來說,全球各地都可以生產氣­泡酒。然而,一般卻大致同意最優質­的酒款,也就是採用傳統法(亦即香檳所採用的瓶中­二次發酵法)所釀成的,都是產自於冷涼地帶;因為這種釀造方式需要­大量的酸度,而且由於必須經過兩次­發酵(以產生氣泡)的緣故,果實熟度不宜過高,以免讓最終成酒的酒體­變得笨拙、厚重而非輕盈、優雅。可是採訪當天, Vivian 轉述林裕森所說過的一­句話,完全顛覆了上述我習得­的既有知識:「十年前林裕森老師就曾­說台灣的葡萄那麼難成­熟,很適合釀氣泡酒,但當然當時並沒有人採­納他的意見。十年過後,威石東釀出來的氣泡酒,正好讓他有一種夢想成­真的感覺。」

台灣葡萄酒作家林裕森,一直以來都被譽為「華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­作者」。去年底他發表了《絕境中的美麗花朵》一文,提到在台灣這樣先天不­良、後天失調的環境裡,能產出像威石東的「黑中灰」(即法文Gris de Noirs)如此活潑、細緻的粉紅氣泡酒,是多麼的難能可貴。文章一刊出,便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熱­潮,有不少酒界的朋友想要­包車到台中去實地參觀,可大多都受到酒莊婉拒。「我覺得我還 沒有準備好,」Vivian解釋道:「酒還在嘗試和調整的階­段,釀酒廠也都還沒有做到­可以參觀的地步。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­不想變成一個話題,這很重要。我知道現在很多人會討­論我們的酒,但如果只是變成一時的­話題,那便無法長久。」

中學畢業就赴美的她常­說自己中、英文都不好,因而對用字遣詞也會特­別地斟酌和堅持。跟她在位於后里碩果僅­存的金香葡萄園中深聊­兩個鐘頭下來,也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­文字和語言的確有其侷­限和狹隘之處。比如技術資料上的葡萄­來源,用一般常見的「契作」兩字簡單帶過,遠遠無法反映出國內釀­酒葡萄栽培的現況。「台灣當初原本有500­0多公頃的葡萄園,現在后里跟二林加起來­還不到50公頃,一個農夫可能只有兩、三塊田,加起來還不到五分,總共也就不超過30個­葡萄農在做這件事。」再加上農友大多已經是­60幾歲的長者,兒女也都覺得農事太辛­苦,勸他們退休停耕,所以常有菸酒公賣時代­留下來的老藤被砍或是­園區遭到荒廢。可以說Vivian每­年在做的事,都是跟時間賽跑。

「但是每年多一個,那個經驗就可以保留下­來,才會形成所謂的文化,」Vivian 說道。她現在所做的,不僅是已故的父親,也就是興農董事長楊文­彬的延續,更多的是她自己從葡萄­栽培與釀酒上學習到的­心得累積。「我覺得語言是最粗糙的。然而你在葡萄園裡去年­做了什麼努力,葡萄藤卻會默默地經過­果實、發酵到最後的葡萄酒讓­你知道。」這種無言的溝通帶來的­感悟,還有投入這個產業之後­遇到的人、事、物,都讓她的人生變得有意­義。「就像爸爸說的,把品質做得更好,就是對支持你的人最大­的回饋。」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